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盗鞍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53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防盗鞍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防盗机构制造领域。
由于目前的各种车锁都存在无法克服的薄弱环节,盗贼使用简单的工具即可完成盗车操作。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行车防盗鞍锁,使之能用作一种辅助防盗设施设置在自行车上,即使盗贼破坏了原车锁,也无法骑行。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
在自行车车座鞍底部的立柱上固连一锁芯支撑块,锁芯支撑块内设置有锁芯联动柱销机构;座鞍固连在座鞍旋转块上,座鞍旋转块通过转轴与锁芯支撑块同轴相联;在座鞍旋转块与锁芯支撑块相接的侧面上置有两个弹簧卡销。
采用了如上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座鞍的结构,通过鞍锁使座鞍具有两个状态,即正常骑行态(平放态)和防盗状态(立放态)。由于鞍锁不具有暴露在外的插件和插口等薄弱件,盗贼极不容易破坏。这样,即使盗贼破坏了原车锁,也无法破坏车鞍锁,座鞍也仍处于立放态。座鞍处于立放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使盗贼无法骑行;二是作为一种标志,表明当时的推车者并不是车的主人。


如下。
图1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图(平放态)。
图2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图(立放态)。
图3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鞍锁的安装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在图中可看到,在鞍座底部的立柱1上固连有一锁芯支撑块2,锁芯支撑块内置有锁芯联动柱销机构。座鞍3固连在座鞍旋转块上,座鞍旋转块通过转轴与锁芯支撑块2同轴相联。安装时,转轴4、4’(实际上为锁芯支撑块的两个圆柱形凸部)插在孔15和15’内。在座鞍旋转块与锁芯支撑块相接的侧面置有两个弹簧卡销5、6。
在本实施例中,锁芯联动柱销机构是这样的锁芯联动柱销机构具有左柱销10和右柱销11,与锁芯14相连并随锁芯转动的凸轮12置于左右柱销之间。另外,座鞍旋转块具有左旋转块7和右旋转块8两部分,两活动块用筋板9固连。旋转块7、8可绕轴4和4’转动,旋转块上的两个弹簧卡销5、6在合适的转位将卡入柱销孔13之中。用钥匙插入锁芯后,可使锁芯带动凸轮12转动,由于腰形凸轮12具有长轴和短轴两种状态,当用钥匙使凸轮转至长轴态(如图3)时,左柱销10和右柱销11被凸轮顶出,封堵住销孔13和13’,使旋转块上的弹簧卡销不能插入。这时锁芯支撑块与座鞍旋转块7、8间不存在卡塞,搬动座鞍,旋转块可绕锁芯支撑块上的转轴4和4’自由转动。相应地,若凸轮锁芯以其短轴态与左右柱销相接触时,由于左右柱销的长度不足以封住柱销孔13和13’,在一定的位置时,弹簧卡销将插入销孔13和13’内,形成卡塞,阻挡了座鞍旋转块7、8和锁芯支撑块之间的相互转动。在实际实施时,弹簧卡销5和6可以园心角90度左右分布,座鞍设于旋转块7、8的筋板上。
权利要求1.自行车防盗鞍锁,其特征在于,a)车座鞍底部的立柱(1)上固连一锁芯支撑块(2),锁芯支撑块内设置有锁芯联动柱销机构;b)座鞍(3)固连在座鞍旋转块上,座鞍旋转块通过转轴(4)与锁芯支撑块(2)同轴相联;c)在座鞍旋转块与锁芯支撑块相接的侧面上置有两个弹簧卡销(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鞍旋转块具有左旋转块(7)和右旋转块(8)两部分,两旋转块由筋板(9)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联动柱销机构具有左柱销(10)和右柱销(11),与锁芯相连并随锁芯转动的凸轮(12)置于左右柱销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防盗鞍锁,车座鞍底部的立柱1上固连一锁芯支撑块2,锁芯支撑块内设置有锁芯联动柱销机构;座鞍3固连在座鞍旋转块上,座鞍旋转块通过转轴4与锁芯支撑块2同轴相联;在座鞍旋转块与锁芯支撑块相接的侧面上置有两个弹簧卡销5、6。通过本实用新型使座鞍具有使用态(平放)和防盗态(立放)两个状态,使盗贼偷盗车后无法骑行。
文档编号B62H5/00GK2285232SQ9622417
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李智强 申请人:李智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