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8905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些事故中客车侧翻是最为严重的交通事故种类之一,往往会造成众多人员伤亡。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客车侧翻造成众多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很多是由于车身骨架的强度和刚度不够,侵入了乘客的生存空间而引起的。因此,国家标准也对客车侧翻后生存空间做了规定,在标准GB/T 17578中规定,图4中的车内梯形框线B所表示的为客车的生存空间,当客车在Ll=800_高的实验台上侧翻,客车的变形不能侵占生存空间。
[0003]目前,基于车身造型以及车内大视野的需求,客车侧窗也是越做越大。从图5所示的现有的客车侧围骨架视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客车而言,侧围骨架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车窗处,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根窗立柱连接。然而当客车侧翻时最先着地的就是侧窗立柱,变形最大的也是窗立柱,对车内生存空间侵占最严重的也是侧窗区域。因此,为了避免客车侧翻时侧窗立柱侵占车内生存空间,设计实现一种应用于客车侧窗的客车防侧翻加强装置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该加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客车发生侧翻事故时,能够避免客车侧窗侵占车内生存空间,提高客车的安全系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包括纵向连接板、对称设置在纵向连接板上端前后两侧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
[0007]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折弯相连的第一加强部和与第一加强部下端外侧相连的第二加强部;
[0008]所述纵向连接板的内壁,其中上部与侧窗立柱的正面紧密配合,其中下部与侧窗下纵梁的正面紧密配合;所述第一加强板,其第一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立柱的前侧面紧密配合,其第二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下纵梁的顶面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加强板,其第一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立柱的后侧面紧密配合,其第二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下纵梁的顶面紧密配入口 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加强部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连接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采用不锈钢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分别与纵向连接板焊接相连。
[0013]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连接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焊接在侧窗立柱与侧窗下纵梁上。
[001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客车侧窗立柱和侧窗下纵梁的连接处增加了客车侧翻保护装置,能够在客车发生侧翻时,有效减小车身骨架的变形,避免客车侧窗侵占车内生存空间,提高客车的被动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通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客车车身骨架上。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是客车侧翻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现有技术中客车侧翻试验示意图;
[0019]图5是现有技术中客车侧围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
[0021]1、客车侧翻保护装置,2、侧窗立柱,3、侧窗下纵梁,11、纵向连接板,12、第二加强板,13、第一加强板,14、12、第一加强板,13、第二加强板,14、第一连接孔,15、第一加强部,16、第二加强部,17、第二连接孔,18、第三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包括纵向连接板11、对称设置在纵向连接板11上端前后(该前后是相对于客车的行驶方向而言的,客车前进方向为前端,客车后退方向为后端)两侧的第一加强板12和第二加强板13。所述第一加强板12与第二加强板13分别与纵向连接板11焊接相连。所述纵向连接板11上开设有自上向下均匀设置的3个第一连接孔14。所述纵向连接板11、第一加强板12和第二加强板13均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增加纵向连接板与侧窗立柱、侧窗下纵梁之间的焊接连接面积,增加连接强度。
[0024]所述第一加强板12和第二加强板1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折弯相连的第一加强部15和与第一加强部15下端外侧相连的第二加强部16。所述第一加强部15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7,所述第二加强部16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8。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增加第一加强板与侧窗立柱、侧窗下纵梁之间的焊接连接面积,增加连接强度。所述第三连接孔,用于增加第二加强板与侧窗立柱、侧窗下纵梁之间的焊接连接面积,增加连接强度。
[0025]所述纵向连接板11的内壁,其中上部与侧窗立柱2的正面紧密配合,其中下部与侧窗下纵梁3的正面紧密配合。所述第一加强板12,其第一加强部的内壁焊接在侧窗立柱2的前侧面上,其第二加强部的内壁焊接在侧窗下纵梁3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加强板13,其第一加强部的内壁焊接在侧窗立柱2的后侧面上,其第二加强部的内壁焊接在侧窗下纵梁3的顶面上。
[00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27]根据客车侧翻试验结果可知,侧窗立柱的应变从下往上逐渐增大,因此,当客车发生侧翻时,应力最大的地方是在侧窗立柱与侧窗下纵梁的连接处。对同一连续受力的结构件来讲,应变大的区域则应力小,应变小的区域则应力大,而对于生存空间的破坏力度取决于应力大小。若要减小侧窗上部的应变,则需增加侧窗立柱下部与侧窗下纵梁连接处的强度,以减小该连接处的应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客车侧窗立柱和侧窗下纵梁的连接处增加了客车侧翻保护装置,能够在客车发生侧翻时,有效减小车身骨架的变形,避免客车侧窗侵占车内生存空间,提高客车的被动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通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客车车身骨架上。
[002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连接板、对称设置在纵向连接板上端前后两侧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 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折弯相连的第一加强部和与第一加强部下端外侧相连的第二加强部; 所述纵向连接板的内壁,其中上部与侧窗立柱的正面紧密配合,其中下部与侧窗下纵梁的正面紧密配合;所述第一加强板,其第一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立柱的前侧面紧密配合,其第二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下纵梁的顶面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加强板,其第一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立柱的后侧面紧密配合,其第二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下纵梁的顶面紧密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加强部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采用不锈钢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分别与纵向连接板焊接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焊接在侧窗立柱与侧窗下纵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侧翻保护装置,包括纵向连接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折弯相连的第一加强部和与第一加强部下端外侧相连的第二加强部。纵向连接板的内壁,其中上部与侧窗立柱的正面紧密配合,其中下部与侧窗下纵梁的正面紧密配合。第一加强板,其第一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立柱的前侧面紧密配合,其第二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下纵梁的顶面紧密配合。第二加强板,其第一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立柱的后侧面紧密配合,其第二加强部的内壁与侧窗下纵梁的顶面紧密配合。该装置能够在客车发生侧翻事故时,能够避免客车侧窗侵占车内生存空间,提高客车的安全系数。
【IPC分类】B62D25/00
【公开号】CN204998617
【申请号】CN201520744576
【发明人】熊成林, 王孝来, 史小红, 严伟, 汪俭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