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供水面作业人员使用的救生装置。
利用救生衣达到落水者自救的目的,是久已公知的技术。然而,传统的救生衣或由于体积较大、给水面作业人员带来不便,或因充气速度较慢,难以适应突然遇险人员的救护要求。尤为突出的是救生衣易损伤,给水面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威协,并增大了修补费用开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首先在于改善维修条件,进一步提高救生衣使用的安全性;其次在于改善穿着状态下工作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救生衣包括本和内胆,其特征是内胆套装于夹袋之中,经带有止回阀的连通管作用与充气装置相接。
为了进一步改善漂浮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夹袋,其下部与本体分离,在夹袋的下沿设计有系带。
为了达到便于携带和快速充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装置为储存有液氮的钢瓶。
为了进一步提高充气的随意性,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泄气事故,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内胆相接通的位于本体上的手动充气装置一带有止回阀的气囊。
改善气囊的配制可以提高水面漂浮的效果,为此,本实用新型中夹袋分布于本体的前胸、后背各两只,两腋下各一只。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说明书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瓶,2--拉环,3--连通管,4--止回阀,5--螺母,6--内胆,7--气囊,8--止回阀,9--系带,10--夹袋,11--系带,12--连接环,13--本体。
如图所示,救生衣的本体13采用单层背心形式,在本体13的正面和后面各配置两只夹袋10,在两侧的腋下位置各配置一只夹袋10。夹袋10的上部固联在本体13上,其下部由位于下沿处的系带11连接于本体13上,打开系带11后,夹袋10的下部可向上漂浮,以改善落水人员的漂游姿势和效果。在夹袋10的下沿有一只连结环12,利用连接环12将各只夹袋10串接在一起可以保证漂浮效果。
内胆6放入夹袋10中,利用螺母5将内胆6的导气管与连通管3相接,然后用系带9将内胆6封装在夹袋10中。
与连通管3的另一端相接是在救生衣本体13的口袋(特制)中放置的储液瓶1和另一口袋中放置的气囊7。储液瓶1由常规的耐压瓶体、封盖、手控的单向阀体和充、排气嘴等组成,内储在常温、常压下能迅速气化的液体一例如液氮。
气囊7上带有止回阀8,其作用是以手动的方式向救生衣中迅速供气。这一功能即是对储液瓶1功能作用的补充,也可对漂浮中出现内胆漏气进行补偿。
将螺母5设置在止回阀4的下方,可保证充气、放气的自如。
水面作业人员穿用上述救生衣,由于内胆6中无气体,且本体13整体采用单层背心式结构,因此无碍于正常作业。又因为采用了内胆6与夹袋10配装的结构,所以内胆6可得到有效地保护。万一损伤极易修补,且不损伤救生衣整体美观。
在紧急情况下牵动拉环2,液氮进入连通管3中,迅速气化并经止回阀4充入各个内胆6中。进入漂浮状态的人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及水面情况确定是否解开系带11,并调整连接环12中的绳。
各内胆独立密闭,但有一损伤可用气囊7补充气体,而不影响其余内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穿着舒适,易修补,便于日常作业,充气迅速可靠,使用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救生衣,包括本体和内胆,其特征是内胆6套装于夹袋10之中,经带有止回阀的连通管3作用与充气装置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是夹袋10的下部与本体13分离,在夹袋的下沿设计有系带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是充气装置为一贮有液氮的钢瓶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是与内胆6相接通,在本体13上有一手动充气装置一带有止回阀8的气囊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是夹袋10分布于本体13的前胸、后背各两只,两腋下各一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衣,包括本体13,内胆6,其特征是多个内胆6分别套装于夹袋10中,并经带有止回阀4的连接管3与充气装置相接。夹袋10的下部与本体13分体,其下沿处由系带11与本体相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穿着舒适,易修补,便于日常作业,紧急情况下充气迅速可靠,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B63C9/11GK2213117SQ9424085
公开日1995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6日
发明者高安长, 李振 申请人:高安长,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