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5859发布日期:2024-04-30 16:5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舶辅助施工,具体涉及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


背景技术:

1、在船舶制造过程中,需要在船舱中安装各类型设备,但是,现在的船舶建造模式正在向模块化、大型总段化发展,有些船舱内部设备的交付滞后于船舶总段的合拢及安装,船舶总段合拢后,主机scr设备只能从主甲板分段开口处吊装进入机舱下平台,但是现有的机舱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无法满足将主机scr设备从主甲板分段开口处直接吊运至设备基座上,需要在机舱内部焊接额外的转运搭载平台,才能将主机scr设备吊运至设备基座,这大大增加了吊装的难度,延长了施工的周期。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更加高效、快速的将主机scr设备从主甲板分段开口处吊运至设备基座,降低吊运难度,缩短施工周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包括承载框架,承载框架顶部沿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根上纵梁,所述上纵梁铺设有上滑轨,两根上滑轨之间落放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沿上滑轨长度方向滑动,承载框架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两根下纵梁,下纵梁铺设有下滑轨,承载框架下方设有可调式刚性支架,可调式刚性支架沿下滑轨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可调式刚性支架为h型支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套接设置的内柱和外柱,内柱顶端与下滑轨搭接,内柱底端与外柱连接,内柱与外柱套接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外柱的表面螺接有可延伸至定位孔内部的定位螺栓,外柱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

4、优选的,所述立柱顶部外侧设有凸出的滑轮座,滑轮座下底面固接滑轮,所述滑轮落放于下滑轨,滑轮座外侧开设有通孔。

5、优选的,下纵梁外侧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通孔与限位孔通过定位销固定。

6、优选的,所述定位孔沿内柱的中轴线均匀设置,相邻定位孔间距40cm,定位孔的数量为6个。

7、优选的,所述外柱与内柱的最大长度总和为10m。

8、优选的,承载框架内部设有交叉支撑梁。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0、1.无需在船舶机舱内额外焊接转运搭载平台,减少了焊接、切割工序,避免对已经完工的船体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同时,使用本进舱工装可以在机舱内实现快速布置,提高了调装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难度。

11、2.采用可调式刚性支架可以适应各种内部结构不同的船舶,使本工装可以在不同船舶内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框架,承载框架顶部沿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根上纵梁,所述上纵梁铺设有上滑轨,两根上滑轨之间落放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沿上滑轨长度方向滑动,承载框架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两根下纵梁,下纵梁铺设有下滑轨,承载框架下方设有可调式刚性支架,可调式刚性支架沿下滑轨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可调式刚性支架为h型支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套接设置的内柱和外柱,内柱顶端与下滑轨搭接,内柱底端与外柱连接,内柱与外柱套接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外柱的表面螺接有可延伸至定位孔内部的定位螺栓,外柱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顶部外侧设有凸出的滑轮座,滑轮座下底面固接滑轮,所述滑轮落放于下滑轨,滑轮座外侧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其特征在于:下纵梁外侧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通孔与限位孔通过定位销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沿内柱的中轴线均匀设置,相邻定位孔间距40cm,定位孔的数量为6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柱与内柱的最大长度总和为1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其特征在于:承载框架内部设有交叉支撑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机SCR设备进舱工装,包括承载框架,承载框架顶部沿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根上纵梁,上纵梁铺设有上滑轨,两根上滑轨之间落放有移动小车,承载框架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两根下纵梁,下纵梁铺设有下滑轨,承载框架下方设有可调式刚性支架,可调式刚性支架沿下滑轨长度方向滑动,可调式刚性支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套接设置的内柱和外柱,内柱顶端与下滑轨搭接,内柱底端与外柱连接,内柱与外柱套接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外柱的表面螺接有可延伸至定位孔内部的定位螺栓,外柱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使用本机舱工装,可以在机舱内实现快速布置,提高了调装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瞿文军,樊荣超,王永柱,翟青占,胡亦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7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