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5084发布日期:2023-08-14 18:2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力推进,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


背景技术:

1、船舶推进机构是指船舶推进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器,它将发动机或电动机产生的动力转变成船舶行进的推力,以克服船舶在水中航行时的阻力,推动船舶的行进,最常见的是螺旋桨,此外还有明轮、喷水推进器以及喷气推进器等。

2、螺旋桨推进机构以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当螺旋桨推进机构处于多水草、多渔网等杂物的水域时,由于自身结构设计,容易与水草等杂物发生缠绕,影响船舶的正常行驶,严重时损坏船舶的动力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容易与水草等杂物发生缠绕,影响船舶的正常行驶,严重时损坏船舶动力系统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

2、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包括有壳体,壳体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导管,导管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弧形长条孔,用于降低导管的气动阻力,导管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拦截网,用于阻挡外界水草、渔网等杂物,壳体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导管设置有用于切割缠绕在弧形长条孔中的水草、渔网等杂物的切割组件,切割组件包括有转动架,转动架转动连接于导管的内壁,转动架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固定块,周向分布的固定块贯穿固定连接有导向环,导管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紊流板,用于稳定水体流态,紊流板呈倾斜放置,导向环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设置有用于切割水草、渔网等杂物的切割刀,第一转轴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推动船体移动的螺旋桨组件。

3、进一步地,紊流板呈周向分布,且紊流板靠近导向环的一侧向内偏斜。

4、进一步地,导向环与周向分布的第一滑块均为滑动连接,周向分布的第一滑块均与转动架滑动连接,切割刀靠近相邻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齿条,转动架靠近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弧形齿条,第一滑块与相邻的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有直齿轮,直齿轮分别与相邻切割刀的直齿条和转动架的弧形齿条啮合。

5、进一步地,切割刀靠近相邻固定块的刀刃边缘设置为波浪形。

6、进一步地,螺旋桨组件包括有桨毂,桨毂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远离壳体的一端,桨毂的两端设置为圆锥状,桨毂设置有周向分布的桨叶。

7、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二滑块,桨叶与桨毂转动连接,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桨毂的内部,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第一牵引块,桨叶靠近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牵引块,第一牵引块与第二牵引块之间球接有连杆,第二滑块远离第一牵引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中间杆,周向分布的中间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环,壳体设置有用于调节动力的调节组件。

8、进一步地,中间杆与第二滑块的轴线存在夹角,且夹角小于90°。

9、进一步地,调节组件包括有固定件,固定件贯穿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下部,固定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固定件远离壳体的一端贯穿转动安装有调节桨,第二转轴与调节桨通过第一换向齿轮组相连,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与第二转轴通过第二换向齿轮组相连,转动套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限位框,限位框内自靠近转动套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限位配合,限位框与第二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第二限位块与移动环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固定件外壁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且该椭圆的长轴与调节桨的轴线平行。

11、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块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杆,用于对第二限位块进行限位。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导管外侧水流的速度小于其内侧水流的速度,增加桨叶产生的推力,进而提高桨叶转动时的动力效率,导管还降低了桨叶转动时产生的噪声,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和环保;通过拦截网将水流所携带的水草、渔网等杂物进行过滤,防止其进入导管的内部,与桨叶发生缠绕,影响桨叶的正常运行;通过紊流板带动切割刀转动,将水草杂物切断,避免水草杂物进入导管内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通过第一滑块与切割刀配合,使得切割刀对水草杂物同时施加正应力和切应力,以此减小切割时的阻力,进而在相同的力度下提高切割刀对水草杂物的切割效果及效率;通过调节桨与第二牵引块配合,使得桨叶的偏转角度随船舶的速度变化而变化,以此提供不同的推进力,提高船舶行驶时增速和减速的速率,同时在船舶起步时对受扭矩的零件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壳体(1)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导管(2),导管(2)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弧形长条孔(21),用于降低导管(2)的气动阻力,导管(2)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拦截网(3),用于阻挡外界水草、渔网等杂物,壳体(1)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导管(2)设置有用于切割缠绕在弧形长条孔(21)中的水草、渔网等杂物的切割组件(6),切割组件(6)包括有转动架(61),转动架(61)转动连接于导管(2)的内壁,转动架(61)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固定块(62),周向分布的固定块(62)贯穿固定连接有导向环(63),导管(2)远离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紊流板(64),用于稳定水体流态,紊流板(64)呈倾斜放置,导向环(63)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一滑块(65),第一滑块(65)设置有用于切割水草、渔网等杂物的切割刀(66),第一转轴(5)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推动船体移动的螺旋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紊流板(64)呈周向分布,且紊流板(64)靠近导向环(63)的一侧向内偏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环(63)与周向分布的第一滑块(65)均为滑动连接,周向分布的第一滑块(65)均与转动架(61)滑动连接,切割刀(66)靠近相邻第一滑块(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齿条,转动架(61)靠近第一滑块(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弧形齿条,第一滑块(65)与相邻的固定块(6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67),第一滑块(65)转动连接有直齿轮(68),直齿轮(68)分别与相邻切割刀(66)的直齿条和转动架(61)的弧形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切割刀(66)靠近相邻固定块(62)的刀刃边缘设置为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旋桨组件(7)包括有桨毂(71),桨毂(71)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5)远离驱动壳体(1)的一端,桨毂(71)的两端设置为圆锥状,桨毂(71)设置有周向分布的桨叶(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滑块(73),桨叶(72)与桨毂(71)转动连接,第二滑块(73)滑动连接于桨毂(71)的内部,第二滑块(73)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第一牵引块(74),桨叶(72)靠近第二滑块(7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牵引块(75),第一牵引块(74)与第二牵引块(75)之间球接有连杆(76),第二滑块(73)远离第一牵引块(7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中间杆(77),周向分布的中间杆(77)远离第二滑块(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环(78),壳体(1)设置有用于调节动力的调节组件(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中间杆(77)与第二滑块(73)的轴线存在夹角,且夹角小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8)包括有固定件(81),固定件(81)贯穿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下部,固定件(8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2),固定件(81)远离壳体(1)的一端贯穿转动安装有调节桨(83),第二转轴(82)与调节桨(83)通过第一换向齿轮组传动连接,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4),固定架(84)转动连接有转动套(85),转动套(85)与第二转轴(82)通过第二换向齿轮组传动连接,转动套(85)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限位框(86),限位框(86)内自靠近转动套(85)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87)和第二限位块(88),第一限位块(87)与第二限位块(88)限位配合,限位框(86)与第二限位块(8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89),第二限位块(88)与移动环(78)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件(81)外壁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且该椭圆的长轴与调节桨(83)的轴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块(88)靠近固定架(8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杆(881),用于对第二限位块(88)进行限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动力推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具有防异物缠绕的螺旋桨推进机构。包括有壳体,壳体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导管,导管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弧形长条孔,用于增加导管内部的流速,导管设置有用于切割杂物的切割组件,导管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周向分布的紊流板,导向环设置有周向分布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设置有用于切割水草、渔网等杂物的切割刀。通过导管外侧水流的速度小于其内侧水流的速度,使桨叶产生的推力增长导管还降低了桨叶转动时产生的噪声,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和环保;通过第一滑块与切割刀配合,使得切割刀对水草杂物同时施加正应力和切应力,进而在相同的力度下提高切割刀对水草杂物的切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顾红鹰,刘力真,董延朋,顾霄鹭,封真,田鸿芝,陈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