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943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包括呈矩形的车身箱体,矩形上方的前、后两角削除,呈缺角;前车轮配置在呈八字形的前车架的一端,前车架的另一端转动固定于车身箱体前部,上下居中的位置;所述八字形的前车架一端反向延伸,转动配置有丁字形车把;后车轮配置在后车杆的一端,后车杆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车身箱体后部,上下居中的位置;在车身箱体底部后下角配置有二只小滑轮,供拖拉使用;在矩形的车身箱体上方前缺角处配置可伸缩的拉杆,在矩形的车身箱体上方后缺角处的上顶配置可转动坐垫;上述所有转动均在可转动和在某一位置可固定的两状态;所述拉杆箱电动车有两状态,即骑行状态和折叠状态。
【专利说明】
_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
【背景技术】
[0002]现今,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使城市面积不断外延,人们上班上学的距离也在不断变远,私家车急剧增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大气污染严重、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于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私家车过多导致城市拥堵等诸多问题。因此,人们对于便于携带、轻巧美观;最好能带上公交地铁;价格合适,适合普通人;防盗防偷的电动车关注度逐渐呈上升趋势,当我们选择公共交通到达车站后,距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如果选择徒步行走未免太浪费时间,所以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也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已有的电动折叠车,一般都采用一级或二级折叠方式,大部分以车架大梁折叠为主,这样的折叠方式。折叠后体积是缩小了,但是外形不规则,如果要做成箱式,势必要另外配一个箱子,把车子折叠后装进箱体内,但箱子的自身结构不能充分利用,而且箱体如何携带将成为一个难题。市场上的折叠电动车存在无法在公路上舒适地骑行、转弯稳定性不理想、裸露部件多不方便随身携带、加工工艺繁复售价高昂、整体外形不够美观不符合一般人的审美观念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
[0006]包括呈矩形的车身箱体,矩形上方的前、后两角削除,呈缺角;
[0007]前车轮配置在呈八字形的前车架的一端,前车架的另一端转动固定于车身箱体前部,上下居中的位置;
[0008]所述八字形的前车架一端反向延伸,转动配置有丁字形车把;
[0009]后车轮配置在后车杆的一端,后车杆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车身箱体后部,上下居中的位置;
[0010]在车身箱体底部后下角配置有二只小滑轮,供拖拉使用;
[0011]在矩形的车身箱体上方前缺角处配置可伸缩的拉杆,在矩形的车身箱体上方后缺角处的上顶配置可转动坐垫;
[0012]上述所有转动均在可转动和在某一位置可固定的两状态;
[0013]所述拉杆箱电动车有两状态,即骑行状态和折叠状态;
[0014]所述骑行状态;
[0015]所述前车轮与后车轮呈展开状态,支撑地面,所述丁字形车把斜向上支起,所述坐垫向后翻开,呈水平状,所述拉杆伸缩至车身箱体内;
[0016]所述折叠状态;
[0017]所述前车轮折入矩形车身箱体的后半部分,所述后车轮折入矩形车身箱体的前半部分内,所述丁字形车把折入矩形车身箱体的底部,所述坐垫折入车身箱体的上平面内,所述拉杆拉伸出车身箱体外。
[0018]在上述结构中,所述丁字形车把横向和竖向结构都用弹性直套连接,全部使用两段式,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展开时便捷。
[0019]在上述结构中,电动车坐垫,收好时,是车身箱体上盖的三分之一,属于箱体上盖的一部分,与箱体上盖形成一个整体;打开时,与支撑杆、箱体后缺角斜面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杆一键固定于箱体后缺角斜面顶端。这样的结构形成一个稳固的受力体,能承载一个正常人的负载。
[0020]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折叠状态下的车身箱体是原先车子长度的1/2。
[0021]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三段可折叠拉杆箱电动车,其箱体外形为640(长)*340(宽)*200(厚)MM的规格,以一个正常的电动车结构数据为标准,根据人们的下肢长短,上肢的长短与胸之和,决定的车架长度。三级折叠方式,即前轮、后轮和箱体,通过销钉,将各个零部件链接在一起,各个零件之间可以形成相对的转动,从而实现把前轮、后轮收进箱体内。折叠后的箱体是原先车子长度的1/2。当前轮、后轮从箱体内展开时,零件之间转动,使用固定销一键式锁定,并均为重力自锁式,安全方便。这样的折叠设计,为实现箱式结构提供了最大依据,关键是车身的受力结构就是箱体本身,这样的结构是最简捷的一种设计,也是本设计的一个特色。
