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中轴管与车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790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自行车中轴管与车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架中轴管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常规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下梁管、后叉两管的端头连接在坚强的中轴管上,其是自行车架受力最集中的部位,这样的五通管结构强度刚性俱好,对于常规自行车而言已非常完善。但对于折叠自行车,传统五通管就不一定适用。折叠自行车要求折叠后的尺寸尽可能小,车座管常采用伸缩型管,如果收缩时其内管可低于中轴管之下,可达到最小的折叠尺寸。所以目前各国生产的折叠自行车中,相当流行的作法是,将座管与中轴管交叉搭接,以免中轴管阻碍座管收缩,如此,下梁管或后叉的两管若直接连在中轴管上将导致中轴管横向加长,而违背了人体工学之要求,因而下梁管或后叉管必须连接在座管上,即传统的五通管在折叠自行车上已演变成了交错串接管的集合,在车架这个受力集中部位,仅靠搭接在一起的管壁相连,显然是为折叠的方便而牺牲了车架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给出一种加强的折叠自行车中轴管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以使其在不牺牲车架强度刚度并符合人体工学的前提下,又有利于折叠方便。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中轴管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轴管与座管垂直搭接,下梁管或后叉管端与座管或中轴管相连,有连接中轴管或座管的补强板连接车架的下梁管或后叉管。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中轴管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在交错串接管集合之外用补强板将彼此不能直接有效相连的管件连接起来,既保持了便于折叠,使座管中的内管下端可缩到中轴管之下的优点又保证了五管相连的强度及车架的强度和刚度。


图1一种所述中轴管与车架连接结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3一种所述中轴管与车架连接结构主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一种所述中轴管与车架连接结构主视图;图6是一种所述中轴管与车架连接结构主视图;图7是一种所述中轴管与车架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实施例一如
图1、2座管1与中轴管3搭接且搭接处相互嵌入,嵌入深度以座管外壁不妨碍中轴6转动为度,后叉管2端与管座1连接,下梁管4端与中轴管3连接,补强板5为平板,其连接搭接的中轴管3和座管1并连接与座管相连的后叉管2。各管的连接管与补强板的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铸造而成的整体。
实施例二如图3、4补强板5为弧形,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5下梁管4端与座管1连接,后叉管2端与中轴管3连接,补强板5连接中轴管3和座管1并连接与座管1相连的下梁管4,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如图6座管1与中轴管3搭接,下梁管4和后叉管2均处于中轴管3之下与座管1相连,补强板5与搭接的中轴管3和座管1相连并连接后叉管2,补强板5连接座管1及与其相连的下梁管4和后叉管2,补强板5连接中轴管3和下梁管4,补强板5为工字截面。
实施例五如图7座管1与中轴管3搭接,下梁管4端与中轴管3相连,后叉管2与座管1相连,补强板5,连接中轴管3和座管1并连接后叉管2。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自行车中轴管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轴管(3)与座管(1)垂直搭接,下梁管(4)或后叉管(2)与座管(1)或中轴管(3)相连,其特征在于,有连接中轴管(3)或座管(1)的补强板(5)连接车架的下梁管(4)或后叉管(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五通管,其特征在于,补强板(5)截面为弧形。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五通管,其特征在于,补强板(5)为工字截面。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自行车中轴管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轴管与座管垂直搭接,下梁管或后叉管与座管或中轴管相连。有补强板连接交错串接的管集合之外,即保持了便于自行车折叠的优点,又保证了五管相连的强度及车架的刚度,并符合人体工学之要求。
文档编号B62K15/00GK2283028SQ9623690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8日
发明者韩德玮, 张关礼, 莫怡平 申请人:刘弄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