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溢油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53448发布日期:2025-02-18 19:17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溢油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海洋溢油回收,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溢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石油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类产品贸易节节上升,导致石油运输业的迅速壮大,特别是运输石油量最大的水上石油运输船舶,其占总石油运输量的60%以上。

2、与此同时,随着海上石油运输的发展,海洋的石油污染业引起了公众的重视。目前,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其不仅会在海洋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石油泄漏,还会在靠港运输的过程中造成石油泄漏,例如在原油码头,当装置管道发生泄漏、船舶进出发生碰撞、装卸装置发生故障或人员操作失误时,其容易导致原油大量泄漏,从而造成水域环境污染;而且泄漏事故势必会造成附近海域环境的污染,进而导致海水水质、养殖业、渔业、海滨旅游景区和人类健康都受到危害。

3、现阶段,传统海洋溢油回收方式大多采用先利用船舶拉动溢油回收带将海洋溢油圈起,再利用吸油机回收溢油的方法,不过由于该溢油回收方式所应用的船舶体型较大,其仅适用于宽阔海域中的溢油回收作业,并不适用于狭窄河道中的溢油回收作业;而且由于溢油带表面容易堆积大量灰尘和污油,其还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溢油带,从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成本,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在宽阔的海域中高效回收溢油,也可在狭窄河道中高效回收溢油的海洋溢油回收装置,以克服现有海洋溢油回收方式所存在的适应环境有限、工作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等缺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其包括主船体,主船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驾驶室、船体、推进器,船体中部设置有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设置有溢油输入口、溢油输出口和排水口,油水分离器的溢油输入口连通有吸入管路,吸入管路通过转动组件转动安装在船体上,且吸入管路的前端设置有溢油回收口,溢油回收口设置在船体的头部;油水分离器的溢油输出口通过入舱管路连通有溢油存储组件,且入舱管路的中部设置有油泵;油水分离器的排水口连通有排出管路,排出管路的中部设置有水泵,排出管路的下端直通船体底部。

3、这样在驾驶本实用新型进行海洋溢油回收作业时,其可先在油泵和水泵的联合作用下将含有污油的海水从溢油回收口处吸入至油水分离器内,然后通过油水分离器对海水进行油水分离,并通过入舱管路将分离后的污油排入溢油存储组件中进行存储,通过排出管路将分离后的海水排出。而且在此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入管路及设置在吸入管路前端的溢油回收口能够在转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溢油回收口的角度,从而有效地扩大整个装置的溢油回收的范围,以解决在狭窄河道和码头沿岸等地方回收污油时船体不利于转向的问题,进而拓宽整个装置的适应环境;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油泵和水泵产生的吸力来回收海洋溢油,解决了船舶前进过程中产生的波浪的影响;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将海水排出,以及对污油进行集中存储,其还可以增加整个装置的工作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节省能源的消耗。

4、进一步地,油水分离器包括安装在船体中部的分离器主体,分离器主体的内部通过横舱壁分隔为前舱和后舱,前舱与后舱之间通过横舱壁上端设置的油水过滤器连通,且前舱前端面的上部设置溢油输入口,前舱底面的后端设置排水口,前舱顶面的前端设置入口隔板,入口隔板的下端低于溢油输入口,入口隔板的内侧与横舱壁之间设置油水分离膜,油水分离膜位于油水过滤器的下方;后舱的后部设置溢油输出口。这样当海水进入油水分离器内后,海水会依次经过油水分离膜、油水过滤器,并通过油水分离膜、油水过滤器依次进行一次油水分离处理、二次油水分离处理,从而提高该油水分离器的油水分离效果。

5、进一步地,排出管路设置有单向阀一,入舱管路设置有单向阀二,物料在单向阀一处的流向为从油水分离器内流向船体外,物料在单向阀二处的流向为从油水分离器内流向溢油存储组件,并通过单向阀一、单向阀二和水泵、油泵的配合下实现抽水、放水等功能。

