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2434发布日期:2024-04-30 16:5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占有率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至关重要的工具。

2、为了提升汽车的安全性,现有的汽车会配备侧气帘,侧气帘设置在车身上边梁与顶棚立柱之间。这样,在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侧气帘膨胀,可以从侧面对车内人员进行防护。

3、现有的侧气帘与上边梁内板的连接工序较为繁琐,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侧气帘与上边梁内板连接繁琐的技术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汽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包括a柱上内板、b柱上内板、侧气帘以及连接件。a柱上内板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b柱上内板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侧气帘位于a柱上内板与b柱上内板的一侧,侧气帘上形成有第三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连接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内。a柱上内板、b柱上内板以及侧气帘通过连接件连接。

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侧气帘和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的多个连接位置中的一个可以与a柱上内板和b柱上内板的连接位置重合在一起,工作人员在将a柱上内板、b柱上内板以及侧气帘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一道安装工序,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将a柱上内板、柱上内板以及侧气帘连接在一起的效率。

5、进一步的,a柱上内板靠近b柱上内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搭接部,b柱上内板靠近a柱上内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搭接部,第一搭接部与第二搭接部搭接。第一连接孔开设于第一搭接部上,第二连接孔开设于第二搭接部上。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可以重合,便于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7、进一步的,a柱上内板上形成有第一限位部。侧气帘上形成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位于侧气帘靠近a柱上内板的一侧,与第一限位部连接。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工作人员在通过连接件将侧气帘与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固定在一起时,可以先通过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对侧气帘进行限位,避免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的过程中侧气帘发生转动,便于工作人员作业。

9、进一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为限位孔,另一者为限位块。限位块插接与限位孔内,以限制侧气帘转动。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只需将限位块插入限位孔内即可将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连接在一起,便于工作人员作业。

11、进一步的,第一限位部为限位孔,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块。

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将限位块插入限位孔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调节侧气帘的位置,以使限位块的位置与限位孔对应,便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连接。

13、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均为螺纹孔。连接件为连接螺栓,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螺纹连接。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后的稳定性。

15、进一步的,第一搭接部靠近侧气帘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凸起部,并在另一侧对应形成有第一凹陷。第二搭接部靠近侧气帘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凸起部,并在另一侧对应形成有第二凹陷。第二凸起部位于第一凹陷内,与第一凹陷的内壁抵靠。第一连接孔设置于第一凸起部上,第二连接孔设置于第二凸起部上。

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第一凸起部以及第二凸起部可以在第一搭接部以及第二搭接部上形成类似加强筋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搭接部以及第二搭接部的强度。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的一端可以位于第二凹陷内部,可以避免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的一端影响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与车体其他结构连接。

17、进一步的,侧气帘上形成有多个连接部,多个连接部分别与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相对设置。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还包括多个固定件。一个固定件的一端与一个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a柱上内板或b柱上内板连接。

1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多个连接部可以将侧气帘不同的位置分别与a柱上内板或b柱上内板连接在一起,可以提高侧气帘与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连接的稳定性。

1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汽车上内板总成。汽车上内板总成设置于车体内部。

20、由此,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侧气帘和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的多个连接位置中的一个可以与a柱上内板和b柱上内板的连接位置重合在一起,工作人员在将a柱上内板、b柱上内板以及侧气帘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一道安装工序,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将a柱上内板、柱上内板以及侧气帘连接在一起的效率。

22、(2)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可以重合,便于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23、(3)工作人员在通过连接件将侧气帘与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固定在一起时,可以先通过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对侧气帘进行限位,避免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的过程中侧气帘发生转动,便于工作人员作业。

24、(4)只需将限位块插入限位孔内即可将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连接在一起,便于工作人员作业。

25、(5)将限位块插入限位孔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调节侧气帘的位置,以使限位块的位置与限位孔对应,便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连接。

26、(6)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后的稳定性。

27、(7)第一凸起部以及第二凸起部可以在第一搭接部以及第二搭接部上形成类似加强筋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搭接部以及第二搭接部的强度。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的一端可以位于第二凹陷内部,可以避免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的一端影响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与车体其他结构连接。

28、(8)多个连接部可以将侧气帘不同的位置分别与a柱上内板或b柱上内板连接在一起,可以提高侧气帘与a柱上内板以及b柱上内板连接的稳定性。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上内板(1)靠近所述b柱上内板(2)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搭接部(102),所述b柱上内板(2)靠近所述a柱上内板(1)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搭接部(202),所述第一搭接部(102)与第二搭接部(202)搭接;所述第一连接孔(101)开设于所述第一搭接部(102)上,所述第二连接孔(201)开设于所述第二搭接部(2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上内板(1)上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03);所述侧气帘(3)上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侧气帘(3)靠近所述a柱上内板(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3)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为限位孔,另一者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以限制所述侧气帘(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3)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所述第二连接孔(201)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301)均为螺纹孔;所述连接件(4)为连接螺栓,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所述第二连接孔(201)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30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102)靠近所述侧气帘(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凸起部(1021),并在另一侧对应形成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二搭接部(202)靠近所述侧气帘(3)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凸起部(2021),并在另一侧对应形成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凸起部(2021)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内,与所述第一凹陷的内壁抵靠;所述第一连接孔(101)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021)上,所述第二连接孔(201)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起部(20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帘(3)上形成有多个连接部(302),多个所述连接部(302)分别与所述a柱上内板(1)以及所述b柱上内板(2)相对设置;所述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100)还包括: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上边梁内板总成(1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侧气帘与上边梁内板连接繁琐的技术问题。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包括A柱上内板、B柱上内板、侧气帘以及连接件。A柱上内板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B柱上内板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侧气帘位于A柱上内板与B柱上内板的一侧,侧气帘上形成有第三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连接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内。A柱上内板、B柱上内板以及侧气帘通过连接件连接。汽车上边梁内板总成用于增加车身强度,提高汽车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胡勇,黎晶晶,李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