一种雪橇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2630发布日期:2024-04-18 11:4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雪橇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雪橇车的,特别是一种雪橇车把手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雪橇车为雪地上移动的交通工具。在雪地运动中,为了更快,需要对雪橇车进行轻量化设计。雪橇车把手作为雪橇车上必不可少且较大的零件,能减重的意义及其重大。为此,需要一种满足雪橇车使用要求,具有较好握感,且更轻的车把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雪橇车把手,能够应用于雪橇车中,相对于现有雪橇车把手,安装使用便捷,整体更为轻量化且使用极具握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雪橇车把手,包括车把手,车把手下部左右两端均与雪橇车主体相固定;所述车把手在主视方向为开口向下的匚型结构且车把手在仰视方向为ω型结构;所述车把手中部横向部分与两端竖向部分垂直,且所述的横向部分与所述的竖向部分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斜向部分,所述的斜向部分与水平方向呈30°-35°。

3、作为优选,所述车把手两端端面为球形形状。

4、作为优选,所述车把手左右对称且前后对称设有弧形槽;

5、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槽整体为弧形,弧形槽上部为第一斜面、下部为第一弧形面;所述弧形槽深度占车把手厚度的15%-20%;所述车把手上部未开有弧形槽的横向部分长度占车把手长度的30%-35%。

6、作为优选,所述车把手两端的端部前后侧对称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有圆孔,车把手通过安装槽固定于雪橇车主体上;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两端为半圆形、中部为矩形,安装槽上部为第二斜面、下部为第二弧形面;所述安装槽深度占车把手厚度的15%-20%;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数量为2的圆孔,圆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车把手下端后底面垂直且垂直度小于0.2。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注塑形成,整体强度高;弧形槽的设计,令车把手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地减轻了重量,节约了成本;通过安装于雪橇车主体上,满足雪橇车使用要求,车把手整体的造型美观且极具握感。

9、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手(1),车把手(1)下部左右两端均与雪橇车主体相固定;所述车把手(1)在主视方向为开口向下的匚型结构且车把手(1)在仰视方向为ω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1)两端端面为球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1)左右对称且前后对称设有弧形槽(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11)整体为弧形,弧形槽(11)上部为第一斜面(111)、下部为第一弧形面(1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11)深度占车把手(1)厚度的15%-2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1)上部未开有弧形槽(11)的横向部分长度占车把手(1)长度的30%-3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1)两端的端部前后侧对称设有安装槽(12),且安装槽(12)内设有圆孔(13),车把手(1)通过安装槽(12)固定于雪橇车主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两端为半圆形、中部为矩形,安装槽(12)上部为第二斜面(121)、下部为第二弧形面(12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深度占车把手(1)厚度的15%-2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雪橇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内设有数量为2的圆孔(13),圆孔(13)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车把手(1)下端后底面垂直且垂直度小于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雪橇车把手,包括车把手,车把手下部左右两端均与雪橇车主体相固定;所述车把手在主视方向为开口向下的匚型结构且车把手在仰视方向为Ω型结构;所述车把手中部横向部分与两端竖向部分垂直,且所述的横向部分与所述的竖向部分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斜向部分,所述的斜向部分与水平方向呈30°‑35°。本技术能够应用于雪橇车中,相对于现有雪橇车把手,安装使用便捷,整体更为轻量化且使用极具握感。

技术研发人员:龙志兴,王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百力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