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35204发布日期:2024-11-12 13:4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半挂后卸车车架,尤其是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中后卸半挂上架前部大多采用由外侧纵梁和内侧纵梁组成的四根纵梁结构。

2、但是位于前部四根纵梁中间的内侧纵梁要内嵌在车架内侧,这样车架前部纵梁中间的横撑高度要降低,从而影响到前段车架的抗扭强度,并且上架采用四根纵梁的结构,零部件相对较多制作工艺繁琐。

3、且目前的自卸半挂车车架并不能够与半挂车大梁嵌入式配合,造成车厢过高,车架包括的边梁、翼撑、横撑和纵梁之间的连接方式固定,采用焊接或一体成型,无法进行调节,进而无法适配多种运输装载环境,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自卸半挂车车架并不能够与半挂车大梁嵌入式配合,造成车厢过高,车架包括的边梁、翼撑、横撑和纵梁之间的连接方式固定,采用焊接或一体成型,无法进行调节,进而无法适配多种运输装载环境,使用不便。

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利的并且部分本身具有创造性的实施方式和扩展设计在以下的说明中阐述。

5、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包括车梁和上架结构,所述上架结构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

6、所述支撑部用于承载半挂车车厢,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车梁。

7、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

8、纵梁,数量为两个,对应所述车梁设置;

9、横撑,数量为若干个,设置于所述纵梁之间;

10、连接梁,用于连接若干所述横撑。

11、优选地,所述纵梁截面设置为“c”型;

12、所述车梁嵌入所述纵梁内部;

13、所述横撑设置为一体成型的两个呈钝角设置的连接板。

14、优选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

15、边梁,设置于所述纵梁远离所述横撑的一侧;

16、翼撑,数量为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边梁和所述纵梁。

17、优选地,所述翼撑靠近所述纵梁的一端水平高度低于靠近所述边梁的一端;

18、加强板,设置于每个所述横撑、所述翼撑的两端;

19、所述横撑、所述翼撑通过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纵梁、所述边梁焊接或通过固定杆连接。

20、优选地,所述固定杆设置为固定销或固定螺钉。

21、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

22、限位套管,安装于所述纵梁、所述边梁侧壁;

23、限位轴,贯穿所述车梁、所述限位套管、所述车梁、所述纵梁设置。

24、优选地,所述限位套管与所述纵梁内侧连通;

25、所述限位套管位于所述限位轴外侧转动。

26、实用新型的效果

27、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截面为“c”型的纵梁贴合车梁设置,相较于吸纳有技术的后卸车上架结构,能够降低车厢装载平面,提升运行稳定性,且采用能够进行焊接或铆接、螺接的横撑、翼撑连接方式,能够根据装载货物的形式、重量以及后卸车油缸、推杆长度,调节边梁和纵梁的连接强度,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包括车梁(1)和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结构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承载半挂车车厢,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车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撑(301)靠近所述纵梁(2)的一端水平高度低于靠近所述边梁(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01-1)设置为固定销或固定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4)与所述纵梁(2)内侧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卸半挂车上架,包括车梁和上架结构,上架结构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支撑部用于承载半挂车车厢,连接部用于连接支撑部和车梁。本技术基于截面为“C”型的纵梁贴合车梁设置,相较于吸纳有技术的后卸车上架结构,能够降低车厢装载平面,提升运行稳定性,且采用能够进行焊接或铆接、螺接的横撑、翼撑连接方式,能够根据装载货物的形式、重量以及后卸车油缸、推杆长度,调节边梁和纵梁的连接强度,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王嵩,赵国伟,王立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鑫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