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折叠式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486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轮折叠式拖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折叠式拖车,包括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和联接机构;前车架组件包括前载物架、前车轮组件、前挡板和拉杆;后车架组件包括后载物架、后车轮组件、后挡板和连接件;联接机构包括两个前联接杆、定位轮、两个后联接杆、联接凸板、轴杆、环形挡台、螺纹弹簧、以及联接螺栓组件;各定位轮的边缘上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弧线状定位缺口,各环形挡台在随着轴杆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嵌入或移出相应一个定位缺口中;所述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可绕联接螺栓组件转动180度后叠合。本发明能够折叠,便于携带。
【专利说明】
一种四轮折叠式拖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拖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轮折叠式拖车。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在购物搬运物品时经常使用到四轮拖车,能为使用者节省力气,但目前四轮拖车体积普遍较大,不能折叠收拢,携带不便,存放时占用空间也很大。
[0003]专利文献CN202186404U公开了一种折叠行李车,该车包括可伸缩的车架,其下部设有与行李车承载底板相铰接的圆柱形推拉杆,所述圆柱形推拉杆上部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下端面设有第一螺旋导引面;承载底板折叠后与车架贴合,其展开后与车架垂直设置,用于承载行李;承载底板与车架连接一侧设有与所述承载底板固定连接的车轮竖直行程控制件;车轮支架具有与所述圆柱形推拉杆适配套接的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导引面相适配的第二螺旋导引面,第二环形槽内固定落座一旋转扭力弹簧;推拉杆竖直穿设于第二环形槽中,推拉杆下部的轴孔套接在车轮竖直行程控制件的轴中;承载底板展开时,所述车轮竖直形成控制件对第二环形槽形成顶推,在所述第一螺旋导引面和第二螺旋导引面的共同作用下导引车轮竖直上移并向两侧外旋展开,承载底板折叠时,车轮在所述旋转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内旋回收同时竖直下移;折叠后的车轮轮沿凸出于折叠后的承载底板底沿。
[0004]该专利文献详细描述了折叠式车轮的详细机构及工作原理,但是该种折叠行李车由于是只有两轮的推拉车,承载力度较小,不能广泛用于工厂车间中使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折叠,从而便于携带的四轮折叠式拖车。
[0006]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轮折叠式拖车,包括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和用于联接前车架组件及后车架组件的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车架组件包括前载物架、两个前车轮组件、设置在前载物架前端的前挡板和设置在前挡板上的拉杆;后车架组件包括后载物架、两个后车轮组件、设置在后载物架后端的后挡板以及用于连接后挡板和后载物架的两个连接件;联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前载物架后端的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前联接杆、固定设置在各前联接杆上的定位轮、设置在后载物架前端的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后联接杆、固定设置在各后联接杆上的联接凸板、贯穿两后联接杆并可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轴杆、固定设置在轴杆上的两个环形挡台、用于为轴杆提供复位弹力的螺纹弹簧以及用于转动连接各后联接杆和相应一个定位轮的联接螺栓组件;各定位轮的边缘上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弧线状定位缺口,各环形挡台在随着轴杆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嵌入或移出相应一个定位缺口中;所述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可绕联接螺栓组件转动180度后叠合;后载物架后端的左右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向后突出的后滑柱,各后滑柱上设有环形后限位挡台,各后限位挡台的后端设有多个后限位齿槽;各后滑柱的后端设有后销孔;各连接件的前端设有第一枢接孔、后收拢抵接面、后展开抵接面以及连接后收拢抵接面和后展开抵接面的后弧形过渡面;各连接件与相应一个后滑柱通过穿过第一枢接孔和后销孔的销轴转动连接,第一枢接孔的中心轴线与后展开抵