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前悬支撑工具。
背景技术:
1、部分车辆采用了空气弹簧悬架,这部分车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空气弹簧悬架的空气弹簧进行充气,以确保车辆能够在生产线中正常运转和正常下线。这部分车辆面临以下技术问题:当前悬的空气弹簧因为充气不合格或其它异常情况而出现空气弹簧失效时,会导致整车姿态降下趴窝,而无法保证车辆正常运转及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前悬支撑工具,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前悬支撑工具,包括竖向长度可调的支撑件、根部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横向臂以及连接在所述横向臂上的卡装件,所述支撑件的下端用于支撑在前悬上控制臂上,所述支撑件的上端用于支撑车体,所述卡装件用于卡装在前悬上控制臂上。
3、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套管、与所述套管配合的支撑柱以及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支撑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孔,所述支撑孔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在竖向上错开布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杆向下支撑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中的一个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杆能够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切换。
4、可选的,所述支撑孔包括第一孔部、第二孔部和第三孔部,所述第三孔部的长度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分别自所述第三孔部在所述套管的周向上的两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孔部的下端部构成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中的一个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孔部的下端部构成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中的另一个所述支撑部。
5、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柔性垫。
6、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柔性垫。
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向下伸出于所述横向臂,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部向上伸出于所述横向臂。
8、可选的,所述卡装件和所述支撑件在横向上间隔布置。
9、可选的,所述卡装件包括长度沿纵向延伸的纵向杆以及两根分别自所述纵向杆的两端向下延伸的竖向杆。
10、可选的,所述卡装件由杆状件弯折而成。
11、可选的,所述横向臂的端部设置有沿横向伸出于所述卡装件的伸出段。
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前悬支撑工具能够在前悬的空气弹簧失效时对车体提供支撑,从而保证车体前部的高度,进而保证车辆正常运转及行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前悬支撑工具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使用的特点。
1.一种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长度可调的支撑件、根部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横向臂以及连接在所述横向臂上的卡装件,所述支撑件的下端用于支撑在前悬上控制臂上,所述支撑件的上端用于支撑车体,所述卡装件用于卡装在前悬上控制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套管、与所述套管配合的支撑柱以及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支撑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孔,所述支撑孔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在竖向上错开布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杆向下支撑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中的一个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杆能够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孔包括第一孔部、第二孔部和第三孔部,所述第三孔部的长度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分别自所述第三孔部在所述套管的周向上的两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孔部的下端部构成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中的一个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孔部的下端部构成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中的另一个所述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柔性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柔性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向下伸出于所述横向臂,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部向上伸出于所述横向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件和所述支撑件在横向上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件包括长度沿纵向延伸的纵向杆以及两根分别自所述纵向杆的两端向下延伸的竖向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件由杆状件弯折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臂的端部设置有沿横向伸出于所述卡装件的伸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