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7386发布日期:2023-11-30 01:4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以氢气作为燃料的绿色船舶技术成为船舶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燃料电池船舶作为氢能源技术和绿色船舶技术发展的联合产物,具有排放低、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好、噪音低等优点,在未来推动航运无污染化和能源可持续化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2、氢气作为燃料从氢燃料储存间通过氢气供给管路输送至氢燃料电池处所,但是氢气燃料的泄露性和扩散性很强,在较为密闭的船舶舱室内极易发生泄漏并扩散,致使氢气在氢燃料储存间、氢燃料电池处所等密闭船舱积聚。

3、常规动力的机器处所及舱室设计无法对氢气进行有效的排除,不能形成合理的进出风回路,通风状况较差。且船舱内有结构件较多,而结构件间隙易容纳氢气,这样会造成氢气局部浓度过高,当氢气浓度到达爆炸极限时,存在爆炸的可能性,安全性较低。

4、因此,亟需一种船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船舶,能够将氢气排出,避免氢气集聚在船舱内。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船舶,包括船体、氢气易聚集腔室和排气结构,所述船体包括船主体、舱顶板和甲板,所述船主体和所述甲板围成船舱,所述氢气易聚集腔室设置于所述船舱内,所述舱顶板设置于所述甲板的正下方,设定所述船舶航行方向为纵向,沿纵向所述舱顶板两端与所述甲板的距离不相同,设定与所述甲板平行且与所述船舶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沿所述横向,所述舱顶板的纵向截面为弧形,所述舱顶板设置有送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舱顶板的最高点,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舱顶板的最低点,另一个所述排气结构通过空压机与所述送风口连通;

4、所述氢气易聚集腔室至少包括氢燃料罐处所、氢气瓶间、氢燃料电池处所、氢燃料罐接头处所和氢燃料准备间中的一种或多种。

5、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舱顶板的弧心指向所述甲板。

6、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舱顶板的弧心背离所述甲板。

7、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沿所述船舶纵向,所述舱顶板与所述甲板的船首距离大于所述舱顶板与所述甲板的船尾距离。

8、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沿所述船舶纵向,所述舱顶板与所述甲板的船首距离小于所述舱顶板与所述甲板的船尾距离。

9、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船主体侧壁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10、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结构包括壳体、进气管和抽风机,所述壳体依次形成有吸气腔、混合腔和排气腔,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混合腔的部分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入所述连通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空压机连通,所述通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排气腔内。

11、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通过连通环连通,多个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每个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混合腔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直径。

12、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氢气安全报警结构,所述氢气安全报警结构用于检测所述船舱中的氢气浓度值,并在所述氢气浓度值达到预设浓度值时报警并驱动排气结构排气。

13、作为上述船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氢气安全报警结构包括多个氢气浓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船舱内。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5、船舶包括船体、氢气易泄露腔室和排气结构,船体包括船主体、舱顶板和甲板,船主体和甲板围成船舱,氢气易泄露腔室设置于船舱内,舱顶板设置于甲板的正下方,沿船舶纵向,舱顶板两端与甲板的距离不相同,设定与甲板平行且与船舶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沿横向,舱顶板的纵向截面为弧形,舱顶板设置有送风口和出风口,这样船舱内的气体在出风口处被抽出后,空气从送风口进入,保证船舱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恒定,保证船舱内的氢气能够顺利排出,由于氢气的密度小,容易聚集在舱顶板的最高位置,出风口的高度与送风口的高度不一致,送风口位于舱顶板的最低点,出风口位于舱顶板的最高点,这样设置则可以将氢气更多的排出,防止氢气在舱顶板形成的空间内聚集而不能排出,排气结构设置输送压缩空气,进一步稀释排气氢气浓度,防止达到爆炸极限。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氢气易聚集腔室和排气结构(2),所述船体(1)包括船主体(11)、舱顶板(12)和甲板(13),所述船主体(11)和所述甲板(13)围成船舱,所述氢气易聚集腔室设置于所述船舱内,所述舱顶板(12)设置于所述甲板(13)的正下方,沿所述船舶纵向,所述舱顶板(12)两端与所述甲板(13)的距离不相同,设定与所述甲板(13)平行且与所述船舶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沿所述横向,所述舱顶板(12)的纵向截面为弧形,所述舱顶板(12)设置有送风口(121)和出风口(122),所述出风口(122)位于所述舱顶板(12)的最高点,所述送风口(121)位于所述舱顶板(12)的最低点,另一个所述排气结构(2)与所述送风口(1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顶板(12)的弧心指向所述甲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顶板(12)的弧心背离所述甲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船舶纵向,所述舱顶板(12)与所述甲板(13)的船首距离大于所述舱顶板(12)与所述甲板(13)的船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船舶纵向,所述舱顶板(12)与所述甲板(13)的船首距离小于所述舱顶板(12)与所述甲板(13)的船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主体(11)侧壁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2)包括壳体(21)、进气管、空压机和通风机(22),所述壳体(21)依次形成有吸气腔(211)、混合腔(212)和排气腔(213),所述壳体(21)对应所述混合腔(212)的部分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入所述连通孔内,另一端与所述空压机连通,所述通风机(22)设置于所述壳体(21)的排气腔(2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包括第一进气通道(214)和第二进气通道(216),所述第一进气通道(214)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216)通过连通环(215)连通,多个所述第二进气通道(216)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21),每个所述第二进气通道(216)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混合腔(212)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进气通道(214)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216)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气安全报警结构,所述氢气安全报警结构用于检测所述船舱中的氢气浓度值,并在所述氢气浓度值达到预设浓度值时报警并驱动排气结构(2)排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安全报警结构包括多个氢气浓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船舱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船舶包括船体、氢气易聚集腔室和排气结构,船体包括船主体、舱顶板和甲板,舱壁和甲板围成舱室,氢气易聚集腔室设置于船舱内,舱顶板设置于甲板的正下方,沿船舶纵向,舱顶板两端与甲板的距离不相同,沿横向,舱顶板的纵向截面为弧形,舱顶板设置有送风口和出风口,这样船舱内的气体在出风口处被抽出后,空气从送风口进入,保证船舱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恒定,出风口的高度与送风口的高度不一致,送风口位于舱顶板的最低点,出风口位于舱顶板的最高点,这样设置则可以将氢气更多的排出,防止氢气在舱顶板形成的空间内聚集而不能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范韵楚,王瑜,谢智康,杜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