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间歇性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625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间歇性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详而言之,系指一种间歇性刹车装置。
现行刹车器之结构如图1所示,大致为刹车器本体1顶端设一固接刹车钢索3之一端的圆孔2,中间圆孔5则藉一端头具贯孔6之螺栓4,固接来令片组件40。
此种刹车器系藉拉紧刹车钢索3,进而使该左右两来令片42同时夹紧轮圈60,产生刹车功能。但若因路况致紧急刹车,因刹车钢索3张力突然加大,致夹持轮圈60之力过大,造成轮圈60瞬间锁死,使轮胎50与地面从滚动而变成滑动,并使车体失去稳定性、方向难以操控及刹车距离增长等,造成骑行者摔倒,增加肇事机率。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间歇性刹车装置,可使刹车来令片在刹车时,夹紧轮圈之作用力,自动呈连续而有规律的大小变化,致轮圈不会被锁死,使刹车过程中之车体能保持平衡且易于操控,从而提高骑行者之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其可使刹车中之车轮,与地面间始终保持滚动而不滑动,藉静、动两磨擦力中之静磨擦力,达到减短刹车之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间歇性刹车装置,包括传递动力的刹车器本体与制动车轮的来令片,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间歇性刹车器,该各间歇性刹车器包括一基座、一导轮及一来令片组件;其中基座上设有上下二轴柱及一承座,所述导轮轴枢于上轴柱,一力偶轴枢于下轴柱,所述承座使基座固定于所述刹车器本体上;导轮为一带凸轮槽的环状柱体,刹车时车轮与该导轮接触并使其旋转,所述凸轮槽为环状柱体上所设之凹陷导槽,导槽之凸轮面系由数个抛物面环接而成的柱面;来令片组件由一力偶之一端固接于所述来令片中间腰部组成,该力偶的支点轴枢于基座之下轴柱,其另一端为一与所述导轮的凸轮面紧密接触的触头。
现以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于后图1系目前的刹车器之构造示意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组合上视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首先,请同时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间歇刹车装置,包含两左右对称、承接于原刹车器本体上的间歇性刹车器100、200;该间歇刹车器主要包含一基座10、一导轮20、一来令片组件30,其中基座10为呈L形板体,其左侧上下之预定位置各固设一圆形轴柱13、12,于其中下轴柱12近旁设一贯孔14,并于该同一轴柱12右侧水平之预定位置,弯折形成一承座15,以螺栓16将基座10固接于刹车器本体之螺栓4之贯孔6,以取代原刹车器上之来令片组件40(如图1所示)。
枢接于上轴柱13之导轮20,为一环状柱体,该环状柱体之轴心设一轴孔22,于环状柱体之环面,沿轴心方向环设若干条凹陷纹路25,以增加磨擦驱动力量,确保导轮20之性能,另沿该环状柱体之同一环面预定位置设凸轮槽21,所述凸轮槽21为一凹陷导槽,导槽之环面系由数个抛物面形环接而成的凸轮柱面,以供来令片组件30上之3字形力偶31一端之触头33触滑;扭簧35一端之固定凸耳36穿入基座10之贯孔14,致该弹簧35另一端之凸耳37设于力偶31之支点偏向触头33一端,以提供力偶31一弹力,保持力偶31之另一端之触头33,与导槽21的抛物面形凸轮面接触。
来令片组件30由一3字形力偶31之一端固接于来令片32中间腰部组成,力偶31的支点处设一贯孔,轴枢于基座10上之下轴柱12上,其另一端触头33与导轮20之凸轮柱面紧密接触,并于其上滑动。
当紧急刹车而瞬间拉紧刹车钢索,刹车器本体1使导轮20之环面25及来令片32两者同时接触转动之轮胎50及钢圈60;导轮20随轮胎50而转动,由于导轮20环面之凸轮槽21表面呈抛物面状,在该抛面上滑动之力偶31一端之触头33则以轴柱12为支点,作适当弧度之来回摆动,在此同时,力偶31另一端固设之来令片32亦作对应之来回摆动,使滚动之钢圈60受来令片32之夹制力亦呈规律性大小变化,且车速愈快,来令片32来回摆动之频率愈大。
若导轮20之凸轮槽21之最高位置23转动至力偶31的端点触头33时,端点33离轴柱13之距离最大,则此瞬间来令片32对钢圈60的夹制力最大,钢圈即将被锁死,即轮胎50与地面之间即将由滚动变为滑动;但因导轮20之凸轮槽21内最高位置23往最低置24之路径中各点,距轴柱13之距离逐渐减小,使得钢圈60受来令片32夹制力也逐渐减小,所以使轮胎50与地面之间不会出现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个刹车过程均使用近乎于最大静磨擦力,动磨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能缩短刹车距离。因此,能使自行车在刹车过程中保持稳定,且方向易于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间歇性刹车装置,包括传递动力的刹车器本体与制动车轮的来令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间歇性刹车器,该各间歇性刹车器包括一基座、一导轮及一来令片组件;其中,基座上设有上下二轴柱及一承座,所述导轮轴枢于上轴柱,一力偶轴枢于下轴柱,所述承座使基座固定于所述刹车器本体上;导轮为一带凸轮槽的环状柱体,刹车时车轮与该导轮接触并使其旋转,所述凸轮槽为环状柱体上所设之凹陷导槽,导槽之凸轮面系由数个抛物面环接而成的柱面;来令片组件由一力偶之一端固接于所述来令片中间腰部组成,该力偶的支点轴枢于基座之下轴柱,其另一端为一与所述导轮的凸轮面紧密接触的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力偶与凸轮柱面紧密接触的装置为一扭簧,其一端固设于所述基座的一贯孔内,另一端设于力偶之支点偏向触头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歇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之环状柱面沿轴线方向环设若干增加其摩擦力的凹陷条纹。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间歇性刹车装置,包括刹车器本体/来令片,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由基座、导轮及来令片组件组成的间歇性刹车器。基座固设在刹车器本体上,带有凸轮槽的导轮及来令片组件枢设在基座的轴座上。本装置可使刹车时来令片之夹制力自动呈连续且有规律的大小变化,使轮圈不会被锁死,故使刹车过程中车体能保持平衡,方易于控制,并缩短刹车距离,从而提高骑行之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L1/00GK2265335SQ95244630
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30日
发明者张文湧 申请人:张文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