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车的刹车结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696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行车的刹车结构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行车的刹车结构改进,即提供一种兼具刹车与定位刹车的动作的刹车结构。
现常用的助行车如附


图1所示,主要系提供一般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经查该种助行车所设的刹车结构虽可由刹车把手6轻便地操作,但每次操作仅止于一次的刹车动作或欲持续刹车则手部要一直施力握持,因此这对于行动不会的使用者而言仍造成不便,也比较不具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助行车的刹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方案为本刹车结构包括本体,其后侧具开口并与其内部空间相通,而上方则具有一套合槽可套设助行车的把手上方并藉锁固元件锁固定位,该本体接近中间部位乃设有与内部空间相通的枢孔,可藉枢接元件与置入该内部空间的刹车握柄前侧枢接,且该本体的前侧并开设一内螺牙孔以供刹车器的一侧连结的衔接头的螺管穿设,并由该螺管所设的螺帽可锁固定位在该内螺牙孔的外侧,再者,该本体的下方另设有与内部空间相通的枢孔可藉枢接元件枢设一卡掣柄,且该本体的两侧的相对壁面乃预设有可限制卡掣柄的前侧上下枢转位置的凹阶面以限定卡掣柄的上下枢转范围;刹车握柄,略呈形体,其前侧上方厚度较厚并具枢孔可供枢设于本体,而其前侧下方乃形成一突块,该突块厚度略薄于卡掣柄的凹槽部的槽宽并具有向下开通的轴向线块与钥匙形槽孔以供嵌设连结有刹车线的扣块,另外该突块并向后延设一适当长度的把柄,且其中该突块乃底部前侧形成角状的卡掣部以抵靠在邻接本体的内螺牙孔内侧相邻的壁面并向后延伸形成圆弧部,且前述该突块的底部乃可经枢转而伸入卡掣柄的凹槽部适当深度;卡掣柄,其前侧预设枢孔可供枢设于本体,并受本体的凹阶面的限制而限定其枢转范围,另外其前侧上方具凹槽部,而前侧底端面则相距本体的凹阶面的下端缘适当距离,而卡掣柄的后侧则形成一具适当弧度的把柄,且其中前述凹槽部乃由前向后由前导引凹部、卡掣槽、后侧导引凹部所组成;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当刹车握柄的把柄被握持而向上枢转时,藉其钥匙形槽孔连动刹车线连结的扣块,相对牵动刹车器的刹车线构成刹车动作,且在前述刹车握柄的把柄向上枢转的同时,其前侧突块底部的圆弧部亦顺着卡掣柄的凹槽部的前导引凹部向后侧导引凹部方向枢转,待停止施力后即令刹车握柄的突块反向枢转适当角度,并恰由其突块的卡掣部卡止于卡掣柄的卡掣槽形成定位刹车的状态;又当欲继续行走时则将卡掣柄的把柄向上枢转,令卡掣柄的前侧的底端缘抵靠在本体的凹阶面的下端缘,相对令该卡掣柄前侧上方的凹槽部的卡掣槽脱离刹车握柄的突块底部的卡掣部,并同时令刹车握柄回复原位构成未刹车的状态。
使用者在操作时只要握持刹车握柄,不但可以连动刹车器的刹车线作刹车的动作,且可以不须要一直施力握持刹车握柄即可同时连动卡掣柄将刹车握柄定位而同时达到定位刹车的功能,相对亦具较佳的安全性,且当欲恢复可行走的正常状态时则只要握持按卡掣柄即可令刹车握柄脱离其卡掣而归回原位,因此操作使用相当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由本体、刹车握柄、卡掣柄与枢接元件所组成,所以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其组配工作亦相当方便,相对亦可提高产品的对外竞争力。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说明。
图1常用助行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本体断面示意图。
图4是刹车握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掣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断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断面动作示意图。
