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下拖曳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流线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不断向远海和深海领域发展,水下机器人的舵板尺寸越来越大,其承受的载荷也越来越大,对舵机的设计扭矩和抗冲击能力要求越来越强。舵杆在承受大的冲击载荷时,容易出现舵杆断裂,导致机器人壳体漏水,这对机器人来说是致命的。为了杜绝这种现象,需要确保舵杆在受到大的冲击载荷断裂后,仍然能保证机器人壳体的水密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有常规套筒式流线片低阻、低振、低噪特性,又具有良好顺流稳定性的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它包括:鱼尾型翼片,托瓦,连接片,衬套,螺钉;
[0005]鱼尾型翼片为剖面为Y型的中空薄片,其尾部为鱼尾型,连接片两端分别插入两块鱼尾型翼片中,连接片两边的定位孔B与分别与两块鱼尾型翼片的定位孔A对齐,插入衬套实现两块鱼尾型翼片之间的连接,截面为U型的托瓦卡住拖缆,托瓦的定位孔C与衬套的螺纹孔对齐,两枚螺钉分别从两侧旋入,将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固定于拖缆之上。
[0006]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常规套筒式流线片基础上加装的鱼尾型扩张结构,增大了新型流线片在侧向流中的受力面积,提供了更大的回复力矩,使得安装此流线片的拖缆在拖曳过程中具良好的顺流稳定性,并保留了安装常规式流线片时的低阻、低振、低噪特性。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总体装配剖视图;
[0008]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0009]图3是本发明中鱼尾型翼片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
[0011]图5是本发明中托瓦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图5的C-C剖面图;
[0013]图7是本发明中衬套结构示意图;
[0014]图8是图7的D-D剖面图;
[0015]图9是本发明中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0016]图10是图9的E-E剖面图。
[0017]其中,1-鱼尾型翼片,2-托瓦,3-连接片,4-衬套,5-螺钉,6_定位孔A,7_拖缆,8_定位孔B,9-定位孔C,1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19]参见附图,一种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它包括:鱼尾型翼片1,托瓦2,连接片3,衬套4,螺钉5;
[0020]鱼尾型翼片1为剖面为Y型的中空薄片,其尾部为鱼尾型,连接片3两端分别插入两块鱼尾型翼片1中,连接片3两边的定位孔B8与分别与两块鱼尾型翼片1的定位孔A6对齐,插入衬套4实现两块鱼尾型翼片之间的连接1,截面为U型的托瓦2卡住拖缆7,托瓦2的定位孔C9与衬套4的螺纹孔10对齐,两枚螺钉5分别从两侧旋入,将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固定于拖缆7之上。
[0021]当鱼尾型翼片1的鱼尾夹角a取为10°-20°,试验结果表明其所受到的平均侧向力较常规套筒式流线片的平均侧向力减小了 60-75%,这说明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相较于常规套筒式流线片而言顺流稳定性更好,加装了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的拖缆更不易发生侧偏。对比数据为:加装常规套筒式流线片拖缆360m,拖曳航速8kn时,拖缆侧偏角范围土19.1°;加装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拖缆360m,拖曳航速8kn时,拖缆侧偏角范围± 2.34°。
[0022]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其特征是:它包括:鱼尾型翼片(1),托瓦(2),连接片(3),衬套(4)以及螺钉(5); 所述鱼尾型翼片(1)为剖面为Y型的中空薄片,其尾部为鱼尾型,所述连接片(3)两端分别插入两块所述鱼尾型翼片(1)中,所述连接片(3)两边的定位孔B(8)与分别与两块所述鱼尾型翼片(1)的定位孔A(6)对齐,插入所述衬套(4)实现两块所述鱼尾型翼片之间的连接(1),截面为U型的所述托瓦(2)卡住拖缆(7),所述托瓦(2)的定位孔C(9)与所述衬套(4)的螺纹孔(10)对齐,两枚所述螺钉(5)分别从两侧旋入,将所述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固定于所述拖缆(7)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其特征是:所述鱼尾型翼片(1)的鱼尾夹角a取为10°-20°。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水下拖曳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流线片。一种鱼尾型套筒式流线片,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鱼尾型翼片(1),托瓦(2),连接片(3),衬套(4),螺钉(5)。本发明在常规套筒式流线片基础上加装的鱼尾型扩张结构,增大了新型流线片在侧向流中的受力面积,提供了更大的回复力矩,使得安装此流线片的拖缆在拖曳过程中具良好的顺流稳定性,并保留了安装常规式流线片时的低阻、低振、低噪特性。
【IPC分类】B63H25/38
【公开号】CN105438429
【申请号】CN201510903420
【发明人】王盟, 刘启帮, 欧阳凌浩, 张作琼, 师子峰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