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0061发布日期:2022-04-16 19:1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水面空投的货台设计中,为保证货台及物资能够漂浮于水面,一般采用有一定容积的漂浮体或漂浮泡沫块。但泡沫块会一直漂浮于水面,导致货台无法沉入水面下,所以设计中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封闭型腔作为漂浮体为货台及物资提供浮力,容积腔内密封空气,当打开进水口后,水不断进入漂浮体内,腔内空气被排出,漂浮体提供的浮力减少,货台会逐步沉入水面。在水上空投货物脱离载体后,为保证水面人员等安全,需要将货台沉入水中,利用普通的进水口盖,为保障密封性,需要拧紧水盖,但水面的工作人员在拧开水盖时非常困难。当利用按压式进水器时,在入水冲击时容易受到水的冲击自动打开。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快速打开且能防止误操作的进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实现水上空投货台入水时,货台的进水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人为向下按压并旋转后反弹打开。避免了水上空投货台入水后收到水的冲击导致进水口误打开,保障了水上空投货台的安全。
4.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盖、进水口、进水壳体、限位套、限位导柱和弹簧;
5.所述进水壳体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进水壳体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水口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且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进水口螺接在进水壳体内部一端;所述限位套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限位套开口端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限位套螺接在进水壳体内部另一端;限位套开口端端面与进水口端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隙;
6.所述进水盖为台阶轴状,小轴端中心处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套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限位导柱为圆柱状,中部对称设有两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卡在进水口端面与限位套端面之间以限制限位导柱前后移动;限位导柱一端设有外螺纹且螺接在进水盖螺纹孔内,限位导柱另一端为光轴且从限位套中心通孔穿出;所述弹簧套设在限位导柱上且位于限位杆与限位套底部之间;
7.所述进水口靠近限位套一侧端面沿轴向对称设有两处深槽;通过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当两限位杆旋转至进入两处深槽时,限位导柱在弹簧作用下推动进水盖向外运动,进水盖小轴端与进水口脱离,装置打开;按压进水盖并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当两限位杆离开两处深槽且卡在进水口端面时,进水盖小轴端侧壁与进水口接触,装置关闭。
8.进一步,所述进水盖小轴端侧壁的圆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9.进一步,所述进水口靠近限位套一侧端面沿轴向对称设有两处浅槽;当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至两限位杆进入两处浅槽,从而防止进水盖因误转动而打开。
10.进一步,所述深槽与浅槽相互间隔90
°
设置。
11.进一步,所述限位套底部中心通孔周围沿周向均布三个漏水孔。
12.进一步,深槽深度大于进水盖伸入进水口的深度,浅槽深度小于进水盖伸入进水口的深度。
13.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采用防误操作且便于开启的设计,解决了采用单一的进水盖不便开启或进水器容易误开启的问题,提高了空投货台水面漂浮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进水装置关闭状态剖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水装置开启状态剖视图;
16.图3为进水口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限位套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进水盖;2—进水口;3—进水壳体;4—限位套;5—限位导柱;6—弹簧;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19.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如图1所示,由进水盖1、进水口2、进水壳体3、限位套4、限位导柱5、弹簧6及密封圈7组成。
20.进水壳体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进水壳体设有内螺纹;
21.如图3所示,进水口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且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进水口螺接在进水壳体内部一端;进水口靠近限位套一侧端面沿轴向对称设有两处深槽;通过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当两限位杆旋转至进入两处深槽时,限位导柱在弹簧作用下推动进水盖向外运动,进水盖小轴端与进水口脱离,装置打开;按压进水盖并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当两限位杆离开两处深槽且卡在进水口端面时,进水盖小轴端侧壁与进水口接触,装置关闭。
22.进水口靠近限位套一侧端面还沿轴向对称设有两处浅槽;当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至两限位杆进入两处浅槽,从而防止进水盖因误转动而打开。深槽与浅槽相互间隔90
