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6644发布日期:2022-09-17 10:1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


背景技术:

2.橡皮艇、橡皮救生艇、冲锋舟等小型船艇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水利工作、生活娱乐、军事救生设备等各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几乎有江河湖海的地方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踪影,如远洋船舶、渔船、近海养殖、垂钓等。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进一步开发,橡皮艇、橡皮救生艇、冲锋舟将更加广泛的参与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现有的救生艇无法救助水下的被困人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更好的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包括艇身本体、配重件和多个信号灯,艇身本体为侧边设有多个连接槽口的环状结构,艇身本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软性锁扣件,配重件上贯穿开设有多个与锁扣件相适配的圆孔,信号灯由防水罩包裹自带纽扣电池的发光灯组成的密封结构,信号灯的底部设有带有螺纹的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到配重件的侧边。
5.优选地,配重件为环状结构。
6.优选地,多个信号灯呈圆周阵列分布在配重件的侧边。
7.优选地,连接槽口的数量不低于3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艇身本体的侧边。
8.优选地,连接槽口处贯穿连接有挂环,多个挂环内连接有浮绳。
9.优选地,还包括带有呼吸面罩的呼吸机,呼吸机活动连接到挂环上。
10.优选地,还包括带有防水功能的急救包,用于储存救援物质。
11.优选地,锁扣件的数量不低于3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艇身本体的底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在艇身本体上设置软性锁扣件用于连接配重件,既有利于救生艇下沉,也方便被困人员将其与艇身分离,实现上浮自救,还在配重件上设置信号灯,便于救生艇被发现。
14.2、通过设置连接槽口和挂环,便于携带救援物资,通过设置呼吸机便于被困人员呼吸到新鲜的氧气,通过设置急救包,便于储存救援物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17.图中:1、艇身主体;11、锁扣件;12、连接槽口;13、挂环;14、浮绳; 2、配重件;21、圆
孔;3、信号灯;31、连接杆;4、呼吸机;5、急救包。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请参阅图1,包括艇身本体1、配重件2和多个信号灯3,艇身本体1为侧边设有多个连接槽口12的环状结构,连接槽口12 用于携带一些常用救援物资,艇身本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软性锁扣件11,配重件2上贯穿开设有多个与锁扣件11相适配的圆孔21,配重件2通过锁扣件11 卡扣在艇身本体1上,在配重件2的作用下艇身本体1下沉到水下,在水下的被困人员掰开配重件2使其与锁扣件11分离,由于采用软性材料制成,所以配重件2容易与替身本体1分离,分离后艇身本体1会自动向水面浮起,拖起被困人员,信号灯3由防水罩包裹自带纽扣电池的发光灯组成的密封结构,信号灯3的底部设有带有螺纹的连接杆31,连接杆31通过螺纹连接到配重件2的侧边,信号灯3用于提示被困人员去发现救生艇。
20.请参阅图1,配重件2为环状结构,便于与信号灯3和艇身本体1相适合。
21.请参阅图1,多个信号灯3呈圆周阵列分布在配重件2的侧边,便于各个方向上都看到。
22.请参阅图1,连接槽口12的数量不低于3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艇身本体1的侧边,根据需要调整足够的槽口数量,以满足救援需求。
23.请参阅图1,连接槽口12处贯穿连接有挂环13,多个挂环13内连接有浮绳14,根据需要去使用浮绳14,如捆绑东西。
24.请参阅图2,还包括带有呼吸面罩的呼吸机4,呼吸机4活动连接到挂环 13上,便于被困人员第一时间呼吸到新鲜的氧气,再进行自救。
25.请参阅图2,还包括带有防水功能的急救包5,用于储存救援物质(如压缩食品、水、手机、信号弹等)。
26.请参阅图1,锁扣件11的数量不低于3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艇身本体1的底部,根据配重件2的重量尺寸情况,调整锁扣件11的合适数量。
27.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有”、“开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其特征是:包括艇身本体(1)、配重件(2)和多个信号灯(3),艇身本体(1)为侧边设有多个连接槽口(12)的环状结构,艇身本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软性锁扣件(11),配重件(2)上贯穿开设有多个与锁扣件(11)相适配的圆孔(21),信号灯(3)由防水罩包裹自带纽扣电池的发光灯组成的密封结构,信号灯(3)的底部设有带有螺纹的连接杆(31),连接杆(31)通过螺纹连接到配重件(2)的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其特征是:配重件(2)为环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其特征是:多个信号灯(3)呈圆周阵列分布在配重件(2)的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其特征是:连接槽口(12)的数量不低于3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艇身本体(1)的侧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其特征是:连接槽口(12)处贯穿连接有挂环(13),多个挂环(13)内连接有浮绳(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其特征是:还包括带有呼吸面罩的呼吸机(4),呼吸机(4)活动连接到挂环(13)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其特征是:还包括带有防水功能的急救包(4),用于储存救援物质。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其特征是:锁扣件(11)的数量不低于3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在艇身本体(1)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无人水下救生艇,涉及救生艇技术领域,包括艇身本体、配重件和多个信号灯,艇身本体为侧边设有多个连接槽口的环状结构,艇身本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软性锁扣件,配重件上贯穿开设有多个与锁扣件相适配的圆孔,信号灯由防水罩包裹自带纽扣电池的发光灯组成的密封结构,信号灯的底部设有带有螺纹的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到配重件的侧边,通过在艇身本体上设置软性锁扣件用于连接配重件,既有利于救生艇下沉,也方便被困人员将其与艇身分离,实现上浮自救,还在配重件上设置信号灯,便于救生艇被发现。便于救生艇被发现。便于救生艇被发现。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川 刘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自然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6
技术公布日:2022/9/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