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喷水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3807阅读:1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喷水推进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喷水推进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也日益发达。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发制造水陆两用汽车,也称为两栖车。水陆两用汽车作为一种既可以在陆地上又可以水中行驶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现有可在水中行走的运输设备包括水陆两用汽车、船等,这些运输设备的驱动方式通常采用螺旋桨驱动方式,螺旋桨驱动方式主要包括桨叶和驱动桨叶旋转的马达,这种传统的螺旋桨驱动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桨叶暴露在水中,水中杂物容易因桨叶高速旋转而卡于桨叶上,导致桨叶卡死,设备无法继续前行。2.桨叶以暴露的方式高速旋转于水中,对于游行在水中的生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喷水推进器,以克服现有螺旋桨驱动存在桨叶容易卡死、安全性不足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喷水推进器,包括至少一喷水组件,上述喷水组件包括内管体、外管体以及驱动装置,上述内管体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插设于外管体且两端延伸至外管体的外部,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形成一空腔,上述外管体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设有喷水口;上述外管体内设有复数个隔板,将空腔分隔成复数个腔室;上述内管体外壁在每个腔室内设有一活塞,将每个腔室分成前室和后室;上述外管体在每个后室靠近隔板的一端侧壁设有至少一进水孔,上述内管体在每个前室靠近活塞的一端侧壁设有至少一朝喷水口倾斜设置的出水孔,每个活塞设有至少一通孔,上述通孔配设有一让水可从后室流至前室的第一单向阀。

进一步,上述进水孔配设有一让水可从外部流至后室的第二单向阀,上述出水孔配设有一让水可从前室流至内管体内的第三单向阀。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上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该船用高速喷水推进器包括复数个上述喷水组件,并且以两个呈竖直排布的喷水组件为一组,构成一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配设有一使两上述液压缸异步运作的电磁阀,以使驱动单元的两喷水组件交替喷水。

作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上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

进一步,上述外管体在每个后室设有复数个沿外管体径向均匀分布的上述进水孔,并且相邻两后室的进水孔之间在外管体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进一步,上述内管体在每个前室设有复数个沿外管体径向均匀分布的上述出水孔,并且相邻两前室的出水孔之间在内管体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上述进水孔设有滤网。

作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上述外管体的外部套设有一滤筒。

进一步,上述活塞的外圆周面设有第一密封圈,上述隔板内圆周面设有第二密封圈。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中,包括至少一喷水组件,上述喷水组件包括内管体、外管体以及驱动装置,内管体可滑动的插设于外管体,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形成一空腔,上述外管体内设有复数个隔板,将空腔分隔成复数个腔室;内管体外壁在每个腔室内设有一活塞,将每个腔室分成前室和后室;外管体在每个后室设有至少一进水孔,并且进水孔配设有第二单向阀;内管体在每个前室设有出水孔,每个活塞设有至少一通孔,并且通孔配设有第一单向阀。使用时,首先通过驱动装置将内管体朝后室方向拉动时,后室空间变小,前室空间变大,后室中的水经第一单向阀流入前室,以使两个空间内的压强保持相等。再通过驱动装置将内管体朝前室方向推送时,前室空间变小,水压变强,由于第一单向阀的阻碍,前室中的水只能从出水孔排出,各前室中的水经出水孔汇集至内管体,并从喷水口中喷出,形成推进的动力;同时后室空间变大,水压变弱,喷水组件外部的水从进水孔填充入后室。可见,通过驱动装置使内管体不断地来回滑动,即可使该喷水组件朝喷水口不断喷水,以形成推进的动力,具有安全性好,不会卡死等优点。

其二、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为液压缸,该船用高速喷水推进器包括复数个上述喷水组件,并且以两个呈竖直排布的喷水组件为一组,构成一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配设有一使两上述液压缸异步运作的电磁阀,以使驱动单元的两喷水组件交替喷水,从而使得一个驱动单元可以实现连续喷水,产生具有连续性的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外管体和内管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内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管体和内管体的剖视图且内管体朝A箭头方向移动,其中箭头方向为水流的运动方向。