°
设置。深槽深度大于进水盖伸入进水口的深度,浅槽深度小于进水盖伸入进水口的深度。
23.如图4所示,限位套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限位套开口端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限位套底部设有中心通孔;限位套螺接在进水壳体内部另一端;限位套开口端端面与进水口端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隙;限位套底部中心通孔周围沿周向均布三个漏水孔。
24.进水盖为台阶轴状,小轴端中心处设有螺纹孔;进水盖小轴端侧壁的圆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25.限位导柱为圆柱状,中部对称设有两根限位杆,限位杆卡在进水口端面与限位套端面之间以限制限位导柱前后移动;限位导柱一端设有外螺纹且螺接在进水盖螺纹孔内,
限位导柱另一端为光轴且从限位套中心通孔穿出;弹簧套设在限位导柱上且位于限位杆与限位套底部之间;
26.工作原理:
27.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在装配后,进水盖3与限位导柱5通过螺纹等连接成一体,进水口3旋转时,限位导柱5会同时旋转。
28.将进水装置安装在漂浮体的进水口处。在空投前先关闭进水装置,如图1。通过密封圈7将进水盖1与进水口2之间的间隙密封。漂浮体内的空气被密封在漂浮体型腔内,此时限位导柱处于图1所示位置。当需要打开进水装置时,将进水盖1向图1所示的左方向按压,当限位导柱5上的限位杆触碰到限位套4后,限位导柱5停止向左移动,逆时针旋转进水盖1,当不能转动时,松开进水盖1,此时进水口盖1与限位导柱5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进水装置打开,如图2所示。此时漂浮体外的水通过进水盖1与进水口2之间的间隙进入本装置型腔内,再通过限位套4上的漏水孔进入漂浮体中。当需要关闭进水装置时,按图2所示向左按压进水盖1,当按压到位后顺时针旋转进水盖1,旋转到位后,松开进水盖1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进水盖、进水口、进水壳体、限位套、限位导柱和弹簧;所述进水壳体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进水壳体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水口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且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进水口螺接在进水壳体内部一端;所述限位套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限位套开口端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限位套螺接在进水壳体内部另一端;限位套开口端端面与进水口端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进水盖为台阶轴状,小轴端中心处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套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限位导柱为圆柱状,中部对称设有两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卡在进水口端面与限位套端面之间以限制限位导柱前后移动;限位导柱一端设有外螺纹且螺接在进水盖螺纹孔内,限位导柱另一端为光轴且从限位套中心通孔穿出;所述弹簧套设在限位导柱上且位于限位杆与限位套底部之间;所述进水口靠近限位套一侧端面沿轴向对称设有两处深槽;通过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当两限位杆旋转至进入两处深槽时,限位导柱在弹簧作用下推动进水盖向外运动,进水盖小轴端与进水口脱离,装置打开;按压进水盖并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当两限位杆离开两处深槽且卡在进水口端面时,进水盖小轴端侧壁与进水口接触,装置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盖小轴端侧壁的圆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靠近限位套一侧端面沿轴向对称设有两处浅槽;当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旋转进水盖带动限位导柱转动至两限位杆进入两处浅槽,从而防止进水盖因误转动而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与浅槽相互间隔90
°
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底部中心通孔周围沿周向均布三个漏水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深槽深度大于进水盖伸入进水口的深度,浅槽深度小于进水盖伸入进水口的深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投漂浮系统防误开启进水装置,进水壳体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进水壳体设有内螺纹;进水口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且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进水口螺接在进水壳体内部一端;限位套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限位套开口端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限位套螺接在进水壳体内部另一端;进水盖为台阶轴状,小轴端中心处设有螺纹孔;限位套设有中心通孔;限位导柱为圆柱状,中部对称设有两根限位杆,限位导柱一端设有外螺纹且螺接在进水盖螺纹孔内,限位导柱另一端为光轴且从限位套中心通孔穿出;弹簧套设在限位导柱上且位于限位杆与限位套底部之间;进水口靠近限位套一侧端面沿轴向对称设有两处深槽。对称设有两处深槽。对称设有两处深槽。


技术研发人员:罗圣洲 傅剑琳 罗鹏 黄丽彬 胡子豪 张航 吴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