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箱结构及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25193发布日期:2024-06-24 14:14阅读:7来源:国知局
井箱结构及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舶,尤其涉及一种井箱结构及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1、破冰船是用于破碎水面冰层,开辟航道,保障舰船进出冰封港口、锚地,或引导舰船在冰区航行的勤务船。

2、一般的,破冰船的推进装置包括上齿轮箱、回转驱动、井箱体和下齿轮箱,其中,井箱体与船体固定,井箱体包括井箱座和回转体,回转体与井箱座通过回转轴承连接,井箱座与船体固定,上齿轮箱和回转驱动与井箱座固定,且均位于船体内,下齿轮箱能够随回转体转动,且下齿轮箱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旋桨用于产生推力,上齿轮箱和下齿轮箱传动连接,驱动螺旋桨转动,回转驱动用于驱动回转体转动,破冰刃设置于下齿轮箱的一侧,朝向船舶的行驶方向。

3、破冰船在进行破冰作业时,需要破冰刃对冰面造成一定的裂痕,且破冰船的船头部分冲上冰面,利用其自重挤压冰层,使得冰层在冲击下沿着裂痕破碎。因此当破冰船执行连续的破冰作业时,则需要破冰船,能够快速启动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输出较大的马力。

4、现有的破冰船,随着破冰工况要求的不断提高,一般通过装配更大马力的推进器,这就导致了成本的升高。

5、究其原因,一个主要因素是推进器搅油降低了整体的传递效率。为了保证上齿轮箱和下齿轮箱之间的传动组件能够得到充分润滑,一般在井箱体和下齿轮箱内注满油液,传动组件和下齿轮箱内的传动结构就始终浸泡于油液内,又由于下齿轮箱设置有破冰刃,为了保证其结构强度,其体积相对较大,导致其内部需要灌注大量的油液才能将传动组件覆盖,进而导致了,传动组件需要搅动大量的油液一同转动,从而产生比较大的搅动损耗,影响了传动效率。

6、因此,亟需一种井箱结构及推进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井箱结构及推进装置,能够在满足润滑的同时,降低搅动损耗。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井箱结构,适用于破冰船,上述井箱结构包括:

4、回转体,上述回转体的轴向中心开设有避让孔,用于安装第一传动组件;

5、井箱座,上述井箱座转动套设于上述回转体外,上述回转体与上述井箱座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6、第一密封筒,上述第一密封筒与上述回转体同轴设置且固定,上述第一密封筒内形成第一油腔,上述第一油腔与上述避让孔连通;

7、第二密封筒,上述第二密封筒与上述回转体同轴设置并固定,且上述第二密封筒套设于上述第一密封筒外并位于上述井箱座内,上述第二密封筒与上述第一密封筒之间形成闲置腔,上述第二密封筒与上述回转体之间形成第二油腔,上述第二油腔与上述第一油腔连通,油液能够往返上述第一油腔和上述第二油腔,并滞留于其中一个内。

8、作为上述井箱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密封组件包括油封件和水封件,上述油封件和上述水封件沿上述回转体的轴线间隔设置且分别套设于上述回转体外,上述油封件位于上述水封件与上述第二油腔之间。

9、作为上述井箱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密封组件还包括防砂圈,上述防砂圈套设于上述回转体外,且上述防砂圈位于上述水封件背对上述油封件的一侧。

10、作为上述井箱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回转体包括回转主体和衬套,上述衬套套设于上述回转主体外,上述密封组件设置于上述衬套与上述井箱座之间。

11、作为上述井箱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回转体与上述井箱座通过回转轴承连接。

12、作为上述井箱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回转轴承为双排滚子轴承。

13、作为上述井箱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回转体包括底壁和周侧壁,上述底壁和上述周侧壁垂直固定且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14、作为上述井箱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座和端盖,上述端盖与上述井箱座固定,上述支撑座与上述端盖焊接固定,上述端盖和上述支撑座均开设有通孔,上述通孔与上述避让孔同轴开设,且上述通孔与上述第一油腔连通。

15、作为上述井箱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端盖于背对上述回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耳。

16、还提供了推进装置,包括上齿轮箱、回转驱动、下齿轮箱、螺旋桨和上述的井箱结构,上述井箱座用于与船体固定,上述上齿轮箱和上述回转驱动安装于上述井箱座,上述回转驱动用于驱动上述回转体转动,上述下齿轮箱与上述回转体固定,上述上齿轮箱和上述下齿轮箱通过上述第一传动组件传动,上述螺旋桨安装于上述下齿轮箱的输出端。

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8、第一密封筒、第二密封筒和回转体分别围合成第一油腔、闲置腔和第二油腔。当船舶停滞时,油液位于第一油腔内,第一传动组件浸泡于油液中进行润滑;当船舶准备行驶时,第一油腔内产生压力,将油液自第一油腔排至第二油腔内,并存储于第二油腔内。如此第一传动组件运转时,不再搅动全部油液,减少了搅动损失。且闲置腔始终处于空置,闲置腔的设置,实际上挤压了第一油腔的体积,使得第一油腔初始加油的总量减少。



技术特征:

1.井箱结构,适用于破冰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箱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0)包括油封件(31)和水封件(32),所述油封件(31)和所述水封件(32)沿所述回转体(10)的轴线间隔设置且分别套设于所述回转体(10)外,所述油封件(31)位于所述水封件(32)与所述第二油腔(4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0)还包括防砂圈(33),所述防砂圈(33)套设于所述回转体(10)外,且所述防砂圈(33)位于所述水封件(32)背对所述油封件(3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体(10)包括回转主体(12)和衬套(13),所述衬套(13)套设于所述回转主体(12)外,所述密封组件(30)设置于所述衬套(13)与所述井箱座(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体(10)与所述井箱座(21)通过回转轴承(2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承(211)为双排滚子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体(10)包括底壁和周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周侧壁垂直固定且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4)。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23)和端盖(22),所述端盖(22)与所述井箱座(21)固定,所述支撑座(23)与所述端盖(22)焊接固定,所述端盖(22)和所述支撑座(23)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避让孔(11)同轴开设,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油腔(4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2)于背对所述回转体(1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耳(221)。

10.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齿轮箱(50)、回转驱动(60)、下齿轮箱(70)、螺旋桨(8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井箱结构,所述井箱座(21)用于与船体固定,所述上齿轮箱(50)和所述回转驱动(60)安装于所述井箱座(21),所述回转驱动(60)用于驱动所述回转体(10)转动,所述下齿轮箱(70)与所述回转体(10)固定,所述上齿轮箱(50)和所述下齿轮箱(7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90)传动,所述螺旋桨(80)安装于所述下齿轮箱(70)的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井箱结构及推进装置,推进装置包括上齿轮箱、回转驱动、下齿轮箱、螺旋桨和井箱结构,其中,井箱结构包括井箱座和与之转动连接的回转体,井箱座用于与船体固定,上齿轮箱和回转驱动安装于井箱座,回转驱动用于驱动回转体转动,下齿轮箱与回转体固定,上齿轮箱和下齿轮箱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螺旋桨安装于下齿轮箱的输出端。回转体设置有第一油腔、闲置腔和第二油腔,闲置腔始终空置,第一油腔和下齿轮箱形成的主油腔与第二油腔连通,根据船舶的行驶状态,将油液输送至对应油腔,在满足润滑的同时,降低搅动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常晓雷,舒永东,常江,柳德君,史东伟,张磊,王浩,张道祥,皮志达,林富华,马君亭,许兆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高精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9
技术公布日:2024/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