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由风冷内燃机驱动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一个风冷内燃机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该内燃机具有一根安装有冷却风扇的垂直曲轴。
为减少重量对于小型外置船用驱动装置而言采用风冷内燃机是有利的。这种发动机需要不断地提供新鲜冷却空气来防止发动机过热。出于美学的考虑和检修的方便,希望能盖住发动机。因此在小型外置船用发动机上产生了矛盾要求。根据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号为(kokoku)No.2-23782的发明,一个罩放置在外置船用发动机的缸盖上方,但它的曲轴箱是暴露的。但是美学的考虑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希望能把内燃机的暴露部分减少到最小。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比较完全地被盖住但可得到较好风冷的风冷内燃机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比较完全地被盖住且重量轻的风冷内燃机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比较完全地被盖住且容易检修的风冷内燃机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设置一个垂直取向的曲轴和连接到该曲轴的上端上的冷却风扇的内燃机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来实现,该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连接到发动机下端上的底壳,该底壳布置有位于该底壳的外周内且基本上呈圆柱形的直立壁部从而包围该发动机的下部;一个发动机罩,可拆下地连接到底壳上从而共同地盖住发动机并限制出第一室,该发动机罩布置有一个把冷却空气加入到第一室的的空气进口;及一个风扇罩,用来共同盖住发动机并在第一室内限制出第二室,该风扇罩在风扇的对面布置有一个空气进入口,而该底壳布置有一个用来把冷却空气排出第二室的出气口;其中该风扇罩的下部周边缘靠在对面的底壳的圆柱形直立壁部的上部周边缘上。
因此,风扇罩与底壳一起紧密地盖住发动机,以致环绕发动机限制出一个狭窄的空气道,高速的冷却空气可不断地绕着发动机通过。这提高了冷却效果并达到在发动机没有过热危险的情况下而使发动机基本上全部盖住的效果。尤其是,通过在该风扇罩的下部周边缘提供一个周缘槽,该槽容纳对面的底壳的圆柱形直立壁部的上部周边缘,从而实现把风扇罩牢牢地固定到底壳上,而底壳可牢牢地连接到发动机的下部上。此外,风扇罩和底壳的相对边缘上可布置有若干销和孔的接合布置,这些布置用来相对底壳定位放置风扇罩以防任何横向移动。
最好,发动机罩的空气进口布置在发动机罩的上端的后部上,风扇罩的进口布置在该风扇罩的上部。此外,由发动机罩和风扇罩之间限制出的第一室的结构防止进入第一室的水到达第二室。因此,可保护发动机免受由水侵入第一室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一般来说,一个反冲起动机连接到发动机的上部,并可以放置在风扇罩的上部,风扇罩的进口布置在反冲起动机的盖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空气导向板可布置在第二室内部,从而直接引导冷却空气流向发动机曲轴箱。为了使零件的数目减少到最少并简化装配工作,空气导向板由插入在排气管的基端和相对的发动机的排气口之间的垫板延伸而成。
现在参照附图在下面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的局部剖开侧视图;图2是周围布置和发动机的局部剖开侧视图;图3是外置船用驱动装置的局部剖开平面图,发动机罩被拆开,从而可显示发动机周围的零件;图4是沿着图3的Ⅳ-Ⅳ线截取的局部的剖视图;及图5是沿着图3的Ⅴ-Ⅴ线截取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表示本发明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的侧视图。该外置船用驱动装置1适合于连接到船的横梁上(图中未视出),横梁上带有一个具有紧固功能的后部支撑2。旋转壳体4通过横跨船宽水平延伸的翻转轴3连接到后部支撑2上。该旋转壳体4本身又支撑一个内部容纳垂直延伸的驱动轴5的管状延伸壳体6。旋转壳体4允许外置船用驱动装置相对于后部支撑2或者该船绕着垂直的操纵轴旋转360度。
延伸壳体6的上端连接到内燃机7上,延伸壳体6的下端6b连接到位于延伸壳体6的内部6a的齿轮箱10上,该齿轮箱装有一根推进器轴9和一个用来把来自驱动轴5的下端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推进器轴9的锥形齿轮机构8。
