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布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3739发布日期:2023-06-10 01:4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船用布风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用通风设备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船用布风器。


背景技术:

1、作为船舶通风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船用布风器在船舶中起到调节船舶内舱室的空气流通状况的作用,其直接影响了乘船人员的舒适度。

2、目前的布风器结构往往是难以进行调节的,因而,根据气候的不同,以及舱室内乘船人员的需求不同,往往其风力大小和风向出口是难以进行针对性调节的,因此,容易引起乘船的舒适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较难通过对布风器的直接调节来调整出风位置的风力大小和出风风向,进而无法根据环境和乘船人员的具体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调节方便,且能够对风力大小和风向均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更好地提高乘船舒适度的船用布风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布风器,所述船用布风器包括形成有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壳体,贯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布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能够移动遮挡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的风力调节组件;其中,

3、所述布风组件包括侧面和端面上各自形成有通风孔的通风壳,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风壳中且能够遮挡位于上端面上的所述通风孔或位于下端面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孔体止挡结构。

4、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形成为圆柱体或方体的主体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连通,所述出风口自所述主体部的其中一个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为圆台结构,且所述圆台结构自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截面积逐渐减小。

5、优选地,所述风力调节组件包括沿所述出风口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中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形成为与所述出风口斜率相同的圆台结构,且所述移动块的其中一端的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窄端的面积,所述移动块的另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窄端的面积,且小于所述出风口的宽端的面积。

6、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内部上可自转地设置有与所述移动块同轴的自旋杆,所述移动块旋接于所述自旋杆上,所述主体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轴线与所述自旋杆的轴线平行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移动块设置。

7、优选地,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壁上沿延伸方向向内陷形成有多条引流槽,且所述引流槽中贴设有吸音海绵片。

8、优选地,所述自旋杆向外延伸形成有位于所述通风壳外部的凸起的旋钮,所述旋钮的侧壁上形成有防滑凸条。

9、优选地,所述孔体止挡结构包括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通风壳中的主旋转轮,与所述主旋转轮啮合的从旋转轮,沿轴线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从旋转轮上的导向套,以及连接于所述导向套上的止挡块,所述导向套带动所述止挡块沿轴线方向移动,并用于遮挡位于上端面上的所述通风孔或位于下端面上的所述通风孔。

10、优选地,所述主旋转轮通过转轴自转地安装于所述通风壳中,所述从旋转轮沿轴线方向贯通形成有用于风力调节组件贯穿的贯穿孔。

11、优选地,所述通风壳上固定设置有环形支撑架,所述从旋转轮可自转地安装于所述环形支撑架上;

12、所述从旋转轮包括与所述主旋转轮啮合的啮合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啮合部上且外表面形成有螺纹的丝杆部。

13、优选地,所述导向套形成为半环结构,所述止挡块连接于所述导向套上且形成为多组,每组所述止挡块沿轴线方向间隔形成为上块体和下块体;

14、所述通风壳上固定设置有贯穿至少部分所述导向套的轴杆,所述轴杆用于限制所述导向套自转。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力调节组件遮挡部分或全部出风口,实现对整体出风风力的调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孔体止挡结构,通过孔体止挡结构的上下移动,对上端面上的通风孔或下端面上的通风孔进行止挡,或者是将上端面上的通风孔和下端面上的通风孔均开放,从而调整整体的出风方向。基于上述设置,能够在调节风力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出风位置,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下的风力整体调节的需求,提高调节的随动性和舒适度。

1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布风器包括形成有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的壳体(1),贯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12)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布风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能够移动遮挡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12)的风力调节组件(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形成为圆柱体或方体的主体部(13),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主体部(13)的侧面连通,所述出风口(12)自所述主体部(13)的其中一个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为圆台结构,且所述圆台结构自靠近所述主体部(13)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主体部(13)的一端截面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调节组件(3)包括沿所述出风口(12)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3)中的移动块(31),所述移动块(31)形成为与所述出风口(12)斜率相同的圆台结构,且所述移动块(31)的其中一端的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12)的窄端的面积,所述移动块(31)的另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12)的窄端的面积,且小于所述出风口(12)的宽端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3)的内部上可自转地设置有与所述移动块(31)同轴的自旋杆(14),所述移动块(31)旋接于所述自旋杆(14)上,所述主体部(1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轴线与所述自旋杆(14)的轴线平行的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贯穿所述移动块(31)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1)的外侧壁上沿延伸方向向内陷形成有多条引流槽,且所述引流槽中贴设有吸音海绵片(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杆(14)向外延伸形成有位于所述通风壳(22)外部的凸起的旋钮(16),所述旋钮(16)的侧壁上形成有防滑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体止挡结构包括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通风壳(22)中的主旋转轮(33),与所述主旋转轮(33)啮合的从旋转轮,沿轴线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从旋转轮上的导向套(34),以及连接于所述导向套(34)上的止挡块(35),所述导向套(34)带动所述止挡块(35)沿轴线方向移动,并用于遮挡位于上端面上的所述通风孔(21)或位于下端面上的所述通风孔(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转轮(33)通过转轴(36)自转地安装于所述通风壳(22)中,所述从旋转轮沿轴线方向贯通形成有用于风力调节组件(3)贯穿的贯穿孔(3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壳(22)上固定设置有环形支撑架(23),所述从旋转轮可自转地安装于所述环形支撑架(2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用布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34)形成为半环结构,所述止挡块(35)连接于所述导向套(34)上且形成为多组,每组所述止挡块(35)沿轴线方向间隔形成为上块体和下块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布风器,所述船用布风器包括形成有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壳体,贯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布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能够移动遮挡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的风力调节组件;其中,所述布风组件包括侧面和端面上各自形成有通风孔的通风壳,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风壳中且能够遮挡位于上端面上的所述通风孔或位于下端面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孔体止挡结构。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了调节方便,能够对风力大小和风向均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更好地提高乘船舒适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韦燕青,高宁,秦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船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