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0277发布日期:2025-01-10 18:5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水稻种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多年的历史,大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作物,所产大米占世界大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对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将其它地方的秧苗运送到农田里的时候需要用到转运装置对秧苗进行运输,在转运秧苗的过程中通常将秧苗盘分层放置到转运箱中。

2、但现有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缺乏稳定性,在对秧苗转运时,由于路面不够平整,容易导致转运箱内的秧苗盘发生晃动,从而导致秧苗从秧苗盘上掉落,同时,现有的转运装置无法调节秧苗盘的高度,导致工作人员对位于转运箱最底部的秧苗盘拿取时较为困难,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运框,转运框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转运框的顶部还设置有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多个秧苗盒,多个所述秧苗盒上下排布,所述转运框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转运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

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呈对称分布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顶部的四个丝杆,四个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均螺纹安装有多个升降板,多个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均与所述秧苗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还设置有驱动组件。

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运框左右两侧的多个固定筒,多个所述固定筒内均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分别贯穿所述转运框的一侧与所述秧苗盒的一侧,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压板,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压板与所述复位弹簧均位于所述固定筒内。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内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另外三个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带传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框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秧苗盒的底部。

7、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框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升降装置来调节秧苗盒的高度,使得工作人员对位于转运框最底部的秧苗盒拿取时更为方便,再利用限位组件对转运框内的秧苗盒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提高了秧苗盒在运输时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时秧苗盒发生晃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运框(2),转运框(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01),转运框(2)的顶部还设置有箱盖(20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框(2)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多个秧苗盒(3),多个所述秧苗盒(3)上下排布,所述转运框(2)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转运框(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呈对称分布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个丝杆(41),四个所述丝杆(41)的外表面均螺纹安装有多个升降板(42),多个所述升降板(42)的一侧均与所述秧苗盒(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还设置有驱动组件(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运框(2)左右两侧的多个固定筒(51),多个所述固定筒(51)内均插设有限位杆(52),所述限位杆(52)分别贯穿所述转运框(2)的一侧与所述秧苗盒(3)的一侧,所述限位杆(52)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压板(53),所述限位杆(52)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54),所述压板(53)与所述复位弹簧(54)均位于所述固定筒(5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内部的伺服电机(431),所述伺服电机(43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丝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丝杆(41)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432),另外三个所述丝杆(41)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433),所述主动齿轮(432)与所述从动齿轮(433)之间通过齿带(434)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框(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6),所述隔板(6)位于所述秧苗盒(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框(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水稻秧苗转运装置,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运框,转运框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转运框的顶部还设置有箱盖,转运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多个秧苗盒,多个秧苗盒上下排布,转运框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转运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本技术通过升降装置来调节秧苗盒的高度,使得工作人员对位于转运框最底部的秧苗盒拿取时更为方便,再利用限位组件对转运框内的秧苗盒进行限位固定,有效的提高了秧苗盒在运输时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时秧苗盒发生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雄,段智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沃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13
技术公布日:202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