发动机7由带一根垂直曲轴的、空冷、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所构成,该发动机通常由相互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底壳11和发动机罩12所盖住。发动机的缸盖以角度稍稍地偏向一侧地朝着后部。这个发动机7的曲轴32(图2)的下端通过一种公知的离心式离合器装置13连接到该驱动轴5的上端上。底壳11连接到离心式离合器装置13的壳体底面上,因此在拆去发动机罩12时,底壳11仍连接在发动机7上。
离心式离合器装置13的壳体布置有一个伸出底壳11的支架(在图中未示出),这个支架的自由端连接到可在水平面上转动的操纵杆14上。因此通过改变操纵杆14的角度,外置船用驱动装置的主体可绕着该船的垂直轴转动,以操纵该船。操纵杆14的自由端布置有用来操纵化油器49(图3)的节流阀的节流阀手柄15。当通过适当地转动节流阀手柄15使发动机7的旋转速度提高到超出某一速度时,离心式离合器装置13接合,从而把曲轴的旋转动力通过驱动轴5和推进器轴9传递到推进器16。
排气管17有一个连接到缸体的排气口上的上端17a,该排气管从发动机空间沿着弯道延伸到延伸壳体6。排气管17的下端17b终止于邻近延伸壳体6的下端6b的位置。排气管17在延伸壳体6的内部与驱动轴5基本上平行地延伸,并且下端17b由环形分隔件18来支撑,该环形分隔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装到在延伸壳体6的下端6b处构成的孔内。一个进口19布置在邻近缸体的排气管17的弯曲部分上,并用来安装取样器,从而分析废气成份。
发动机7的废气从排气管17的下端17b排出,并通常从在延伸壳体6与齿轮箱10之间的界面限制出的开口20排到水中。然后该废气在水中借助于推进器16所产生的水流推向后面。因为延伸壳体6的内部6a通过分隔件18与它的下部分开,故可防止废气在壳体6内部向上流动。
现在参照图2-5来描述与发动机7有关的这种外置船用驱动装置部分。发动机7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底壳11与发动机罩12来共同盖住,底壳11由螺栓B1固定到离合器壳体21的下表面21a上,而发动机罩12可拆下地连接到底壳11的开口端上。底壳11的内部底面布置有许多用来通风的孔22和许多从曲轴的轴心径向延伸的加强筋23。底壳11还布置有一个环绕发动机7的下部并基本上呈圆柱形的直立壁部24。实际上,直立的壁部24有一个贴近地环绕发动机下部的轮廓。
一个风扇罩26放置在发动机7的上部,并借助于风扇罩26下边缘上形成的U形槽25接纳直立壁24的上边缘,使之安装就位。风扇罩26和底壳11的相互靠在一起的边缘可共形地靠模加工,这个是容易理解的。风扇罩26的下边缘布置有若干翼片27和定位销28,这些与底壳11的底面保持垂直的定位销28装进布置在这些翼片27上的孔29内,从而相对于底壳11来说可适当地放置风扇罩26以防任何横向移动。
风扇罩26与放置在发动机上方的反冲起动机31一起借助于从发动机7上伸出的双头螺栓30牢固地固定到发动机7上。所以发动机罩12和底壳11共同地限制出第一室60,风扇罩26和下壳体11共同地限制出位于第一室60内的第二室70。反冲起动机31借助于连接器33连接到发动机7的曲轴32的上端上,该连接器通过接合件的轴向移动从而接合和分离。曲轴32的上端也布置有一个用作飞轮的离心式冷却风扇34,当曲轴32转动时,从沿着发动机罩12的上面后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空气进入口35加入的空气通过在反冲起动机31的盖的上壁部上形成的开口36吸入风扇罩26内,在冷却发动机后,通过在底壳11的底壁上形成的通风孔22把该空气从壳体组件内排出。
一个具有向着曲轴箱下斜的斜面C的空气导向板37连接到发动机7的缸体的一侧上。这个空气导向板37由缸体和排气管17的法兰端之间的金属垫板延伸而成,并通过把排气管17固定到缸体上的螺栓B2来固定。所以,在没有增加零件数量或者装配工作所要求的工作量的情况下,可得到最大的绕着曲轴箱的冷却空气的流量。另一方案是,该空气导向板可以与缸体或者风扇罩26成一体形成。风扇罩26的内表面和发动机7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大小可以适当地选择,从而在发动机的每个选择位置上得到理想的空气流量或者空气流速。还可通过在离合器壳体21的外圆周表面上布置冷却片38,提高装在离合器壳体21内的离合器转鼓13a和离合器制动器13b的冷却效果。
一个管座件40装入在发动机7的曲轴箱上的开口39,这开口的中心基本上与曲轴箱内的正常油面相一致。该管座件40具有一个紧紧地安装在曲轴箱的开口39内的内端部和耳部30,耳部具有开口,螺栓B3通过其中从而拧进曲轴箱的螺纹孔中,从而相对于曲轴箱牢固地固定管座件40。管座件40的外端终止于接近底壳11侧壁上形成的进入孔41,并装有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的水准仪器窗口42。
此外,管座件40布置有以斜角方式向上延伸的注入管43和以斜角方式向下延伸的排出管44。这些管子43和44一般各自由螺纹塞P1和P2来液密封地封闭。因为它位于底壳11的开放的上端部上方通过简单地拆下发动机罩12就可露出注入管43的外端。排出管44的外端通过布置在底壳11上并紧邻水准仪窗口42的进入孔41的下部的圆形开口45,因此螺纹塞P2可方便地从底壳11的外边装进或拆出排出管44。
