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110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内河船舶管理上,传统意义上的船岸通讯方式通常采用甚高频(VHF)、电话、电报等方式,仅通过甚高频进行船舶之间通话进行事故管理和协调。但VHF甚高频语音通信系统通信质量、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容量、信号覆盖范围、和功能都具有一定的限制,其实时性和稳定性都不能满足船舶用户、航运管理单位对船岸之间数据传输等业务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的脚步越来越快,数据的共享和传递更加便捷和快速, 基于GSM\CDMA\GPRS网络的高速船岸数据传输是一种船岸数据传送新手段,改变了船岸间传统的船岸通讯方式。但由于CDMA\GPRS网络的不稳定性,船岸之间很难进行准确、快速的信息交流,给船舶的监督管理、水上救助、事故应急处理的造成了不便。同时内河船舶在参与疏浚工程,或枯水期抢险工程时,需要对内河船舶进行协调指挥。往往受到船只及环境水域等因素影响,相关部门人员及专家不能及时现场进行指导,影响事故处理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 能够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高效船岸数据传输,并进行远程指挥决策。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视频会议系统、综合测量系统、巡航监视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四个子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平台进行信息共享、船岸数据传输;所述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上的分会场和设置在岸上的主会场;分会场包括操控主机和与操控主机连接的多媒体设备、会议终端;主会场包括核心MCU和与核心MCU 连接的多媒体设备;所述的网络通信平台为以太网,包括无线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构成的核心节点; 三层交换机连接自动导航系统、巡航监视系统、综合测量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分会场构成内网;无线路由器连接内网和视频会议系统主会场。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综合测量系统包括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纳和双频测深仪。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巡航监视系统包括光电跟踪监视系统指向器、一体化云台摄像机,半球摄像机、巡航监视中心控制主机和巡航监视显示器。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自动导航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所述的服务器包括GPS 模块和AIS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建立了一种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其具有的视频会议功能使得船舶在处理紧急事故中可作为前方临时指挥中心,并邀请专家或相关职能部门在岸端参与会议,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共同讨论,实现远程指挥决策的功能。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员调度而且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为事故处理赢得了时间,
3同时其稳定的无线网络也保证了船岸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快速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分会场连接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视频会议无线网络通讯方式连接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视频会议宽带无线专网方式连接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导航软件功能框图——服务器端。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导航软件功能框图——客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包括视频会议系统、综合测量系统、巡航监视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四个子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平台进行信息共享、船岸数据传输。视频会议系统包括设置在船端监控中心的分会场和设置在岸上的主会场;分会场包括操控主机和与操控主机连接的多媒体设备、会议终端;主会场包括核心MCU和与核心 MCU连接的多媒体设备。针对内河船舶参与相关作业如战枯水抢险作业或疏浚工程作业,都需实时、准确了解现场水文信息。现代航道测量要求能够快速扫测水下地形,迅速准确地提供水下地形图和障碍物的位置和形态,为决策服务。综合测量系统由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纳、双频测深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构成。多波束可进行全覆盖水深测量,获得精确的水深数据,并根据水深变化判断障碍物范围和大小以及江底地形的变化。利用侧扫声纳进行扫测时,获得江底、水体的目标和地形等声图,通过声图判读确定目标的性质、大小、范围和地形的变化,结合浅层剖面仪确定江底底质范围。综合利用多波束水深数据和侧扫声纳声图进行工程测量,从而实现对单一手段探测数据互为印证和补充,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或为远程指挥调度提供更准确的水文信息。巡航监视系统由光电跟踪监视系统指向器、一体化云台摄像机,半球摄像机、巡航监视中心控制主机、巡航监视显示器等设备构成。白天通过高性能彩色电视摄像系统,夜间通过红外线夜视系统对水面上作业船只、水面环境和空中目标等进行全方位观察、监视。此外,光电跟踪监视系统指向器使本船具有手动锁定自动搜索目标功能,实现对特定目标的动态锁定。上述自动导航系统以电子江图为平台,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AIS系统、数据库等技术,在电子江图上实现指挥船自动导航、综合信息可视化监视与管理等功能。