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履带设计,具体涉及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及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1、履带一般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而对于室内的小型驱动设备而言,履带的强度要求不高,室内的轻型履带结构一般是采用塑料,塑料的履带呈整体的环状结构,而在实际使用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导致其表面发生局部磨损或者驱动设备发生了损坏,因此需要经常更换。
2、而履带一般为整体式结构,一旦拆除便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整体更换,一方面更换检修更换耗时耗力,另一方面一旦损坏严重便需要整体更换,成本很高。
3、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一种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及行走机构,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履带更换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及行走机构。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
4、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外部的履带,所述第一滚轮上设有驱动轴,所述第二滚轮上设有从动轴;
5、安装板组,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设于所述履带的相对两侧,所述驱动轴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并与安装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的驱动电机相连接;
6、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背离所述驱动轴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可拆卸卡设于所述从动轴外侧的轴承上。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履带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通过螺纹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端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安装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的第二卡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沿所述履带的厚度方向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以将所述履带首尾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中的一者为卡接槽,另一者为卡接凸起。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板组还包括至少一块支撑板和至少一个支撑柱;
11、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柱的数量各为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履带内侧。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履带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间距。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履带为弹性履带。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外侧分别与所述履带啮合。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行走机构,其特点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
1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一端从动轴外侧的轴承相卡接进行可拆卸安装,由此对于履带拆装更加方便,在履带磨损时,可以快速更换新的履带或者对其进行快速检修,节省时间以及节省成本。
1.一种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通过螺纹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端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安装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的第二卡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沿所述履带的厚度方向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以将所述履带首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中的一者为卡接槽,另一者为卡接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组还包括至少一块支撑板和至少一个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柱的数量各为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履带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为弹性履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外侧分别与所述履带啮合。
10.一种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