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建筑体及水上建筑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2797发布日期:2023-10-28 16:1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水上建筑体及水上建筑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上建筑体及水上建筑群。


背景技术:

1、用地资源的多功能混合、集约使用、地上地下复合利用等技术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具体如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当前正需要探索和创新。

2、对水域而言,如果采用船舶式建筑体系,则可以不计算建设用地指标,这是其一个突出的优点。

3、如何利用水域承载城市的一部分发展功能,就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船舶直接用于事务所、建筑功能还是有其局限性的,诸如:空间狭小、颠簸不稳、物料补给排泄等。

4、鱼排是一种常见的水上建筑技术,渔排也是一种很普及的海边渔民生产生活方式,以简易浮体,比如泡沫板材等,捆扎支撑条形木板于水面上,多条木板围合出多个方格水面,在其中布网养殖,也可以局部搭建平台用于生活居住。这种技术简陋,行走其上浮沉不稳,不能承载大型荷载,且水面湿气大,排泄物直排入水,并不宜居,也无法航行。

5、船舶也是一种常见的水上建筑技术,船舶通常包括单体船、双体船等技术,已有非常成熟的航行技术体系。其中双体船宽大的甲板面非常适合建筑用途。但双体船主要是为航行设计的,船舶以航行功能为主,外型均为流线型,不利于组合拼接,不适用于大体量的建筑功能,也不适于多船连体构成建筑群,此外其补给需要靠港,占用港口资源,其甲板面积仍然较小、内部空间也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鱼排等水上建筑湿气大、不利于发展城市建筑功能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上建筑体及水上建筑群。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水上建筑体,所述水上建筑体包括:功能体、甲板体及浮力体,所述功能体设于所述甲板体上侧,所述功能体的重心与所述甲板体的重心沿竖直方向共线;所述浮力体设于所述甲板体的下侧,至少部分所述浮力体用于浸入水体,以提供浮力,所述甲板体与水体的上侧面之间具有间隔。

4、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功能体可以实现相应的建筑功能空间,浮力体可以为水上建筑体提供浮力,甲板体与水体之间设置间隔,可以使得功能体及甲板体远离水面,降低功能体的环境湿度,提高环境舒适度,还可以降低水上建筑体的航行阻力,提高水上建筑体的灵活性。

5、较佳地,所述浮力体包括不少于两套相应设置的主浮筒及斗型浮筒,所述主浮筒及斗型浮筒对称且间隔设于所述甲板体的下侧,所述斗型浮筒与所述甲板体的下侧相连接;所述斗型浮筒的横截面沿竖直方向自下向上变大,所述主浮筒用于浸入水体。

6、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利用主浮筒浸入水体,可以提高水上建筑体的稳定性。斗型浮筒可以提高水上建筑体的抗侧倾能力,提高水上建筑体侧向的稳定性。

7、较佳地,所述甲板体平面为“h”型,“h”型的两翼下方各设一套浮力体。

8、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浮力体的长度更长,可以提高水上建筑体沿浮力体长度方向的抗前后倾的能力,提高水上建筑体的稳定性。

9、较佳地,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若干助航水翼,若干所述助航水翼设于所述主浮筒的两侧,若干所述助航水翼沿所述主浮筒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10、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助航水翼可以减少水上建筑体移动过程中的阻力。

11、较佳地,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锁平系统,所述锁平系统设于所述水上建筑体的两端及两侧,所述锁平系统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水上建筑体相互锁定。

12、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锁平系统便于两个或多个水上建筑体相互锁定,可以提高稳定性,并构建贯通的道路系统。

13、较佳地,所述锁平系统包括相应设置的卯孔及榫头,所述卯孔及所述榫头分别设于所述水上建筑体的两端及两侧;

14、和/或,所述锁平系统还包括系缆柱,所述系缆柱设于所述水上建筑体的两端及两侧;

15、和/或,所述锁平系统还包括推力柱,所述推力柱设于所述水上建筑体的两端及两侧。

16、较佳地,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污水舱,所述污水舱设于所述甲板体的下方;

17、和/或,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净水舱,所述净水舱设于所述甲板体的下方;

18、和/或,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垃圾舱,所述垃圾舱设于所述甲板体的下方。

19、较佳地,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螺旋桨装置,所述螺旋桨装置设于所述浮力体;

20、和/或,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若干风帆装置,若干所述风帆装置设于所述甲板体;

21、和/或,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若干风电装置,若干所述风电装置设于所述甲板体;

22、和/或,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停机坪,所述停机坪设于所述功能体的顶部;

23、和/或,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电力装置,所述电力装置用于发电,或者所述电力装置用于接收外部电力。

24、较佳地,所述甲板体的投影的形状为圆角三角形,所述功能体设于圆角三角形的所述甲板体的中心区域;

25、和/或,所述甲板体的上侧面设有通行道路;

26、和/或,所述功能体的重心与所述甲板体的重心沿竖直方向共线;

27、和/或,所述功能体为机翼型建筑。

28、一种水上建筑群,所述水上建筑群包括若干如上所述的水上建筑体,若干所述水上建筑体顺次连接。

29、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h型结构,水上建筑群更加稳定,整体性更好,适用于水上驻留为主的建筑群;采用圆角三角形结构则允许水上建筑体之间有轻微的位移和偏转,允许更长的串联编队驻留或航行,也利于化解较大风浪的冲击;并且水上建筑群的功能体部位远离水面,能够降低功能体部位的环境湿度,提高环境舒适度。

30、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3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2、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功能体可以实现相应的建筑功能空间,浮力体可以为水上建筑体提供浮力,甲板体与水体之间设置间隔,可以使得功能体及甲板体远离水面,降低功能体的环境湿度,提高环境舒适度,还可以降低水上建筑体的航行阻力,提高水上建筑体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建筑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体平面为“h”型,“h”型的两翼下方各设一套浮力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若干助航水翼,若干所述助航水翼设于所述主浮筒的两侧,若干所述助航水翼沿所述主浮筒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锁平系统,所述锁平系统设于所述水上建筑体的两端及两侧,所述锁平系统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水上建筑体相互锁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平系统包括相应设置的卯孔及榫头,所述卯孔及所述榫头分别设于所述水上建筑体的两端及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污水舱,所述污水舱设于所述甲板体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建筑体还包括螺旋桨装置,所述螺旋桨装置设于所述浮力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体的投影的形状为圆角三角形,所述功能体设于圆角三角形的所述甲板体的中心区域;

9.一种水上建筑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建筑群包括若干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上建筑体,若干所述水上建筑体顺次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建筑体及水上建筑群。所述水上建筑体包括:功能体、甲板体及浮力体,所述功能体设于所述甲板体上侧,所述功能体的重心与所述甲板体的重心沿竖直方向共线;所述浮力体设于所述甲板体的下侧,至少部分所述浮力体用于浸入水体,以提供浮力,所述甲板体与水体的上侧面之间具有间隔。利用功能体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空间,浮力体可以为水上建筑体提供浮力,甲板体与水体之间设置间隔,可以使得功能体及甲板体远离水面,降低环境湿度,提高环境舒适度,还可以降低水上建筑体的航行阻力,提高水上建筑体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