在发动机7的曲轴箱一侧上的发动机罩12和风扇罩26(或者在发动机罩12的前端上)之间放置了一个牢牢地固定在风扇罩26上的燃料箱46。燃料箱46布置有从发动机罩12的上部的开口48中突出的注入盖47,因此燃油可在没有拆下发动机罩12的情况下加入燃料箱46。用来向连接到发动机7的缸盖侧(后端)上的化油器49提供燃料箱46中的燃料的软管50通过底壳11的内部。软管50通过装进U形槽口51布置在底壳11内,该槽口51以适当的位置,最好以图5所示的位置设置在径向加强筋23上。
连接到化油器49的吸气挺杆上的节流手柄52与布置在底壳11上的开口53直接地接合,从而为了在把零件数目和装配所要求的工作量减少到最小的同时只需施加一个合适的止动摩擦力。
在缸盖一侧的底壳11的外形S一般是圆形的,其弯曲中心向着缸盖方向偏离发动机的重心。所以,即使当外置船用驱动装置以缸盖向下的方式(一般在贮藏中)放置于地面,由于发动机的重心位于外形S的弯曲中心的上方,因此发动机可以任一方式摇摆直到它的每边始终水平取向为止,并且可防止润滑油残留在缸盖内。如本领域所公知,燃烧室内长时间装满润滑油不利于发动机的耐久性。如果发动机组件的缸盖端或后端的外形不是圆的,发动机组件的形状和重心的位置应这样选择,即当放置在地面上并缸盖朝下时,组件的取向是不稳定的,并且发动机组件在地面摇摆直到它的任一侧朝下为止。标号54表示消除转换器。
因此,根据本发明,发动机一般可由壳体盖住以致没有发动机部分露出,环绕发动机的风扇罩限制出了一个环绕发动机的合适的间隙,从而有效地给环绕发动机的冷却空气导向。
尽管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在没有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内进行各种替换和变形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置船用驱动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内燃机,该内燃机带有一个垂直取向的曲轴和连接到所述曲轴上端上的冷却风扇,该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连接到所述发动机下端上的底壳,所述底壳设置有位于所述底壳的外周内且基本上呈圆柱形的直立壁部,从而包围所述发动机的下部;一个发动机罩,可拆下地连接到所述底壳上从而共同地盖住所述发动机并限制出第一室,所述发动机罩布置有一个把冷却空气加入到所述第一室的空气进口;及一个风扇罩,用来共同盖住所述发动机并在所述第一室内限制出第二室,所述风扇罩在所述冷却风扇的对面布置有一个空气进入口,而所述底壳布置有一个用来把冷却空气排出所述第二室的出气口;其中所述风扇罩的下部周边缘靠在对面的所述底壳的圆柱形直立壁部的上部周边缘上。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罩的下部周边缘设有一个周缘槽,以容纳对面的所述底壳的圆柱形直立壁部的上部周边缘。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罩和所述底壳的对置的边缘上布置有若干销和孔的接合装置,用来相对所述底壳定位放置所述风扇罩以防任何横向移动。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的空气进口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罩的上端的后部上,所述风扇罩的进口布置在风扇罩的上部。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反冲起动机连接到所述风扇罩的上端,并且所述风扇罩的空气进口设置在所述反冲起动机的盖上。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空气导向板布置在所述第二室内部从而直接引导冷却空气流向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置船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向板由插入在排气管的基端和发动机的相应的排气口之间的垫板延伸而成。
全文摘要
在一种外置船用驱动装置中,发动机安装在底壳上,并由一个风扇罩和一个发动机罩两者盖住从而可通过发动机罩和底壳共同作用完全盖住发动机,进而实现良好的美学效果。并且,风扇罩与底壳一起紧密地盖住发动机,绕着发动机限制出一个狭窄的空气道,高速冷却空气可不断地绕着发动机流过。因此,根据本发明,发动机没有零件暴露,而是环绕发动机的风扇罩限制出一个合适的环绕发动机的间隙,从而有效地给环绕发动机的冷却空气导向。
文档编号B63H20/28GK1211528SQ9812061
公开日1999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2日
发明者田中充治, 井熊智典, 水口博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