接面的距离大于该中心轴线与后收拢抵接面的距离;各后展开抵接面平行于后挡板所在平面,各后收拢抵接面垂直于后挡板所在平面;各连接件的后端设有用于与后挡板转动连接的第二枢接孔、收拢承力面和展开承力面,收拢承力面位于第二枢接孔远离第一枢接孔的一侧,展开承力面位于第二枢接孔接近第一枢接孔的一侧;各后车轮组件包括具有后套管的后轮架、后扭簧和转动设置在后轮架上的后车轮;各后套管的前端设有与各后限位齿槽相配合的后限位凸齿;后套管套设在相应一个后滑柱上,后扭簧套设在相应的后滑柱上,并位于后套管之内;后挡板设有两个后连接凸台,各后连接凸台上设有后轴孔和沿后载物架横向方向外凸的承力凸板;各后连接凸台和相应一个连接件通过穿过后轴孔和第二枢接孔的销轴转动连接;承力凸板在随着后连接凸台绕第二枢接孔转动的过程中,可抵接在连接件的收拢承力面和展开承力面上,进而带动连接件转动;外力推动后挡板绕后轴孔向后转动,直至承力凸板抵接在连接件的展开承力面上,此时后挡板上表面与后载物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连接件的展开承力面的限位作用下,可防止后挡板继续向后转动;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叠合后,前载物架的底表面邻接后载物架的底表面设置。
[0007]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把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展开使用,在存放时,可以把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折叠至叠合状态,缩小占地面积,具有便于携带和存放的优点;另夕卜,本发明在在折叠和展开后,可以依靠螺纹弹簧的弹力,带动轴杆及环形挡台自动复位,嵌入定位轮上相应的一个定位缺口中,从而锁定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具有使用较为便利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拖车中前车架组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前车架组件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前车架组件的一种侧视图;
图5是2所示前车架组件中前挡板的一种侧视图;
图6是图2所示前车架组件的一种爆炸图;
图7是图3所示前车架组件的一种爆炸图;
图8是图1所示拖车中后车架组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后车架组件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后车架组件的一种侧视图;
图11是图8所示后车架组件的一种爆炸图;
图12是图9所示后车架组件的一种爆炸图;
图13是本发明处于展平状态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拖车中后挡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处于初步折叠状态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后挡板与连接件的一种爆炸图;
图17是图15所示拖车的一种侧视图; 图18是本发明中联接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拖车的一种侧视图。
[0009]附图所示标记为:前车架组件I,前载物架11,前滑柱111,前限位挡台112,前限位齿槽113,前销孔114,前车轮组件12,前套管121,前轮架122,前扭簧123,前车轮124,前限位凸齿125,前挡板13,前连接凸台131,前轴孔132,前收拢抵接面133,前展开抵接面134,前弧形过渡面135,转动连接部136,卡板137,拉杆14,后车架组件2,后载物架21,后滑柱211,后限位挡台212,后限位齿槽213,后销孔214,后车轮组件22,后套管221,后轮架222,后扭簧223,后车轮224,后限位凸齿225,后挡板23,后连接凸台231,后轴孔232,承力凸板233,连接件24,第一枢接孔241,后收拢抵接面242,后展开抵接面243,后弧形过渡面244,第二枢接孔245,收拢承力面246,展开承力面247,联接机构3,前联接杆31,定位轮32,定位缺口 321,后联接杆33,联接凸板34,轴杆35,环形挡台36,螺纹弹簧37,联接螺栓组件38,销轴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四轮折叠式拖车,包括前车架组件1、后车架组件2和用于联接前车架组件及后车架组件的联接机构3。
[0011]本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具体结构见图1至图12,所述前车架组件包括前载物架U、两个前车轮组件12、设置在前载物架前端的前挡板13、和设置在前挡板上的拉杆14;前载物架前端的左右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向前突出的前滑柱111,各前滑柱上设有环形前限位挡台112,各前限位挡台的前端设有多个前限位齿槽113;各前滑柱的前端设有前销孔114;各前车轮组件包括具有前套管121的前轮架122、前扭簧123和转动设置在前轮架上的前车轮124 ;各前套管的后端设有与各前限位齿槽相配合的前限位凸齿125;前套管套设在相应一个前滑柱上,前扭簧套设在相应的前滑柱上,并位于前套管之内;前挡板上设有两个前连接凸台131,各前连接凸台上设有前轴孔132、前收拢抵接面133、前展开抵接面134、以及连接前收拢抵接面和前展开抵接面的前弧形过渡面135;见图5所示,前轴孔的中心轴线与前展开抵接面的距离a大于该中心轴线与前收拢抵接面的距离b;各前连接凸台通过穿过前轴孔和相应一个前销孔的销轴100与前滑柱转动连接;各前展开抵接面平行于前挡板所在平面,各收拢抵接面垂直于前挡板所在平面。
