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638743发布日期:2025-04-15 15:54阅读: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上救援,具体是一种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海上救生装置主要由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船等,可以在海上对落水者进行救援。

2、在公开专利中(公开号:cn116691968b)公开了一种警用海上救援救生装置,通过设置由稳定组件和升降组件,通过转动手轮的情况下对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工作,实现带动连接齿轮以及连接杆的转动工作,且连接杆带动传动齿轮、联动齿轮对螺纹杆实现转动工作,然后将安装的支撑杆通过连接槽和连接栓在扶梯杆的内部进行一定的升降工作,便于对底部安装的脚踏板进行一定的升降工作,便于对落水人员腿部进行支撑作用,将落水人员进行支撑。但是在救生船上,因为救生船在海上追求的是方便携带且灵活使用,在救生船上安装升降组件无疑是增加了救生船的整体面积和使用重量,可能会导致救生船失去灵活使用的目的。

3、因此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在急需一种可以不改变救生船灵活使用特性的同时又可以对落水者进行紧急救援的救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包括:

4、救生船主体;

5、救生机构,设置于所述救生船主体的侧面且能够在所述救生船主体的侧面转动;所述救生机构与所述救生船主体之间分别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存放方式;水平时,救生船主体正常运行;垂直时,救生船主体处于紧急救援状态。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救生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救生船主体侧边的固定齿轮,且在救生船主体的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齿轮同轴设计的救生板,救生板在救生船主体的侧边转动,所述救生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当救生板在救生船主体的侧边转动时,连接齿轮配合啮合连接的作用在救生板的内部转动。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救生板上设置有若干踏板。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救生板的内部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上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齿轮转动的空腔,所述槽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在所述槽体内部往复移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槽体至所述空腔内并与活动导杆连接,所述活动导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齿轮的偏心处,所述连接杆的侧边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连接,踏板铰接在所述救生板的侧面。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踏板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活动杆铰接。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杆铰接的移动杆,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救生板底部的置放腔,所述置放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移动杆通过滑动环在所述滑杆上移动,所述移动杆与所述滑动环铰接,所述置放腔的内部两侧壁上滑动设置有充气筒,所述充气筒通过连接软管与弹性气板连接。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充气筒包括固定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移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动环的底部与弹性气板连接,所述弹性气板设置在所述置放腔中。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救生船主体上还设置有对所述救生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救生板的转动轴上开设有限位槽,通过相对应的转动手把插入限位槽,可以完成对救生板转动的控制。

14、一种海上救援救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使用时,改变救生机构与救生船主体之间的角度,使其互相垂直,救生机构落入海水中;

16、不使用时,救生机构与救生船主体的长边保持平行。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中的救生装置,救生板的转动轴上开设有限位槽,通过相对应的转动手把插入限位槽,可以完成对救生板转动的控制,调整角度之后,再从限位槽中抽出转动手把。通过将救生板调节至与救生船主体垂直,这样就可以把救生板放入到海平面至下,当在紧急救援过程中,可以让落水者扶着救生板进行体力恢复。如图所示,当在救生板水平状态时,可以通过在救生船主体上设置限位机构将救生板角度进行固定;

19、2、本发明中的救生装置,当救生板从与救生船水平角度变换为垂直角度时,会因为连接齿轮在固定齿轮上转动的原因,配合活动导杆带动连接杆在槽体的内部从上而下运动(上指的是靠近固定齿轮的端面),进而配合上活动杆的作用,会带动救生板上铰接的踏板转动,当救生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此时踏板处于水平状态(即垂直于救生板),从而可以实现在救生板放下时,踏板也可以同时展开为落水者或者救援者提供支撑力,达到了快速救援的效果;

20、3、本发明中的救生方法,可以在针对不同情况下,灵活使用救生船。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机构(2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救生船主体(10)侧边的固定齿轮(21),且在救生船主体(10)的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齿轮(21)同轴设计的救生板(22),救生板(22)在救生船主体(10)的侧边转动,所述救生板(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固定齿轮(21)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23),当救生板(22)在救生船主体(10)的侧边转动时,连接齿轮(23)配合啮合连接的作用在救生板(22)的内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板(22)上设置有若干踏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板(22)的内部开设有槽体(25),所述槽体(25)的上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齿轮(23)转动的空腔(26),所述槽体(2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30),所述连接机构(30)包括在所述槽体(25)内部往复移动的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贯穿所述槽体(25)至所述空腔(26)内并与活动导杆(32)连接,所述活动导杆(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齿轮(23)的偏心处,所述连接杆(31)的侧边铰接有活动杆(33),所述活动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24)连接,踏板(24)铰接在所述救生板(22)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4)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241),所述导向槽(2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42),所述导向杆(24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43),所述滑动块(243)与所述活动杆(3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机构(40),所述缓冲机构(40)包括与所述连接杆(31)铰接的移动杆(41),所述缓冲机构(40)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救生板(22)底部的置放腔(42),所述置放腔(4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杆(46),所述移动杆(41)通过滑动环(43)在所述滑杆(46)上移动,所述移动杆(41)与所述滑动环(43)铰接,所述置放腔(42)的内部两侧壁上滑动设置有充气筒(44),所述充气筒(44)通过连接软管与弹性气板(4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筒(44)包括固定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移动杆(4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动环(43)的底部与弹性气板(45)连接,所述弹性气板(45)设置在所述置放腔(4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船主体(10)上还设置有对所述救生板(22)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板(22)的转动轴上开设有限位槽,通过相对应的转动手把插入限位槽,可以完成对救生板(22)转动的控制。

10.一种海上救援救生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救生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海上救援技术领域,包括:救生船主体;救生机构,设置于所述救生船主体的侧面且能够在所述救生船主体的侧面转动;所述救生机构与所述救生船主体之间分别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存放方式;水平时,救生船主体正常运行;垂直时,救生船主体处于紧急救援状态。通过相对应的转动手把插入限位槽,可以完成对救生板转动的控制,调整角度之后,再从限位槽中抽出转动手把。通过将救生板调节至与救生船主体垂直,这样就可以把救生板放入到海平面至下,当在紧急救援过程中,可以让落水者扶着救生板进行体力恢复。如图所示,当在救生板水平状态时,可以通过在救生船主体上设置限位机构将救生板角度进行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季建,戴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