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船体气层减阻,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
背景技术:
1、气层减阻系统是一种创新节能技术,通过向船底喷入适量气体,在船底形成均匀稳定的气层,减少船舶湿表面积,从而达到降低船舶摩擦阻力和主机功耗的效果,现有的楔形船底,由于船底平面的设计,难以留存空气,从而造成空气的快速流失,难以保持稳定的气层,削弱了降低船舶摩擦阻力和主机功耗的效果,空气的快速流失,造成排气设备的负担增大,从而提高了能源消耗,因此,提出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多个挡板相互平行排列,通过层层阻挡避免空气从侧面泄漏,从而保持气层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楔形船底,由于船底平面的设计,难以留存空气,从而造成空气的快速流失,难以保持稳定的气层,削弱了降低船舶摩擦阻力和主机功耗的效果,空气的快速流失,造成排气设备的负担增大,从而提高了能源消耗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面固定有两个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两个所述斜面排列方向相反,所述船体的底面还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位于两个挡块之间,所述挡块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挡板的一侧下部开设有第一锋面,所述挡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锋面,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有连接轴。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的外侧与船体的底面滑动接触。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外侧靠近端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一端与船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船体的底面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呈倾斜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液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船体的底面平行。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与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挡板相互平行。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船底平面的设计,难以留存空气,空气的快速流失,造成排气设备的负担增大,从而提高了能源消耗的问题。
10、2、该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当船体转弯时,使得挡板逐渐放平,避免船体转弯时竖起的挡板产生阻力,从而影响船体操作性能的问题。
1.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底面固定有两个挡块(2),所述挡块(2)的一侧开设有斜面(3),两个所述斜面(3)排列方向相反,所述船体(1)的底面还设有多个挡板(4),所述挡板(4)位于两个挡块(2)之间,所述挡块(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挡板(4)的一侧下部开设有第一锋面(5),所述挡板(4)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锋面(6),所述挡板(4)的上端固定有连接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的外侧与船体(1)的底面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外侧靠近端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支座(8),所述支座(8)的一端与船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底面固定有液压杆(9),所述液压杆(9)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10)呈倾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0)远离液压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1)与船体(1)的底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楔形船底减阻气层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三连杆(12),所述第三连杆(1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三连杆(12)的上端与连接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12)与挡板(4)相互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