[0012]后车架组件包括后载物架21、两个后车轮组件22、设置在后载物架后端的后挡板
23、和用于连接后挡板和后载物架的两个连接件24。
[0013]后载物架后端的左右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向后突出的后滑柱211,各后滑柱上设有环形后限位挡台212,各后限位挡台的后端设有多个后限位齿槽213;各后滑柱的后端设有后销孔214;
各连接件的前端设有第一枢接孔241、后收拢抵接面242、后展开抵接面243、以及连接后收拢抵接面和后展开抵接面的后弧形过渡面244;各连接件与相应一个后滑柱通过穿过第一枢接孔和后销孔214的销轴100转动连接,第一枢接孔的中心轴线与后展开抵接面的距离大于该中心轴线与后收拢抵接面的距离;各后展开抵接面平行于后挡板所在平面,各后收拢抵接面垂直于后挡板所在平面;各连接件的后端设有用于与后挡板转动连接的第二枢接孔245、收拢承力面246、和展开承力面247,收拢承力面位于第二枢接孔远离第一枢接孔的一侧,展开承力面位于第二枢接孔接近第一枢接孔的一侧;各后车轮组件包括具有后套管221的后轮架222、后扭簧223和转动设置在后轮架上的后车轮224;各后套管的前端设有与各后限位齿槽相配合的后限位凸齿225;后套管套设在相应一个后滑柱上,后扭簧套设在相应的后滑柱上,并位于后套管之内;后挡板设有两个后连接凸台231,各后连接凸台上设有后轴孔232和沿后载物架横向方向外凸的承力凸板233;各后连接凸台和相应一个连接件通过穿过后轴孔和第二枢接孔的销轴100转动连接;承力凸板在随着后连接凸台绕第二枢接孔转动的过程中,可抵接在连接件的收拢承力面和展开承力面上,进而带动连接件转动。
[0014]见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联接机构3包括设置在前载物架后端的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前联接杆31、固定设置在各前联接杆上的定位轮32、设置在后载物架前端的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后联接杆33、固定设置在各后联接杆上的联接凸板34、贯穿两后联接杆并可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轴杆35、固定设置在轴杆上的两个环形挡台36、用于为轴杆提供复位弹力的螺纹弹簧37、以及用于转动连接各后联接杆和相应一个定位轮的联接螺栓组件38;各定位轮的边缘上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弧线状定位缺口 321,各环形挡台在随着轴杆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嵌入或移出相应一个定位缺口中;所述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可绕联接螺栓组件38转动180度后叠合。
[0015]本实施例中,前挡板接近前连接凸台的一端设有具有销孔的转动连接部136,前挡板远离前连接凸台的一端设有凸出的两卡板137;拉杆的底部与前挡板的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拉杆的中部可夹接在两卡板之间。在具体实践中,也可把拉杆固定设置在前挡板上。
[0016]本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时,见图1至图12所示,前载物架和后载物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前载物架和后载物架通过联接机构联接,并由定位轮嵌入相应的定位轮的定位缺口中将两者锁固。此时在前车架组件中,前挡板垂直于前载物架,前限位挡台上的前展开抵接面131平行于前挡板所在平面,并抵接在前套管121的前端面上,同时也使得前套管后端的各前限位凸齿嵌置在相应的前限位齿槽中,前限位齿槽从而对前套管具有限制转动效果,使得此时的前车轮垂直于前载物架所在平面,可以滚动以实现正常拖行。后车架组件中,后挡板垂直于后载物架所在平面,且后连接凸台的承力凸板233抵接在连接件的收拢承力面246上,该收拢承力面在该状态下,可以防止后挡板继续向前转动;各连接件中的后展开抵接面243平行于后挡板所在平面,并抵接在相应的后套管的后端面上,使得后套管前端的各后限位凸齿嵌置在后限位齿槽中,后限位齿槽从而对后套管具有限制转动效果,使得此时的后车轮垂直于后载物架所在平面,可以滚动以实现正常拖行。
[0017]本实施例处于展平状态的具体结构见图13至图14所示,在图1所示展开状态下,外力推动后挡板绕后轴孔向后转动,直至承力凸板233抵接在连接件的展开承力面247上,此时后挡板上表面与后载物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连接件的展开承力面247的限位作用下,可防止后挡板继续向后转动;这种结构可以把后挡板也作为载物板使用,有效增加拖车的承载面积。