图4为外管体和内管体的剖视图且内管体朝B箭头方向移动,其中箭头方向为水流的运动方向。

图5为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且喷水组件a处于喷水状态,其中箭头表示液压缸中液体的流动方向。

图6为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且喷水组件b处于喷水状态,其中箭头表示液压缸中液体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一种船用喷水推进器,包括复数个喷水组件,该喷水组件包括内管体1、外管体2以及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内管体1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插设于外管体2且两端延伸至外管体2的外部。内管体1与外管体2之间形成一空腔3。外管体2的一端与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连接,另一端设有喷水口11;外管体2内设有复数个隔板22,将空腔3分隔成复数个腔室。内管体1外壁在每个腔室内设有一活塞12,将每个腔室分成前室31和后室32。外管体2在每个后室32靠近隔板22的一端侧壁设有至少一进水孔21,并且每个进水孔21配设有一让水可从该喷水组件外部流至后室32的第二单向阀(图中未画出)。内管体1在每个前室31靠近活塞12的一端侧壁设有至少一朝喷水口11倾斜设置的出水孔13,并且每个出水孔13配设有一让水可从前室31流至内管体1内的第三单向阀(图中未画出)。每个活塞12设有至少一通孔121,每个通孔121配设有一让水可从后室32流至前室31的第一单向阀(图中未画出)。

参照图1至图4,上述喷水组件的工作原理:1.首先通过上述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将内管体1沿A方向拉动时,后室32空间变小,水压变强,同时前室31空间变大,水压变弱,后室中的水经通孔121的第一单向阀(图中未画出)流入前室31,同时由于第二单向阀(图中未画出)和第三单向阀(图中未画出)的阻碍,可保证后室32中的水不会经进水孔21流出,喷水口11处的水不会进出水孔13回流至前室31。2.再通过上述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将内管体1沿B方向推送时,前室31空间变小,水压变强,由于通孔121中第一单向阀(图中未画出)的阻碍,前室31中的水只能从出水孔13排出,各前室31中的水经出水孔13汇集至内管体1内,并从喷水口11中喷出,形成推进的动力;同时后室32空间变大,水压变弱,该喷水组件外部的水从进水孔21填充入后室32。可见,通过上述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使内管体1不断地来回滑动,可使复数个腔室中的水流汇集并从喷水口11以间断性的形式高速喷出,形成推进的动力。该喷水组件具有低速驱动形成高速射流的特点,装置水下部分阻力小,工作效率高,对环境友好,安全性好等优点。

参照图5和图6,作为优选方案:上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该船用高速喷水推进器包括复数个上述喷水组件,并且以两个呈竖直排布的喷水组件a和喷水组件b为一组,构成一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配设有一使喷水组件a和喷水组件b异步运作的电磁阀7,以使上述驱动单元的喷水组件a和喷水组件b交替喷水。驱动单元的工作原理:通过电磁铁7使液压缸61和液压缸62中的液体如图5箭头所示方向流动时,由喷水组件a喷出水流,形成动力。通过切换电磁铁7的工作状态使液压缸61和液压缸62中的液体如图6箭头所示方向流动时,由喷水组件b喷出水流,形成动力。可见,电磁铁7可使喷水组件a和喷水组件b交替喷水,以产生连续性的动力。作为另一实施方案,上述驱动装置也可为直线电机。多个上述驱动单元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即可组成高速喷水推进器,供船体使用。

如图1至图4,作为优选方案:外管体2在每个后室32设有复数个沿外管体2径向均匀分布的进水孔21,并且相邻两后室32的进水孔21之间在外管体2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内管体1在每个前室31设有复数个沿外管体1径向均匀分布的出水孔13,并且相邻两前室31的出水孔13之间在内管体1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以使各出水孔13喷水时在内管体1内的各个方位产生相同的动力。作为具体实施方案:每个进水孔21设有滤网(图中未画出),以防止水中杂物堵塞进水孔21。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案:外管体2的外部套设有一滤筒(图中为画出),以过滤水中杂物,防止水中杂物堵塞进水孔21。

参照图3和图4,作为具体实施方案,活塞12的外圆周面设有第一密封圈122,隔板22的内圆周面设有第二密封圈221。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