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的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30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两轮车的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的灯装置,特别是有关具有适于提高向树脂或金属制板状构件上安装的安装性能与安装强度的构造的机动两轮车的灯装置。
图12是表示机动两轮车的方向指示器之一例的要部剖面图。方向指示器100具有收容于灯器103中的灯泡104,该灯器103由基座101与兼作罩用的前面透镜102所构成。该方向指示器100通过结合于基座101上的支撑105安装到车身106上。具体说即是,以螺钉108将埋设于支撑105的一端的安装板107固定在基座101上,同时,以螺栓110与螺母111将埋设于支撑105另一端的安装板109固定到车身106上。在前述安装板109上形成着止转爪112。前述螺栓110一体埋入支撑105中,而且,具有与支撑105上所形成的孔113同轴贯穿形成的孔。在前述灯泡104上连接有供电用的软电线114,该软电线114穿过螺栓110的孔被导引向车身106一侧。具有这样构造的方向指示器,在日专利实公平1-21115号公报中有所记述。
图13是表示方向指示器的另一侧的要部剖面图。与图12中相同的符号,表示是相同或等同部分。在该方向指示器100中,以螺钉108将支撑105固定于基座101上,而用于操作该螺钉108的孔115形成于该支撑105的侧端部。而且,前述孔115还兼作将软电线114导向车身106侧的通路。这样,在本现有用例中,没有在将支撑105固定于车身上用的螺栓116上形成对芯线导向用的孔,在这一点上与图12所示的现有例不同。
上述现有的方向指示器有着如下的问题任何一种方向指示器都必须将螺栓110或螺栓116一体埋设于支撑105中来进行成型,成型变得复杂。一般在软电线114的前端都有将2根软电线分别连接于车身侧软电线上的连接器,在采用单一汇集2根芯线的结合零件(联接器、连接器)的情况下,在螺栓110内形成可贯穿这种联接器、连接器那样大小的孔,必然使螺栓110与螺母111大型化,这是不实用的。另外,在将芯线114通入螺栓110的状态下拧紧螺母111,由于成了这样的操作顺序,要使用自动拧紧工具来把持整个螺母111有困难,有着必须用手操作的问题。
在从孔115寻取螺栓108的通径的例子(图13)中,必须在使芯线114在孔115中偏向一方的状态下插入螺丝刀,来拧紧螺栓108,因此,其操作性能也不太好。
再者,在以螺栓和螺母将支撑105固定于车身106上的情况下,可能会在比图12的螺栓110直径还要小的螺栓116的安装部上集中过大的应力,因此,必须考虑采用大型垫圈来减低其应力集中,设计上的制约就大了。特别是,在以树脂材料形成车身106的情况下,由螺栓、螺母所带来的强力拧紧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为解决上述课题,提供支撑构造简单化、成型与组装作业性能良好,同时,能减少设计上的制约的机动两轮车的灯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个特征是,在这种具有收容灯泡的灯器和用于将前述灯器固定于车身板状构件上的支承腕的机动两轮车灯装置上,前述支承腕形成为具有贯穿孔的筒状,并具有形成于前述板状构件安装侧外周的、与设在前述板状构件的灯器安装孔的内周结合的结合沟,并具有至少有着嵌合于前述支承腕的前述板状构件安装侧端部开口中的筒状部的固定构件。
根据第1特征,由结合于车身侧的板状构件上的支承腕来支承灯器,同时,由固定构件的筒状部嵌合于筒状支承腕的孔中来加强前述板状构件与支承腕的结合部。
另外,本发明在前述固定构件的筒状部形成着凸缘,并且,在前述筒状部与凸缘的至少一方上设有结合孔,在前述支承腕上形成与前述结合孔相结合的突起部,这是其第2个特征。依照该第2个特征,由于突起部与结合孔的结合,可防止固定构件从支承腕上脱开,可更进一步确保将灯器固定在车身上。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向指示器的剖面图;图2是固定构件的正视图;图3是从车身安装侧看支承腕的图;图4是表示形成于车身安装构件上的安装孔的图;图5是固定构件的结合机构的第1变形例的要部剖面图;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图7是固定构件的结合机构的第2变形例的要部剖面图;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图9是机动两轮车俯视图;图10是机动两轮车后视图;图11是固定构件结合机构第3变形例的要部剖面图;图12是表示第1种现有技术的方向指示器的要部剖面图;图13是表示第2种现有技术的方向指示器的要部剖面图;图1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15是固定构件结合机构的第4种变形例的要部剖面图。
