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5286发布日期:2023-12-15 17:2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沉水植物补光,尤其涉及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及。


背景技术:

1、沉水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沉水植物生长的最主要要素就是光照强度,在水体浑浊或是水深的地方,太阳光线很难照射到水草中去,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本明可以预先设置自动巡航路线和时间,根据不同水草品种,提供不同的光源,满足植物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实现绿草茵茵的“水下森林”,打造“会呼吸”的河湖。

2、根据水生植物在不同水深条件下,以及水草自身所需要的光照时间要求,无人驾驶补光船可以自动巡航指定区域,根据设定好程序,补光器下沉到一定深度,自动开启光源为水草补光,补充需要的时间完成后,光源关闭、补光器恢复原状,无人驾驶补光船自动返航,为了使补光船能应用于各种补光环境,现提供一种光源可调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包括所述船体顶端设有控制舱,船体上设有定位装置,船体底端开设有收纳槽和保护槽;

4、收纳槽转动连接有转动壳体,转动壳体内设有横板,转动壳体内位于横板下方设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底端设有驱动箱,驱动箱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光源组件。

5、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下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支撑板底端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皆转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转动壳体内的固定轴套,固定轴套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凸块,转动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轮,转动壳体内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以伸缩杆为轴转动,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套,转动轴套下部设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与凸块抵接。

7、优选地,所述固定轴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壳体内壁顶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不完全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套外侧壁上设有第五齿轮。

8、优选地,所述转动壳体内设有清除组件,清除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转动壳体内的转动套管,转动套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第二伸缩杆通过连接杆与伸缩杆连接,第二伸缩杆可与伸缩杆同步伸缩,转动套管上设有扭簧,第二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转动套管上部设有第一不完全齿轮。

9、优选地,所述收纳槽内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转动壳体侧壁转动连接,收纳槽内设有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保护槽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保护板,保护板底端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输出端与船体底端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船体顶端的壳体,壳体内壁底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壳体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齿条,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壳体内壁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输出端与滑块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杆,支撑套杆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伸缩组件带动光源组件下沉调整光源组件深度,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进行多角度转动,能够调整光源组件在任意深度进行多角度对沉水植物进行补光,使得补光船能够应用于多种补光环境。

14、2、在对伸缩杆进行伸缩时,通过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啮合连接可带动转动套管转动一定角度,通过扭簧复位,可带动刮板在光源组件下方往复运动,避免光源组件在下降时吸附水下杂物遮挡光线,影响对沉水植物的补光。

15、3、当船体移动时,可启动液压缸收缩,带动转动壳体转动至躺平,启动第二液压缸收缩,可带动保护板将光源组件遮挡,避免在船体移动过程中转动壳体收到阻力过大或者水流损坏光源组件。

16、综上,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适用性广,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顶端设有控制舱(3),船体(1)上设有定位装置(2),船体(1)底端开设有收纳槽(4)和保护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64)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641),第一转动杆(4641)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642),第二转动杆(4642)下端与安装板(465)转动连接,支撑板(464)底端设有第二液压缸(4643),第二液压缸(4643)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4641)和第二转动杆(4642)皆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452)包括转动连接在转动壳体(45)内的固定轴套(4521),固定轴套(4521)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46),伸缩杆(46)上设有凸块(4601),转动壳体(45)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轮(4524),转动壳体(45)内设有转动杆(4525),转动杆(4525)以伸缩杆(46)为轴转动,转动杆(4525)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套(4526),转动轴套(4526)下部设有螺旋凹槽(4528),螺旋凹槽(4528)与凸块(460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套(452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4522),转动壳体(45)内壁顶端设有第二电机(454),第二电机(454)输出端设有第二不完全齿轮(4541)和第四齿轮(4542),转动套(4522)外侧壁上设有第五齿轮(45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壳体(45)内设有清除组件(453),清除组件(453)包括转动连接在转动壳体(45)内的转动套管(4531),转动套管(453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532),第二伸缩杆通过连接杆(4532)与伸缩杆(46)连接,第二伸缩杆可与伸缩杆(46)同步伸缩,转动套管(4531)上设有扭簧(4534),第二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4533),转动套管(4531)上部设有第一不完全齿轮(45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4)内设有第一滑轨(41),第一滑轨(4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2),滑动块(4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3),第一连杆(43)与转动壳体(45)侧壁转动连接,收纳槽(4)内设有液压缸(44),液压缸(44)输出端与滑动块(4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槽(5)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51),第二滑槽(51)内滑动连接有保护板(52),保护板(52)底端设有第二液压缸(53),第二液压缸(53)输出端与船体(1)底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船体(1)顶端的壳体(21),壳体(21)内壁底端开设有滑槽(211),滑槽(2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12),滑块(21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13),第一转轴(213)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4),壳体(21)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齿条(215),第一齿轮(214)与齿条(215)啮合连接,壳体(21)内壁设有第一气缸(216),第一气缸(216)输出端与滑块(212)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13)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杆(22),支撑套杆(22)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杆(22)内设有支撑横板(222),支撑横板(222)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23),螺纹杆(223)与支撑杆(22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沉水植物补光船,船体上设有定位装置,船体底端开设有收纳槽和保护槽;收纳槽转动连接有转动壳体,转动壳体内设有横板,转动壳体内位于横板下方设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底端设有驱动箱,驱动箱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光源组件,能够调整光源组件在任意深度进行多角度对沉水植物进行补光,使得补光船能够应用于多种补光环境。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适用性广,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孙进,李家旺,郑宏,周澳,郭秋芬,杜磊,杜海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