[0022]整车分为:车架部分、车轮部分、方向部分、动力部分、制动部分,设计特点为箱式车架内包括前轮架、后轮架、坐垫和整个制动系统。
[0023](I)车架规格
[0024]人们的下肢(大腿、小腿、角)的长短,决定车架的高度。上肢(上臂、下臂和手腕)的长短与胸之和,决定车架的长度。本设计以一个正常的电动车结构数据为标准,使三段折叠式机构符合于常规电动自行车的数值。
[0025](2)转向前角
[0026]前叉倾角和前叉翘度的选择。由于前叉倾角和前叉翘度是影响自行车骑行性能的主要参数,直接影响到骑行的稳定性和转向灵活性,还影响轮距的大小和前叉的刚度。考虑到小轮车的特点,参照国内20寸车的前叉倾角在68-71度范围内,前叉翘度为45-70毫米。选择一个小前叉倾角和小前又翘度。较小的前叉倾角和前叉翘度可使自行车的复位力臂增大,提高骑行的稳定性。而小轮车由于轮径小,所以复位力臂也小,前叉倾角,前叉翘度相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转向灵活性,易于躲避障碍。
[0027](3)前后轮轮距。轮距长,有利于直线行驶稳定。一般前后二轮轮距在960MM以上。
[0028]安装于车架后角位置的辅助小轮,成为折叠后箱体的拖轮。箱体的二个轮子,使其能独立支撑站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0029](4)巧妙的坐垫折叠设计,经过简单的折叠变化,能实现电动车的座椅功能为弥补现有的折叠电动车功能较为单一,折叠后使箱盖与坐椅合二为一。
[0030](5)车轮的直径为300毫米,可以无障碍骑行,并舒适安全。
[0031]折叠车在行驶过程中,车架前板叉和车架主板分别固定于前车轮轴和后车轮轴上,人体的重力为其外部载荷,通过销钉连接将力传递到各个零部件上,本车按80kg标准的承载进行分析。根据人机工程学要求:可将人体重力进行分解,车架前管叉分配20%的载荷,车架主板分配80%的载荷,前后端均固定,其余结构为销钉连接。在箱体板件的受力面与前后叉处均为轴承连接,保证了力的传递。
[0032]通过使用钣金板式嵌套式连接,用板式结构件弥补了传统车体采用圆管连接所带来的折叠受力不均匀的缺陷,减少了车体的占用空间,满足人们对自行车轻巧、便捷的需求。
[0033]铝合金是目前最看好的材质,在80年代初期就己经开始被大量运用在自行车制造上,虽然铝合金车架重量轻、延伸性相当好,但应力较集中,所以避震性能稍差。为减少重量而又不损失强度,消除了车架接缝处的潜在断裂处,采用航模直升机结构原理,将主体结构用双体的箱式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的潜在因素,使之受力强度性能更高。
[0034]箱体车架造型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电动车性能、操控性、舒适性等。箱体车架的长短、构成的角度对整车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像。除考虑车架的造型结构尺寸外,尤其应该考虑自行车与人的协调性。主要的基本技术参数有:前管轴线与地面夹角,前后轮中心距,中心离地距离等。只有这些参数均趋于合理,才能保证电动自行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0035]折叠式电动车的动力组成:
[0036]在设计中,所有的电力装置均采用现成市售的电动车装置,以期保证电动车的使用安全和可靠性。
[0037]A.锂电池一是折叠电动车的动力来源,能源载体,用于驱动无刷电动机。采用市售车用锂电池,容量为36V/8AH。
[0038]B.无刷电动机一将锂电池电池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使车轮转动。本车采用驱动轮一体化的后驱动车轮。
[0039]C.控制器一控制锂电池输出电流、电压,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速、即车速。
[0040]D.充电器一给锂电池充电的电器,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并控制其电流和电压充入锂电池贮存起来。
[0041]I).控制器特点
[0042]控制器是控制电机转速的部件,也是电动车电气系统的核心,具有欠压、限流或过流保护功能。智能型控制器还具有多种骑行模式和整车电气部件自检功能。控制器是电动车能量管理与各种控制信号处理的核心部件。
[0043]2.)转把、闸把
[0044]转把、闸把、助力传感器等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部件。转把信号是电动车速度控制信号。闸把信号是当电动车刹车时,闸把内部电子电路输出给控制器的一个电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就会切断对电机的供电,从而实现刹车断电功能。