下边参照


本发明。图9是表示安装有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灯装置的方向指示器的机动两轮车外观的俯视图;图10是其后视图。在两图中,在机动两轮车35的前部与后部分别设置有左右一对的方向指示器1。车身前部的方向指示器1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托架等安装到前叉2上;车身后部的方向指示器1安装到从后构架(图中未示出)向后伸出设置的托架3上。而且,方向指示器1的安装位置也不局限于这些地方,比如,可在车身前部的整流罩或车罩或后挡泥板等上,根据车种与用途的不同可任意选择。
下边,对前述方向指示器1的构造加以说明。图1是方向指示器1的剖视图。方向指示器1具有灯泡7,该灯泡7收容于基座4与兼作罩用的前面透镜5构成的灯器6内。用于将灯泡7的光反射到前方的反射镜8由固定螺钉9、9固定在基座4的凸起部10上,同时,在该反射镜8的中心部设有保持灯泡7的灯座11。在灯座11的底部设有压缩螺旋弹簧12,使接触器14弹性接触于插入该灯座11的灯泡7的后端的端子13上。前述透镜5以固定螺钉15固定在基座4上。在前述接触器14上连接着软电线16。
灯器6通过支承腕即支撑17被保持于车身18(构成车身一部分的板状构件)上。支撑17整体上呈筒状,其一端直径变小,以适应基座4的开口,该端插进基座4内。另外,在支撑17的靠灯器6一侧埋设有安装板19,借着用固定螺钉21将该安装板19固定在形成于基座4上的凸起部20上,而将支撑17结合于灯器6。前述软电线16贯穿结合固定于基座4的槽中的衬套22,通过支撑17的中空部分而引出到车身18侧。
支撑17的另一端则借助使其沿着车身18一侧的外周形成的槽23与穿设于车身18上的灯器安装孔18a相结合而被固定于车身18上。因为支撑17嵌入前述车身18的孔18a中、为了能缓和行进中的振动与冲击,该支撑17最好用橡胶等弹性材料来制作。
虽然支撑17借助前述槽23与孔18a相结合而固定在车身18上,但最好再另外施加加强措施,以便能耐受外部来的强力。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加强用的金属零件,即,将固定构件24嵌入支撑17的内面,以阻止由外力引起的支撑17端部的变形。
固定构件24具有筒状部24a和从该筒状部24a向外周方向伸出的凸缘24b。筒状部24a与支撑17内面的尺寸精度最好设有嵌入支撑17的筒状部24a的外周面推压支撑17的内面,并使车身18的孔18a与筒状部24a外周面夹持着的支撑17的部分被压缩的过盈量。如果这样,固定构件24的外周面与支撑17的内面、以及车身18的孔18a与支撑17的槽23紧密相接,可将支撑17可靠地保持在车身18上。
在筒状部24a上形成着矩形孔25,使支撑17的内面上所形成的突起部26与该孔25结合,可防止固定构件24从支撑17脱出来(可参照图1的C-C剖面图(图14))。但,该突起部26与结合孔25并非必须有,也可以对应必要的强度进行适当的设计。
前述凸缘24b也是为了当作用更强大的外力使支撑17从车身18强行拉开时支撑17能耐受着这种拉力而设的。而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即使省去该凸缘24b强度也确保足够。
图2是固定构件24的正视图,即从灯器6一侧看的图。固定构件24的凸缘24b具有与支撑17的外形(见图3)大致相同的翼断面形状。
图3是支撑17的正视图,即从车身18一侧看的图。支撑17有翼断面形状的外形;中空部即贯穿孔17a提供了前述软电线16可以很容易贯穿的足够的空间。偏靠前述中空部17a的边缘形成着隔圈27。该隔圈27在支撑17与基座4固定时夹在前述止动螺钉21与凸起部20之间起垫圈作用。图3中虚线部分示出了前述槽23的轮廓。
图4是表示设于车身18上的结合孔即灯器安装孔18a的形状的图,该结合孔18a与前述槽23(见图3)相适配。
下边来说明用于将固定构件24结合固定于支撑17的内面上的机构的变形例。图5是表示以销子将固定构件24结合固定于支撑17上的示例的方向指示器的要部剖面图。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这里,支撑17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在嵌插于支撑17端部上的固定构件24上形成着销结合固定孔28,而在支撑17上形成着销导向孔29、29。将销30的两只销腿从支撑17的外面插入销导向孔29、29中,在销30的腿上形成的弯曲部的凹部结合于固定构件24的销结合固定孔28上并在此被定位。