自动导航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服务器端包括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文件管理3个模块。系统管理包括操作员管理、登陆信息查询、修改密码、本船静态设置;系统设置包括GPS、AIS串口设置、启动和停止通信、通信状态监视;文件管理包括电子江图导入、历年航道、水文信息导入、船舶管理。客户端主要完成电子江图显示及操作、历史回放、数据通信、短信发送、水深信息查询、外部调用等功能。网络通信平台为以太网,包括无线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构成的核心节点;三层交换机连接自动导航系统、巡航监视系统、综合测量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分会场构成内网;无线路由器连接内网和视频会议系统主会场。网络通信平台基于以太网网络结构,采用路由器、三层交换机作为核心节点,通过路由器实现内/外部网络的对接与互通,通过三层交换机将各个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连接,构建内部网络主体,使得全船各个设备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全船分布多个网络接入点,接入点提供百兆桌面带宽。同时在船端监控中心设置了一套无线路由器,无线线号覆盖现场应急指挥室,以便应急指挥室参会人员利用便携式电脑登陆本船的网络通信平台。图2所示为设在船端监控中心的视频会议分会场各设备连接图,由环绕音响、功放、均衡器、话筒、调音台连接视频会议终端构成音频单元;应急指挥室的摄像头、投影仪、 电子白板分别连接视频会议终端构成视频单元;电子白板通过操控主机与视频会议终端连接。视频会议使用无线网络通讯时,系统采用VPN接入方式。如图3所示,首先岸端 MCU与船端视频终端都需先接入各自局域网;其次船岸两端网络各自部署VPN网关;然后配置VPN网络设备,包括岸端VPN设备配置、船端VPN设备配置、岸端Modem配置、船端出口网关3G路由器配置等。视频会议使用宽带无线专网时,系统拓扑图如图4所示,首先岸端MCU与船端视频终端都需先接入各自局域网;其次船端通过无线装置接入宽带无线专网;然后岸端通过专网终端设备和通信局透传电路,同时配置泰德IP Gff 3510网关实现宽带无线专网与岸端局域网对接。自动导航软件服务器端程序安装在应用服务器上,通过RS-232串口实时采集 GIS、GPS信号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图5所示为服务器端软件功能框图,包括数据通信、数据导入、系统管理三大功能块。数据通信包括GPS通信、AIS通信、无线虚拟网、GPRS通信、 与客户端通信等功能;数据导入包括电子江图导入、水文信息导入、航道信息导入等功能; 系统管理包括系统主控、通信参数设置、故障判断等功能。自动导航软件客户端程序安装在操控主机上,图6所示为客户端软件功能框图, 包括系统管理、数据通信、电子江图、短信平台、外部调用、信息查询6个模块。系统管理用来修改用户口令;数据通信包括服务器设置、连接服务器、挂断连接,提供通信平台;电子江图包括江图管理、江图显示、历史轨迹回放;短信平台包括发送短信、查看短信;外部调用包括外部相关部门实现对客户端调用;信息查询包括水深信息、周边船只信息、航标信息、^K又^[曰息等O上述实施方式,实现了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其具有的视频会议功能使得船舶可作为前方临时指挥中心,提高了船舶在内河指挥管理方面的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视频会议系统、综合测量系统、巡航监视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四个子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平台进行信息共享、船岸数据传输;所述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上的分会场和设置在岸上的主会场;分会场包括操控主机和与操控主机连接的多媒体设备、会议终端;主会场包括核心MCU和与核心MCU连接的多媒体设备;所述的网络通信平台为以太网,包括无线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构成的核心节点;三层交换机连接自动导航系统、巡航监视系统、综合测量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分会场构成内网; 无线路由器连接内网和视频会议系统主会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测量系统包括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纳和双频测深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巡航监视系统包括光电跟踪监视系统指向器、一体化云台摄像机,半球摄像机、巡航监视中心控制主机和巡航监视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导航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所述的服务器包括GPS模块和AIS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河船舶综合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系统、综合测量系统、巡航监视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平台进行信息共享、船岸数据传输;所述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上的分会场和设置在岸上的主会场;分会场包括操控主机和与操控主机连接的多媒体设备、会议终端;主会场包括核心MCU和与核心MCU连接的多媒体设备;所述的网络通信平台为以太网,包括无线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构成的核心节点;三层交换机连接自动导航系统、巡航监视系统、综合测量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分会场构成内网;无线路由器连接内网和视频会议系统主会场。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高效船岸数据传输,并进行远程指挥决策。
文档编号B63B49/00GK202205356SQ20112028326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侯平仁, 高尚, 黄珍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