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96379发布日期:2024-01-23 12:1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救援装备的,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1、水域救援装置主要是用于救援人员在进行水上救援时穿着使用,能够有效保护救援人员免受各种物理伤害,提高救援效率并具备一定的舒适和便捷性。

2、现有的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服、救援头盔和救援鞋等,但目前的救援服缺少对救援人员的体征监测,传统贴片式的体征数据采集方式操作复杂,当被测人剧烈运动时难以确保采集传感器的固定;手环式的采集方式在水下救援是容易受到进水、磕碰和是否能保持与皮肤紧密接触等问题的影响。当救援人员出现血氧下降、心率过速等问题时不能及时提醒救援人员返回,无法有效保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3、综上,现需要设计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能够实时采集并监控救援人员的基本生命体征,在发现异常时及时提醒救援人员返回,满足救援的人员安全保障需求。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包括:

4、救援服,其设有柔性内衬,

5、救援头盔,其前侧额部设有图像采集装置;

6、照明模块,其对称设于所述救援服的肩部位置;

7、其中,所述柔性内衬设有传感器,穿戴过程中,所述传感器与皮肤接触;

8、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救援人员的体征数据,所述体征数据包括心率数据、呼吸频率、体温数据和血氧数据;

9、所述救援服的背部设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采集救援人员的位置信息;

10、北斗传输模块,其用于将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位置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北斗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位置信息编码成控制命令报文协议后,再将所述控制命令报文协议传输至控制模块。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命令报文协议为“报文标识符1+报文字节数1+心率数据+报文标识符2+报文字节数2+呼吸频率+报文标识符3+报文字节数3+体温数据+报文标识符4+报文字节数4+血氧数据+报文标识符5+报文字节数5+位置信息”。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北斗传输模块还用于将同一所述控制命令报文协议发送至少两遍;当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至少两遍的同一所述控制命令报文协议时,则判断该控制命令报文协议为正确报文。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北斗传输模块还设有检测机制,当所述检测机制检测到发送报文有误时,则从下一个节拍重新发送一遍。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柔性内衬固定连接。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内衬设有导电织物层,所述导电织物层包括金属纳米材料和织物纤维。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由再生丝纤维薄膜和银纳米纤维组成。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救援服的顶部设有脖套,所述救援服底部对称设有脚蹬圈。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救援服上还设有收纳槽,其位于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的下方,所述收纳槽用于放置救援工具。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模块采用高功率探照灯。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救援服的前侧还设有反光条。

2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中柔性内衬能够较好贴合人体并维持固定,及时救援人员大幅度剧烈运动时仍能保持体征数据采集的稳定;同时能够全面的对救援人员的身体进行防护和监测,安全效果较佳,可有效地降低救援人员的伤亡。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位置信息编码成控制命令报文协议后,再将所述控制命令报文协议传输至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北斗定位模块所述控制命令报文协议为“报文标识符1+报文字节数1+心率数据+报文标识符2+报文字节数2+呼吸频率+报文标识符3+报文字节数3+体温数据+报文标识符4+报文字节数4+血氧数据+报文标识符5+报文字节数5+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传输模块还用于将同一所述控制命令报文协议发送至少两遍;当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至少两遍的同一所述控制命令报文协议时,则判断该控制命令报文协议为正确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传输模块还设有检测机制,当所述检测机制检测到发送报文有误时,则从下一个节拍重新发送一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柔性内衬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内衬设有导电织物层,所述导电织物层包括金属纳米材料和织物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由再生丝纤维薄膜和银纳米纤维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服的顶部设有脖套,所述救援服底部对称设有脚蹬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服的前侧还设有反光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智能水域可穿戴的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服,其设有柔性内衬,救援头盔;照明模块;其中,所述柔性内衬设有传感器,穿戴过程中,所述传感器与皮肤接触;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救援人员的体征数据,所述体征数据包括心率数据、呼吸频率、体温数据和血氧数据;所述救援服的背部设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采集救援人员的位置信息;北斗传输模块,其用于将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位置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本发明中的柔性内衬能够较好贴合人体并维持固定,及时救援人员大幅度剧烈运动时仍能保持体征数据采集的稳定;同时能够全面的对救援人员的身体进行防护和监测,安全效果较佳,可有效地降低救援人员的伤亡。

技术研发人员:董蔺,徐晓蕊,蒋文学,张宇,焦志伟,韩国彬,金永山,赵英涵,刘伟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