[0018]本实施例处于初步折叠状态的具体结构见图15至图17所示,在图1所示展开状态下,外力向前推动后挡板,由于后挡板上的承力凸板233抵接在连接件的收拢承力面246上,从而带动连接件绕第一枢接孔241向前转动,直至后收拢抵接面242垂直于后载物架所在平面并抵接在后套管的后端面上,由于第一枢接孔的中心轴线与后展开抵接面的距离大于该中心轴线与后收拢抵接面的距离,使得后套管在连接件的转动过程中,会在后扭簧223的弹力作用下,向后滑移一定距离,使得后限位凸齿从相应的后限位齿槽中移出,由于后限位齿槽不再对后套管具有限制转动效果,所以后套管会在后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带动后轮架222及后车轮224转动一定角度后抵接在后载物架的底表面上。另外,在图1所示展开状态下,外力向后推动前挡板,带动前连接凸台131绕前轴孔132向后转动,直至前收拢抵接面133抵接在前套管的前端面上,由于前轴孔的中心轴线与前展开抵接面的距离a大于该中心轴线与前收拢抵接面的距离b,所以在后挡板的向后转动过程中,前套管会向前滑移一定距离,使得前限位凸齿从相应的前限位齿槽中移出,由于前限位齿槽不在对前套管具有限制转动效果,所以前套管会在前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带动前轮架及前车轮转动一定角度会抵接在前载物架的底表面上。
[0019]本实施例处于完全折叠状态的具体结构见图19至图20所示,在图15所示初步折叠状态下,按压轴杆35,使得轴杆克服螺纹弹簧37的复位弹力并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固定在轴杆上的环形挡台从相应的一个定位缺口321中移出,从而可以折叠载物架和后载物架,当把前载物架或后载物架转动180度使得两者叠合时,也即使得前车架组件的底表面邻接后车架组件的底表面后,松开轴杆,轴杆在螺纹弹簧37的复位弹力下移动并复位,使得环形挡台再次嵌入相应的另一个定位缺口 321中,锁定前载物架和后载物架,使得两者不会自己分开。
[0020]另外,本实施例还具有一个特色,就是当联接螺栓组件38拆下后,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均可独立成为两轮折叠式拖车;对于前车架组件而言,拉杆继续作为拖行握持杆,前载物架继续作为载物架;但是对于后车架组件而言,是以后车架组件中的轴杆作为拖行握持杆,后挡板作为载物板。
[0021]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四轮折叠式拖车,包括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和用于联接前车架组件及后车架组件的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车架组件包括前载物架、两个前车轮组件、设置在前载物架前端的前挡板和设置在前挡板上的拉杆;后车架组件包括后载物架、两个后车轮组件、设置在后载物架后端的后挡板以及用于连接后挡板和后载物架的两个连接件;联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前载物架后端的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前联接杆、固定设置在各前联接杆上的定位轮、设置在后载物架前端的左右两侧端的两个后联接杆、固定设置在各后联接杆上的联接凸板、贯穿两后联接杆并可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轴杆、固定设置在轴杆上的两个环形挡台、用于为轴杆提供复位弹力的螺纹弹簧以及用于转动连接各后联接杆和相应一个定位轮的联接螺栓组件;各定位轮的边缘上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弧线状定位缺口,各环形挡台在随着轴杆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嵌入或移出相应一个定位缺口中;所述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可绕联接螺栓组件转动180度后叠合;后载物架后端的左右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向后突出的后滑柱,各后滑柱上设有环形后限位挡台,各后限位挡台的后端设有多个后限位齿槽;各后滑柱的后端设有后销孔;各连接件的前端设有第一枢接孔、后收拢抵接面、后展开抵接面以及连接后收拢抵接面和后展开抵接面的后弧形过渡面;各连接件与相应一个后滑柱通过穿过第一枢接孔和后销孔的销轴转动连接,第一枢接孔的中心轴线与后展开抵接面的距离大于该中心轴线与后收拢抵接面的距离;各后展开抵接面平行于后挡板所在平面,各后收拢抵接面垂直于后挡板所在平面;各连接件的后端设有用于与后挡板转动连接的第二枢接孔、收拢承力面和展开承力面,收拢承力面位于第二枢接孔远离第一枢接孔的一侧,展开承力面位于第二枢接孔接近第一枢接孔的一侧;各后车轮组件包括具有后套管的后轮架、后扭簧和转动设置在后轮架上的后车轮;各后套管的前端设有与各后限位齿槽相配合的后限位凸齿;后套管套设在相应一个后滑柱上,后扭簧套设在相应的后滑柱上,并位于后套管之内;后挡板设有两个后连接凸台,各后连接凸台上设有后轴孔和沿后载物架横向方向外凸的承力凸板;各后连接凸台和相应一个连接件通过穿过后轴孔和第二枢接孔的销轴转动连接;承力凸板在随着后连接凸台绕第二枢接孔转动的过程中,可抵接在连接件的收拢承力面和展开承力面上,进而带动连接件转动;外力推动后挡板绕后轴孔向后转动,直至承力凸板抵接在连接件的展开承力面上,此时后挡板上表面与后载物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连接件的展开承力面的限位作用下,可防止后挡板继续向后转动;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叠合后,前载物架的底表面邻接后载物架的底表面设置。
【文档编号】B62B3/02GK105882705SQ201610329048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赵牧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