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58730发布日期:2023-04-26 16:0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应急救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救生圈。


背景技术:

1、救生圈是水上或野外探险用救生设备的一种,主要用于防溺水以及辅助使用者抗击湍流,传统救生圈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也可以直接用橡胶制成囊体,在内部填充空气,形成可以漂浮在水面的橡皮圈,救生圈有全封闭圆形的也有半封闭的圆形。

2、现有技术中,救生圈在船只上配备时,其体积较大易占用空间,而对于野外洞穴探险需要途径地下暗河时人员配备也不方便行动,并且还容易占用较多的物品携带空间,虽然部分囊体类的救生圈可以通过放气和人工吹气的形式实现临时缩小收纳,但对于意外落水人员,其救援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救生圈占用空间大,救援使用效果较差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圈。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包括:呈u字形的气囊,以及可收纳气囊的储物包,其中,所述储物包内设置有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通过导管与气囊相连通,所述导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当控制阀导通时,压缩气罐内的气体转移至气囊内;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储物包上,用于将储物包连接至使用者腰部。

4、为了保证救生圈可以稳定为使用提供水上浮力,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一根连接带,一端固定连接在储物包上,另一端设置可用于使连接带形成闭环的卡接件。

5、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为尼龙带。

6、为了提升救生圈膨胀的敏捷性,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为拉绳阀门。

7、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更进一步地,所述拉绳阀门上延伸有控制绳,所述连接带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控制绳贯穿导向套,且控制绳的端部连接有柱体。

8、为了便于救援人员在水上活动,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弧形气囊,以及与弧形气囊两端分别耦合且相互连通的两组柱形气囊,其中,所述压缩气罐通过导管与弧形气囊相连通,所述弧形气囊的内凹部分固定连接在储物包内。

9、为了便于收纳或改变救生圈的浮力,进一步地,所述柱形气囊上固定连接有导流管,用于控制气囊内的气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便携式救生圈,通过打开储物包将气囊释放出来,一方面,救生圈在不使用时不占用较多的空间;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可以快速取出,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12、2、该便携式救生圈,通过将压缩气罐内的压缩气体快速充入气囊内,使收纳在储物包内的气囊膨胀展开形成u形包覆在使用者的腰部,从而在应对意外落水等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的使收纳在储物包内的气囊膨胀形成救生圈,有效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而且使用结束后,可以通过控制阀释放气囊内的气体,再次将救生圈收纳回储物包内,方便快捷;

13、3、该便携式救生圈,通过增加了一固定部,其可以将储物包绑定在使用者腰部,既不会占用多余的携带空间,又可以在应对意外情况时,快速且牢固的绑定在使用者的腰部,达到有效救援的目的;

14、4、该便携式救生圈,通过快速填充使用者腰部部位的弧形气囊,保证落水者可以快速在水面浮起,确保使用者快速脱离危险,随着气体的持续输送,两侧柱形气囊展开,不仅方便使用者将其放置在腋下,也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浮力,辅助使用者脱离危险水域;

15、5、该便携式救生圈,通过在柱形气囊上固定连接有可以与外界导通或封闭的导流管,主要用来控制气囊内的气压,同样,一旦发生压缩气罐气压不足或无气状态时,使用者也可以直接向气囊内吹气,辅助其膨胀展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一根连接带(4),一端固定连接在储物包(3)上,另一端设置可用于使连接带(4)形成闭环的卡接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4)为尼龙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2)为拉绳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阀门上延伸有控制绳(7),所述连接带(4)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套(6),控制绳(7)贯穿导向套(6),且控制绳(7)的端部连接有柱体(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气囊(1)上固定连接有导流管(9),用于控制气囊内的气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属于应急救生技术领域。一种便携式救生圈,包括:呈U字形的气囊,以及可收纳气囊的储物包,储物包内设置有压缩气罐,压缩气罐通过导管与气囊相连通,导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当控制阀导通时,压缩气罐内的气体转移至气囊内;固定部,设置在储物包上,用于将储物包连接至使用者腰部;本技术通过将压缩气罐内的压缩气体快速充入气囊内,使收纳在储物包内的气囊膨胀展开形成U形包覆在使用者的腰部,从而在应对意外落水等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的使收纳在储物包内的气囊膨胀形成救生圈,有效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而且使用结束后,可以通过控制阀释放气囊内的气体,再次将救生圈收纳回储物包内,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永晟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