图号说明1—本体11—内部空间12—套合槽13、15—枢孔 131、132、151、152—枢接元件14—内螺牙孔 10、140—壁面 101—凹阶面1011—下端缘 44—扣块2—刹车握柄21—前侧上方 211—枢孔 22—突块221—轴向线槽 222—钥匙形槽孔 223—卡掣部23、33—把柄 224—圆弧部 5—把手51、52—锁固元件 3—卡掣槽 31—枢孔32—凹槽部 321—前导引凹部 322—卡掣槽323—后侧导引凹部 34—前侧底端面 4—刹车器41—衔接头 41—1螺管 412—螺帽43—刹车线如图2~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助行车的刹车结构,包括有一本体1,其后侧具开口并与其内部空间11相通,而上方则具有一套合槽12可套设助行车的把手5(参考图6)上方并藉锁固元件51、52锁固定位,该本体1接近中间部位乃设有与内部空间11相通的枢孔13(参考图3),可藉枢接元件131、132与置入该内部空间11的刹车握柄2前侧枢接,且该本体1的前侧并开设一内螺牙孔14(参考图3)以供刹车器4的一侧连结的衔接头41的螺管411穿设(参考图6、图7),并由该螺管411所设的螺帽412可锁固定位在该内螺牙孔14的外侧,再者,该本体1的下方另设有与内部空间11相通的枢孔15(参考图5)可藉枢接元件151、152枢设一卡掣柄3,且该本体1的两侧的相对壁面10乃预设有可限制卡掣柄3的前侧上下枢转位置的凹阶面101(参考图3)以限定卡掣柄3的上下枢转范围;一刹车握柄2,略呈形体,其前侧上方21厚度较厚并具枢孔211(参考图4)可供枢设于本体1,而其前侧下方乃形成一突块22,该突块22厚度略薄于卡掣柄3的凹槽部32的槽宽并具有向下开通的轴向线块221(参考图4、图6、图7)与钥匙形槽孔222以供嵌设连结有刹车线43的扣块44,另外该突块22并向后延设一适当长度的把柄23,且其中该突块22乃底部前侧形成角状的卡掣部223以抵靠在邻接本体1的内螺牙孔14内侧相邻的壁面140并向后延伸形成圆弧部224,且前述该突块22的底部乃可经枢转而伸入卡掣柄3的凹槽部32适当深度;一卡掣柄3,其前侧预设枢孔31可供枢设于本体1,并受本体1的凹阶面101的限制而限定其枢转范围,另外其前侧上方具凹槽部32,而前侧底端面34则相距本体1的凹阶面101的下端缘1011适当距离,而卡掣柄3之后侧则形成一具适当弧度的把柄33,且其中前述凹槽部32乃由前向后由前导引凹部321、卡掣槽322、后侧导引凹部323所组成;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当刹车握柄2的把柄被握持而向上枢转时,藉其钥匙形槽孔222连动刹车线43连结的扣块44,相对牵动刹车器4的刹车线43构成刹车动作,且在前述刹车握柄2的把柄23向上枢转的同时,其前侧突块22的底部的圆弧部224亦顺着卡掣柄3的凹槽部32的前导引凹部321向后侧导引凹部323方向枢转,待停止施力后即令刹车握柄2的突块22反向枢转适当角度,并恰由其突块22的卡掣部223卡止于卡掣柄3的卡掣槽322形成定位刹车的状态;又当欲继续行走时则将卡掣柄3的把柄33向上枢转,令卡掣柄3的前侧的底端缘34抵靠在本体1的凹阶面101的下端缘1011,相对令该卡掣柄3前侧上方的凹槽部32的卡掣槽322脱离刹车握柄2的突块22底部的卡掣部223,并同时令刹车握柄2回复原位构成未刹车的状态。
使用者在操作时只要握持刹车握柄2,不但可以连动刹车器4的刹车线43作刹车的动作,且可以不须要一直施力握持刹车握柄2即可同时连动卡掣柄3将刹车握柄2定位而同时达到定位刹车的功能,相对亦具较佳的安全生,且当欲恢复可行走的正常状态时只要握持按卡掣部3即可令刹车握柄2脱离其卡掣而归回原位,因此操作使用相当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助行车的刹车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本体,其后侧具开口并与其内部空间相通,而上方则具有一套合槽可套设助行车的把手上方并藉锁固元件锁固定位,该本体接近中间部位乃设有与内部空间相通的枢孔,可藉枢接元件与置入该内部空间的刹车握柄前侧枢接,且该本体的前侧并开设一内螺牙孔以供刹车器的一侧连结的衔接头的螺管穿设,并由该螺管所设的螺帽可锁固定位在该内螺牙孔的外侧,再者,该本体的下方另设有与内部空间相通的枢孔可藉枢接元件枢设一卡掣柄,且该本体的两侧的相对壁面乃预设有可限制卡掣柄的前侧上下枢转位置的凹阶面以限定卡掣柄的上下枢转范围;一刹车握柄,略呈形体,其前侧上方厚度较厚并具枢孔可供枢设于本体,而其前侧下方乃形成一突块,该突块厚度略薄于卡掣柄的凹槽部的槽宽并具有向下开通的轴向线块与钥匙形槽孔以供嵌设连结有刹车线的扣块,另外该突块并向后延设一适当长度的把柄,且其中该突块乃底部前侧形成角状的卡掣部以抵靠在邻接本体的内螺牙孔内侧相邻的壁面并向后延伸形成圆弧部,且前述该突块的底部乃可经枢转而伸入卡掣柄的凹槽部适当深度;一卡掣柄,其前侧预设枢孔可供枢设于本体,并受本体的凹阶面的限制而限定其枢转范围,另外其前侧上方具凹槽部,而前侧底端面则相距本体的凹阶面的下端缘适当距离,而卡掣柄的后侧则形成一具适当弧度的把柄,且其中前述凹槽部乃由前向后由前导引凹部、卡掣槽、后侧导引凹部所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行车的刹车结构改进,本结构主要是由一本体和刹车握柄及一卡掣柄与枢接元件所组成。使用者在操作时只要握持刹车握柄,不但可以连动刹车器的刹车线作刹车动作,还可以不须要一直施力握持刹车握柄即可同时连动卡掣柄将刹车握柄定位而同时达到定位刹车的功能,且当欲恢复可行走的正常状态时则只要握持按卡掣柄即可令刹车握柄脱离其卡掣而归回原位,因此操作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62B9/00GK2355945SQ9824740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巫锦昌 申请人:巫锦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