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自行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0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型自行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自行车制动装置的改进设计。
自行车是一种交通工具,随着自行车数量的日益增多,其行车安全问题也更为突出,而自行车的制动装置是安全行车的必要保证。目前,国内自行车的制动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涨闸,一类是橡皮制动闸。涨闸虽然制动性能较好,但是造价较高,而且制动时会发出刺耳的尖叫,故橡皮制动闸使用的更为普遍。但是这种制动闸橡皮与钢圈之间直接摩擦,尤其是雨天,橡皮与钢圈之间会夹杂着泥沙,产生磨料磨损,擦伤钢圈表面的电镀层使钢圈产生锈蚀。而且雨天钢圈与橡皮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制动可靠性也随之下降,影响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的自行车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利用橡皮与橡皮之间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使刹车橡皮与车轮外缘的轮胎摩擦制动。具体方案是在车把上安装两圆盘,刹车手柄与圆盘联结,并带动圆盘摆动。圆盘上设一固定桩以牵引钢丝绳,使之产生轴向位移。钢丝绳的一端与制动杠杆连接,因钢丝绳的轴向位移,使杠杆转动,固定在杠杆另一端的刹车橡皮压住车轮产生摩擦,进行制动。圆盘具有放大钢丝绳轴向位移的作用,制动杠杆具有增力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最大优点是制动可靠,而且对钢圈表面电镀层无损害,和现有技术中的涨闸相比,制造成本较低,可以取代现有的橡皮制动闸,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动装置示意图。
图(2)是制动装置的车把示意图。
图(3)是前轮制动装置示意图。
图(4)是后轮制动装置示意图。
图(5)是竹节式调节杆锁闭片的示意图。
图(6)是刹车橡皮的截面图。
如图(2)、图(3)所示的前轮制动装置。前制动手柄(1)与圆盘(2)连结在一起,圆盘(2)空套在车把(3)上的转动支点(4),能绕支点(4)转动。制动钢丝绳(5)一端,通过固定桩(6),缠绕在园盘(2)的外缘上。制动时,制动手柄(1)带动圆盘(2)一起转动,牵引钢丝绳(5),使之产生轴向位移。钢丝绳(5)的另一端,与前制动杠杆(7)的一端连接,制动杠杆(7)可绕前固定支架(8)的(A)点转动,由于钢丝绳(5)的轴向位移,使杠杆(7)转动,装在杠杆(7)另一端的刹车橡皮(9)压住前轮(10)的轮缘,产生摩擦,进行制动。
如图(2)、图(4)所示的后轮制动装置,手柄(11)通过圆盘(2)牵引制动钢丝绳(12),使其产生轴向位移。钢丝绳(12)一端与后制动杠杆(13)的一端连接,使杠杆(13)绕后固定支架(14)的(B)点转动,装在杠杆(13)一端的刹车橡皮(9)压住后轮(16),产生摩擦,进行后轮(16)制动。
如图(4)、图(5)所示,竹节式制动调节杆(15),用以调节后制动杠杆(13)的偏角,即刹车橡皮(9)与后轮(16)之间的距离大小。调节杆(15)进入长槽(T)后,用锁片(17)锁住。
如图(6)所示的刹车橡皮(9),在与轮缘接触的(P)面上设有凹槽(C),这样可以避免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受到刹车橡皮(9)的摩擦,延长车轮外胎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的车把(3),采用薄铁板冲压而成,表面采用磷化喷塑涂层保护,车把上盖可以采用工程塑料热压成型。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的制动装置,采用刹车手柄(1)。(11)牵引钢丝绳(5)、(12)产生轴向位移;其特征在于前轮(10)与后轮(16)的外轮缘分别装有前后制动杠杆(7),(13);杠杆(7)一端与钢丝绳(5)连接另一端装有刹车橡皮(9);杠杆(13)一端与钢丝绳(12)连接;另一端装有刹车橡皮(9);杠杆(7)、(13)分别可绕(A)、(B)点转动;前后制动手柄(1)、(11)分别与圆盘(2)连结,钢丝绳(5)、(12)分别通过固定桩(6)缠绕在园盘(2)的外轮缘。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钢丝绳(12)的一端设有制动调节杆(15)。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刹车橡皮(9)的(P)面有一凹槽(C)。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自行车的制动装置、采用刹车橡皮与车轮外胎轮缘摩擦制动,避免了刹车橡皮与钢圈摩擦所引起的钢圈电镀层的破坏,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各类自行车安装。
文档编号B62L3/00GK86207805SQ86207805
公开日1987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11日
发明者方明 申请人:方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