销结合固定孔28的长度L做得要比销30的2根腿的外侧间距S要稍小,由此,在销30插入图示位置的状态下,前述间距S比自由状态狭。从而,依靠支撑17所具有的弹性,销30被推压于销结合固定孔28上,可确实保持该销30于规定位置。
在图6的示例中,使销30的腿弯曲形成的凹部是位于销的外侧,但,如该凹部处在内侧,换言之,也可以朝向销30的外侧形成凸部地决定销30的形状。这时,前述销结合固定孔28的长度L与销30的间距S一样,前述凸部与销结合固定孔28相卡合。
下边来说明用于将固定构件24结合固定于支撑17内面上的机构的另一变形例。图7是示出以螺钉将固定构件24结合固定于支撑17上的例子的方向指示器的要部剖面图。图8是图7的B-B剖面图。在固定构件24上形成着适应自攻螺钉31的孔32,同时,在支撑17上形成着对自攻螺钉31进行导向的导向孔33。由于这样构成,即可由自攻螺钉31将固定构件24固定在支撑17上。
另外,也可以以阶梯螺钉代替自攻螺钉31固定固定构件24。如图15所示,对固定构件24进行内缘翻边,并在此形成内螺纹,拧进阶梯螺钉31a而将固定构件24固定于支撑17上。
上述2个变形例,与图1中说明的实施例相比,需要插入销子、或以自攻螺钉进行固定的操作;但是,这些只需以螺丝刀等简单的工具即可完成,有着可更进一步可靠地将固定构件24固定到支撑17上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17形成为翼断面形状,但也不限于此剖面形状,比如,圆形、矩形也可以。在剖面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为了使支撑不对车身转动,当然要采取限制转动的措施。例如,在与车身18相结合的支撑的槽(图1中以符号23表示)中设置突起;另一方面,在车身18一侧形成与此突起相对应的槽即可。
另外,通过将固定构件24的筒状部分与支撑17结合而将固定构件24可靠地保持于支撑17上,但以固定构件24的凸缘24b来实现与支撑17的相结合也可以。图11即是表示以凸缘24b来实现与支撑17相结合的示例。在固定构件24的凸缘24b上设有结合孔24c;在支撑17的端面上设有嵌插入该结合孔24c中的突起部17a。突起部17a的前端设有其直径比结合孔24c稍大的头部,该突起部17a一旦嵌插入结合孔24c中的话,前述头部即可勾挂于结合孔24c,使得固定构件24与支撑17之间不易分离。
从以上说明即可清楚,如依权利要求1之发明,在将其外周槽结合于车身板状构件安装孔内周上地组装支承腕之后,仅将固定构件嵌与支承腕的开口相嵌合即可完成灯器的安装。从而,可以简化嵌入成型用于安装的零件等的复杂的工序。另外,与以螺钉、螺母将支承腕固定于车身侧不同,没有螺母等壁厚零件突出于车身内侧。由于支承腕可具有确保支承腕的必要强度的壁厚,故可加大支承腕的贯穿直径。从而,车身侧的安装孔也可加大直径,因此,可以缓和应力集中,同时利用贯穿孔的螺钉固定与穿软电线等操作也变得容易。
如依权利要求2之发明,由于可以用固定构件的凸缘或筒状部广泛地支承支承腕与车身侧安装孔的接触部可确保更加稳定的安装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两轮车的灯装置,它具有收容灯泡的灯器、和用以将前述灯器固定到车身板状构件上的支承腕,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承腕为具有贯穿孔的筒状,并具有形成于前述板状构件安装侧外周上的、与设置在前述板状构件上的灯器安装孔的内周相结合的结合槽;并且具备至少有嵌合于前述支承腕的前述板状构件安装侧端部开口中的筒状部的固定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机动两轮车灯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固定构件筒状部上形成着凸缘,同时,在前述筒状部与凸缘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结合孔;在前述支承腕上形成着与前述结合孔结合的突起部。
全文摘要
为简化灯器对车身的安装构造,通过弹性材料构成的支承腕将收容了灯泡的灯器安装于车身上。支承腕外周有槽,该槽与车身的安装孔结合,将支承腕保持于车身上。并且,将用于以沟的一部分从内周支承支承腕的固定构件嵌合于支承腕的内面上。由该固定构件可得到更加可靠的支承。为使固定构件不从支承腕上脱落下来,使固定构件的孔与支承腕的突起相结合。
文档编号B62J6/00GK1255443SQ9912488
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7日
发明者近藤彻也, 山本隆雄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