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2471发布日期:2024-05-10 23:5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强的动力性能,更长的续航里程,更高的安全性能。

2、目前,新能源汽车装配零部件数量众多,影响装配效率,同时在新能源汽车设计时,为了满足更长的续航里程,则需要增加电池的体积,增加电池的体积可能占用驾乘人员的驾乘空间,影响了驾乘人员的使用感受,若贸然更改结构,则可能导致以前生产的相关零配件造成浪费,不适宜整车连续性迭代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及新能源汽车,以解决如何减小整车零部件数量,同时保证续航能力,以及满足整车连续性迭代开发需求。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前舱结构,电池底板集成结构,所述电池底板集成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前舱结构连接;后舱结构,所述后舱结构与所述电池底板集成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电池底板集成结构两端之间的侧部与外围上装及车门造型止口部件连接,且所述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具有支撑纵梁,所述电池底板集成结构能够作为所述车身纵梁的一部分。

3、进一步地,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包括电池箱体和地板面,所述地板面分别与所述前舱结构和所述后舱结构连接,所述电池箱体内具有支撑纵梁以及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所述地板面为所述电池箱体连接,对所述电池进行密封。

4、进一步地,所述前舱结构具有法兰边,所述地板面具有密封端,所述法兰边与所述密封端通过螺栓及密封条进行密封连接,且所述前舱结构、所述地板面和所述车门造型止口部件形成密封仓。

5、进一步地,所述地板面上设置多个支撑横梁,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横梁用于安装支撑座椅。

6、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具有分隔支撑装置,所述分隔支撑装置分别于所述电池箱体的边框连接,且将所述容纳腔分割成多个子容纳腔。

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箱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防撞结构,所述长度方向为新能源汽车前进或后退的方向。

8、进一步地,所述车门造型止口部件所述与所述电池箱体通过铆接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外围上装与所述电池箱体通过铆接及螺栓进行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前舱结构,和/或所述电池箱体采用一体式高压铸造成型。

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该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结构。

12、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及新能源汽车,该车身结构包括前舱结构,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和后舱结构,电池底板集成结构的一端与前舱结构连接;后舱结构与电池底板集成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电池底板集成结构两端之间的侧部与外围上装及车门造型止口部件连接,且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具有支撑纵梁,电池底板集成结构能够作为车身纵梁的一部分。通过采用前舱结构,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和后舱结构的三段式结构车身,实现整车的集成,相比较现有新能源汽车,大量减少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数量,采用电池底板集成结构设计,在保证新能源汽车高度以及驾乘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电池的体积,从而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外围上装及车门造型止口部件直接与电池底板集成结构连接,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已开发的外形、内饰、附件等零部件,对前舱结构、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及后舱结构等完成替换后,实现整车迭代开发,并减少开发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包括电池箱体和地板面,所述地板面分别与所述前舱结构和所述后舱结构连接,所述电池箱体内具有支撑纵梁以及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所述地板面为所述电池箱体连接,对所述电池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结构具有法兰边,所述地板面具有密封端,所述法兰边与所述密封端通过螺栓及密封条进行密封连接,且所述前舱结构、所述地板面和所述车门造型止口部件形成密封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面上设置多个支撑横梁,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横梁用于安装支撑座椅。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具有分隔支撑装置,所述分隔支撑装置分别于所述电池箱体的边框连接,且将所述容纳腔分割成多个子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防撞结构,所述长度方向为新能源汽车前进或后退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造型止口部件所述与所述电池箱体通过铆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上装与所述电池箱体通过铆接及螺栓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结构,和/或所述电池箱体采用一体式高压铸造成型。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及新能源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车身结构包括前舱结构,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和后舱结构,电池底板集成结构的一端与前舱结构连接;后舱结构与电池底板集成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电池底板集成结构两端之间的侧部与外围上装及车门造型止口部件连接,且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具有支撑纵梁,电池底板集成结构能够作为车身纵梁的一部分。通过采用前舱结构,电池底板集成结构和后舱结构的三段式结构车身,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同时外围上装及车门造型止口部件直接与电池底板集成结构连接,实现整车迭代开发,并减少开发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波,刘爽,周坤,任姣姣,王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