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深海液压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海中的液压升降台。
背景技术:
深海科学研究试验站、潜艇等设备上一般都携带小型遥控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勘 探作业,控制缆绞车通过缆绳控制小型遥控水下机器人的收放。现有的液压升降台在台面 下方安装有油缸以及多根连接剪叉臂的轴,这样当升降台处于完全回收状态时,其下部没 有安装控制缆绞车的空间,只能将控制缆绞车固定安装在试验站内,控制缆线容易发生缠 绕,需要另外设计张紧装置,导致整套设备十分复杂;如果将控制缆绞车安装在平台上方, 则容易在小型遥控水下机器人回收时与其发生碰撞,影响回收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具有能安装控制 缆绞车空间的深海液压升降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深海液压升降台,包括平台和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 接有叉臂,所述叉臂分别与所述油缸连接,所述叉臂由分布在所述油缸两侧的两组连杆构 成,每组连杆分别由连杆相互铰接成X形状或X组合形状;所述叉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铰 接连接以及通过滑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叉臂为双剪叉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控制缆绞车安装在升降台下部空间,可随升降台一 起提升至舱外,控制缆绳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缠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II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平台1和油缸7,平台1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 双剪叉臂6。每一个双剪叉臂6由分布在油缸7两侧的两组双剪连杆构成,具体结构如下 见图1、图2,其中右端的双剪叉臂6的构成为,油缸7 —侧的连杆601、连杆604在铰点E处 铰接,连杆602、连杆603在铰点C处铰接,连杆601、连杆602在铰点B处铰接,连杆603、 连杆604在铰点D处铰接,上述四根连杆构成双X形状,油缸7的另一侧也有一组由上述四
3根连杆构成的双X形状的双剪连杆。见图1、图5,两组连杆分别在铰点E以及铰点C处分 别通过销轴12相互铰接。见图1、图2,底座9上分别安装有铰支座8以及两根滑杆2。见 图1、图2、图4,油缸7、两根连杆604分别与铰支座8铰接,油缸7设置活塞杆10,活塞杆 10顶部开有销孔(图中未画出),且通过销轴11与两根连杆601在铰点F处相互铰接;见 图3,滑块4与滑杆2套接,连杆603与滑块4左部的圆柱头3铰接;平台1的下部同样安 装有铰支座5以及两根滑杆2,两根连杆601分别与铰支座5铰接,两根连杆602分别通过 滑块4与滑杆2连接。其中左端的双剪叉臂6的构成与上述相同。见图6、图7,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潜艇13内,也可以安装在深海科学研究试验站等 其他深海工作平台。平台1上放置水下机器人14,平台1下部空间安装控制缆绞车15,活 塞杆10处于收缩状态,双剪叉臂6未支起,滑块4处于滑杆2的左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见图8,潜艇13的舱盖16打开,油缸7内的液压油将活塞杆 10顶起,从而使两件左右双剪叉臂6支起,连杆602、连杆603带动滑块4向左滑动,则左右 两件双剪叉臂6整体支起并呈双X形状,平台1也随之上升。由于水下机器人14以及控制 缆绞车15随平台1 一起提升至潜艇13外部,当控制缆绞车15通过缆绳控制水下机器人14 离开平台1工作时,缆绳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缠绕,无需专门设置缆绳的张紧装置。上述实施例中的剪叉臂为双剪叉臂,也可以是单剪叉臂或三剪叉臂等。
权利要求深海液压升降台,包括平台和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剪叉臂,所述剪叉臂分别与所述油缸连接,所述剪叉臂由分布在所述油缸两侧的两组连杆构成,每组连杆分别由连杆相互铰接成X形状或X组合形状;所述剪叉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铰接连接以及通过滑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液压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臂为双剪叉臂。
专利摘要深海液压升降台,包括平台和油缸,平台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双剪叉臂,所述双剪叉臂分别与所述油缸连接,所述双剪叉臂由分布在所述油缸两侧的两组连杆构成,所述每组连杆分别由四根连杆相互铰接成双X形状,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控制缆绞车安装在升降台下部空间,可随升降台一起提升至舱外,控制缆绳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缠绕。
文档编号B63C11/00GK201761635SQ20102024224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
发明者王璇, 赵俊海, 高波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