[004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46]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变折叠方式,将正常直径300毫米的车轮,通过三级折叠方式,藏进箱体内;采用拉杆箱式拖行方式,使携带时省力方便;铝合金结构,箱体为主体与承载结构,充分利用空间,也便于收起放置安全;收放机构方便快捷,各个锁紧单元均为重力自锁式,相互机构关连与自锁;提升了骑行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4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骑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50]1、车身箱体2、前车轮3、后车轮4、车把5、坐垫6、拉杆7、前车架8、后车杆
9、小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5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
[0053]包括呈矩形的车身箱体I,矩形上方的前、后两角削除,呈缺角;
[0054]前车轮2配置在呈八字形的前车架7的一端,前车架7的另一端转动固定于车身箱体I前部,上下居中的位置;
[0055]所述八字形的前车架7—端反向延伸,转动配置有丁字形车把4;
[0056]后车轮3配置在后车杆8的一端,后车杆8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车身箱体I后部,上下居中的位置;
[0057]在车身箱体I底部后下角配置有二只小滑轮9,供拖拉使用;
[0058]在矩形的车身箱体I上方前缺角处配置可伸缩的拉杆6,在矩形的车身箱体I上方后缺角处的上顶配置可转动坐垫5;
[0059]上述所有转动均在可转动和在某一位置可固定的两状态;
[0060]所述拉杆箱电动车有两状态,即骑行状态和折叠状态;
[0061]所述骑行状态;
[0062]所述前车轮2与后车轮3呈展开状态,支撑地面,所述丁字形车把4斜向上支起,所述坐垫5向后翻开,呈水平状,所述拉杆6伸缩至车身箱体I内;
[0063]所述折叠状态;
[0064]所述前车轮2折入矩形车身箱体I的后半部分,所述后车轮3折入矩形车身箱体I的前半部分内,所述丁字形车把4折入矩形车身箱体I的底部,所述坐垫5折入车身箱体I的上平面内,所述拉杆6拉伸出车身箱体I外。
[0065]在上述结构中,所述丁字形车4把横向和竖向结构都用弹性直套连接,全部使用两段式,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展开时便捷。
[0066]在上述结构中,电动车坐垫5,收好时,是车身箱体I上盖的三分之一,属于箱体I上盖的一部分,与箱体I上盖形成一个整体;打开时,与支撑杆、箱体I后缺角斜面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杆一键固定于箱体I后缺角斜面顶端。这样的结构形成一个稳固的受力体,能承载一个正常人的负载。
[006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呈矩形的车身箱体,矩形上方的前、后两角削除,呈缺角; 前车轮配置在呈八字形的前车架的一端,前车架的另一端转动固定于车身箱体前部,上下居中的位置; 所述八字形的前车架一端反向延伸,转动配置有丁字形车把; 后车轮配置在后车杆的一端,后车杆的另一端转动固定在车身箱体后部,上下居中的位置; 在车身箱体底部后下角配置有二只小滑轮,供拖拉使用; 在矩形的车身箱体上方前缺角处配置可伸缩的拉杆,在矩形的车身箱体上方后缺角处的上顶配置可转动坐垫; 上述所有转动均在可转动和在某一位置可固定的两状态; 所述拉杆箱电动车有两状态,即骑行状态和折叠状态; 所述骑行状态; 所述前车轮与后车轮呈展开状态,支撑地面,所述丁字形车把斜向上支起,所述坐垫向后翻开,呈水平状,所述拉杆伸缩至车身箱体内; 所述折叠状态; 所述前车轮折入矩形车身箱体的后半部分,所述后车轮折入矩形车身箱体的前半部分内,所述丁字形车把折入矩形车身箱体的底部,所述坐垫折入车身箱体的上平面内,所述拉杆拉伸出车身箱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丁字形车把横向和竖向结构都用弹性直套连接,全部使用两段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坐垫,收好时,是车身箱体上盖的三分之一,属于箱体上盖的一部分,与箱体上盖形成一个整体;打开时,与支撑杆、箱体后缺角斜面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杆一键固定于箱体后缺角斜面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状态下的车身箱体是原先车子长度的1/2。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5554445SQ201521136956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发明人】许嘉祺
【申请人】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