6、进一步地,转动组件包括基座,基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船体上,基座中部水平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传动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转动轴的一端伸入船体后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有固定齿轮,固定齿轮固定安装在吸入管路上。这样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就可以通过转动轴、传动齿轮、固定齿轮之间的配合带动吸入管路进行对应方向的水平旋转,以实现吸入管路前端所设溢油回收口的角度调节。而且作为优选,所述吸入管路后端用来与油水分离器连接的部分优选采用波纹管等柔性管路,吸入管路前端用来固定齿轮连接的部分和设置溢油回收口的部分优选采用不锈钢管等刚性管路。

7、进一步地,船体的上部和船体的底部各设置有一组转动组件,且两个转动组件以吸入管路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8、进一步地,溢油存储组件包括设置在船体内的污油舱,污油舱的入油口与入舱管路连通,污油舱的底面与船体舷侧下方之间贯穿有排油口,排油口内设置有单向阀三,且物料在单向阀三处的流向为从污油舱内流向污油舱外。这样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单向阀三与排油口之间的配合实现污油排出动作。

9、进一步地,推进器为吊舱式推进器,其设置在船体尾部下方,并为整个主船体提供前进的动力。

10、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驾驶本实用新型进行海洋溢油回收作业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入管路及设置在吸入管路前端的溢油回收口能够在转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溢油回收口的角度,从而有效地扩大整个装置的溢油回收的范围,以解决在狭窄河道和码头沿岸等地方回收污油时船体不利于转向的问题,进而拓宽整个装置的适应环境;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油泵和水泵产生的吸力来回收海洋溢油,解决了船舶前进过程中产生的波浪的影响;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将海水排出,以及对污油进行集中存储,其还可以增加整个装置的工作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节省能源的消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包括主船体,主船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驾驶室、船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船体中部设置有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设置有溢油输入口、溢油输出口和排水口,油水分离器的溢油输入口连通有吸入管路,吸入管路通过转动组件转动安装在船体上,且吸入管路的前端设置有溢油回收口,溢油回收口设置在船体的头部;油水分离器的溢油输出口通过入舱管路连通有溢油存储组件,且入舱管路的中部设置有油泵;油水分离器的排水口连通有排出管路,排出管路的中部设置有水泵,排出管路的下端直通船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水分离器包括安装在船体中部的分离器主体,分离器主体的内部通过横舱壁分隔为前舱和后舱,前舱与后舱之间通过横舱壁上端设置的油水过滤器连通,且前舱前端面的上部设置溢油输入口,前舱底面的后端设置排水口,前舱顶面的前端设置入口隔板,入口隔板的下端低于溢油输入口,入口隔板的内侧与横舱壁之间设置油水分离膜,油水分离膜位于油水过滤器的下方;后舱的后部设置溢油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管路设置有单向阀一,入舱管路设置有单向阀二,物料在单向阀一处的流向为从油水分离器内流向船体外,物料在单向阀二处的流向为从油水分离器内流向溢油存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包括基座,基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船体上,基座中部水平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传动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转动轴的一端伸入船体后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有固定齿轮,固定齿轮固定安装在吸入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船体的上部和船体的底部各设置有一组转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溢油存储组件包括设置在船体内的污油舱,污油舱的入油口与入舱管路连通,污油舱的底面与船体舷侧下方之间贯穿有排油口,排油口内设置有单向阀三,且物料在单向阀三处的流向为从污油舱内流向污油舱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推进器为吊舱式推进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海洋溢油回收装置,属于海洋溢油回收技术领域,其包括主船体,主船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驾驶室、船体、推进器,船体中部设置有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设置有溢油输入口、溢油输出口和排水口,油水分离器的溢油输入口连通有吸入管路,吸入管路通过转动组件转动安装在船体上,且吸入管路的前端设置有溢油回收口,溢油回收口设置在船体的头部;油水分离器的溢油输出口通过入舱管路连通有溢油存储组件,且入舱管路的中部设置有油泵;油水分离器的排水口连通有排出管路,排出管路的中部设置有水泵,排出管路的下端直通船体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既可以在宽阔的海域中高效回收溢油,也可在狭窄河道中高效回收溢油。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明,焦鑫晨,申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照港达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31
技术公布日:2025/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