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6958发布日期:2020-11-25 14:2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充气艇采用的是龙骨、气垫船底及木头尾板,龙骨的上端设置有踩踏板,踩踏板一般采用铝合金、木板、玻璃钢等材料制成,但是充气艇在航行的过程中,遇到转弯或者风浪的情形,人们不断的移动和变换位置,会导致踩踏板的受力不均,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省材料和成本,往往只是设置有一根木头龙骨,但很容易导致木头龙骨对踩踏板的支撑力不均匀,当踩踏板发生略微的倾斜时,人们在风浪中,很容易滑倒。

当踩踏板发生倾斜时,由于踩踏板的两端被充气艇的浮筒支撑住,对踩踏板的平衡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浮筒为软质材料,且内部充气,踩踏板与浮筒之间的摩擦力也相应增加,严重的话,会造成浮筒的磨损和破坏。因此,为了避免人们在踩踏板上滑倒,有必要对踩踏板的结构进行改进,同时,这对于保护充气的浮筒也具有有利的作用,也是本技术方案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解决了如何防止人们在充气艇的踩踏板上滑倒的技术难题,保护了人身的安全,此外,还保护了浮筒免受损害。

一种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包括从左到右排成一列的若干防滑单板和端部板,所述端部板与外端的其中一所述防滑单板拼接而成,若干所述防滑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开口槽卡在若干所述防滑单板的上下两侧面,若干所述防滑单板和所述端部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纹路;所述防滑单板和所述端部板设置在木头龙骨上,所述端部板和所述u型杆的边沿与浮筒接触。

所述防滑单板和所述端部板为玻璃钢材料,所述防滑单板和所述端部板的外侧面涂有树脂,所述树脂的外侧面为胶衣。

所述防滑单板上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木头龙骨接触连接,所述木头龙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转柄、螺杆以及限位杆,所述防滑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木头龙骨的侧面接触,所述转柄与所述螺杆的顶端面连接并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将玻璃钢合板作为踩踏板,增加了充气艇的重量,使得充气艇在风浪中航行时稳定性增加,这对于防止踩踏板的倾斜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2)玻璃钢合板上表面设置有纹路,有利于增加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3)玻璃钢合板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杆,结合木头龙骨,有利于对踩踏板的整体进行支撑,保证了踩踏板的稳定性,还避免了玻璃钢与浮筒的摩擦作用,保护了浮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气艇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防滑单板;1-1、木头龙骨;2、u型杆;3、端部板;4、支撑结构;4-1、转柄;4-2、螺杆;4-3、限位杆;5、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图2和图5,一种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包括从左到右排成一列的若干防滑单板1和端部板3,端部板3与外端的其中一防滑单板1拼接而成,若干防滑单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型杆2,u型杆2的开口槽卡在若干防滑单板1的上下两侧面,若干防滑单板1和端部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纹路;防滑单板1和端部板3设置在木头龙骨上,端部板3和u型杆2的边沿与浮筒5接触。

端部板3设置在充气艇的前端,外端的另一防滑单板1设置在充气艇的后端;浮筒的内部充气,并采用pvc夹网布制造而成,厚度尺寸为1.2mm。

防滑单板1和端部板3为玻璃钢材料,防滑单板1和端部板3的外侧面涂有树脂,树脂的外侧面为胶衣,通过上述结构,形成玻璃钢合板。

防滑单板1上还设置有支撑结构4,支撑结构4与木头龙骨1-1接触连接,木头龙骨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结构。

参见图3和图4,支撑结构4包括转柄4-1、螺杆4-2以及限位杆4-3,防滑单板1上设置有通孔,限位杆4-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螺杆4-2穿过所述通孔并与螺纹孔连接,限位杆4-3的另一端与木头龙骨1-1的侧面接触,转柄4-1与螺杆4-2的顶端面连接并设置在通孔的上端面。

设置有螺杆4-2,通过螺杆4-2将限位杆与防滑单板连接,限位杆与木头龙骨的侧面接触,当防滑单板一侧受到不平衡力时,防滑单板倾斜,此时,木头龙骨两侧的限位杆也发生倾斜,限位杆的一端与木头龙骨的侧面紧紧接触,此时,木头龙骨的侧面对限位杆的运动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进而限制了防滑单板的运动,有助于防滑单板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

本专利采用的玻璃钢,表面加一层防滑纹路,更优地,玻璃钢两侧留3cm光滑边用来加装z型铝合金,在最后一块合板上开φ100mm的圆孔,使不锈钢杆可以穿过圆孔并连接木头龙骨与尾板;

不锈钢杆非本专利的创新点,木头龙骨上端覆盖玻璃钢合板,将不锈钢连接杆通过长为60mm的m8螺栓固定在木头龙骨上,不锈钢杆另一端放入铝合金尾板上的不锈钢底座中,并用销子固定,因此,在玻璃钢上设置有圆孔,是为了后续的木头龙骨与尾板的连接操作;

此外,玻璃钢合板中,树脂的厚度为1.5mm,胶衣的厚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排成一列的若干防滑单板和端部板,所述端部板与外端的其中一所述防滑单板拼接而成,若干所述防滑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开口槽卡在若干所述防滑单板的上下两侧面,若干所述防滑单板和所述端部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纹路;所述防滑单板和所述端部板设置在木头龙骨上,所述端部板和所述u型杆的边沿与浮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单板和所述端部板为玻璃钢材料,所述防滑单板和所述端部板的外侧面涂有树脂,所述树脂的外侧面为胶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单板上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木头龙骨接触连接,所述木头龙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转柄、螺杆以及限位杆,所述防滑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木头龙骨的侧面接触,所述转柄与所述螺杆的顶端面连接并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上端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包括从左到右排成一列的若干防滑单板和端部板,端部板与外端的其中一防滑单板拼接而成,若干防滑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型杆,U型杆的开口槽卡在若干防滑单板的上下两侧面,若干防滑单板和端部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纹路;防滑单板和端部板设置在木头龙骨上,端部板和U型杆的边沿与浮筒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充气艇的防滑结构,使得人们在充气艇的踩踏板,能够避免滑倒,保护了人身的安全,此外,还保护了浮筒免受损害。

技术研发人员:李卿浩;姜美华;张雪峰;韩敬男;黄晓龙;马奎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博浪游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