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7178发布日期:2023-12-21 10:1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艇,具体为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水运是使用船舶运送货物的方式,主要在内河以及沿海,通常由小型运输船舶完成,水运的优点是成本低、大批量和适合远距离的运输,但是其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船舶在航行中遇到极端天气,通常伴随着强风和大浪等情况,有可能出现翻沉事故,一旦船舶沉入水底,打捞的成本将非常高。

2、目前,常见的船艇与舱体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的,导致后期拆卸舱体时十分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包括:

3、船艇;

4、防翻沉舱体,所述船艇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翻沉舱体;

5、限位插板,所述防翻沉舱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板;

6、定位槽,所述船艇顶部对应限位插板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插板的底部贯穿定位槽且延伸至定位槽的内部;

7、立块,所述船艇顶部且位于防翻沉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立块,所述立块靠近防翻沉舱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

8、连接机构,所述防翻沉舱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机构。

9、进一步地,所述防翻沉舱体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吊环。

10、进一步地,所述防翻沉舱体的前侧安装有舱门。

11、进一步地,所述防翻沉舱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透明钢化玻璃窗户。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柱、螺纹板、轴承、螺纹柱、旋转盘和固定柱,所述防翻沉舱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柱,所述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螺纹板,所述防翻沉舱体左右两侧且对应螺纹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防翻沉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远离轴承的一端贯穿螺纹板且延伸至螺纹板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螺纹柱与螺纹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板远离防翻沉舱体一侧且对应固定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防翻沉舱体的一侧贯穿固定槽且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与固定槽之间活动卡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插板与定位槽之间活动插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船艇、防翻沉舱体、限位插板、定位槽、立块、固定槽、连接机构、滑柱、螺纹板、轴承、螺纹柱、旋转盘、固定柱和吊环相互配合,解决了常见的船艇与舱体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的,导致后期拆卸舱体时十分的不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沉舱体(2)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吊环(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沉舱体(2)的前侧安装有舱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沉舱体(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透明钢化玻璃窗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滑柱(701)、螺纹板(702)、轴承(703)、螺纹柱(704)、旋转盘(705)和固定柱(706),所述防翻沉舱体(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柱(701),所述滑柱(7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螺纹板(702),所述防翻沉舱体(2)左右两侧且对应螺纹板(70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承(703),所述轴承(703)远离防翻沉舱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704),所述螺纹柱(704)远离轴承(703)的一端贯穿螺纹板(702)且延伸至螺纹板(702)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705),所述螺纹柱(704)与螺纹板(70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板(702)远离防翻沉舱体(2)一侧且对应固定槽(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06),所述固定柱(706)远离防翻沉舱体(2)的一侧贯穿固定槽(6)且延伸至固定槽(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706)与固定槽(6)之间活动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板(3)与定位槽(4)之间活动插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合船艇装配的防翻沉舱体连接结构,包括船艇和防翻沉舱体,船艇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翻沉舱体,防翻沉舱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板,船艇顶部对应限位插板的位置开设有定位槽,限位插板的底部贯穿定位槽且延伸至定位槽的内部。本技术通过船艇、防翻沉舱体、限位插板、定位槽、立块、固定槽、连接机构、滑柱、螺纹板、轴承、螺纹柱、旋转盘、固定柱和吊环相互配合,解决了常见的船艇与舱体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的,导致后期拆卸舱体时十分的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范强,蒋鹏,徐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兴隆船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