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微型机动飞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充气氢气或氦气微型飞艇装置与旋翼机动装置相结合的 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飞艇一般都是软式飞艇,要保持它们的外形,只能是通过气囊中氦气压力来 实现,其主要组成部分有,飞艇外壳、充气气囊、辅助气囊、吊舱、推进装置、尾翼、方向舵和 升降舵,它是依靠向飞艇外壳内充气气囊充入轻于空气的氢气或氦气提供浮力,将飞艇及 载荷支持在空中,再依靠推进装置为其提供前进动力,位于飞艇下方的吊舱包括驾驶舱、发 动机和人员舱,驾驶员在吊舱中操控飞艇升降及飞行方向,其特点飞艇有较强劲的动力, 支持飞艇达到一个理想的飞行速度,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吊舱装置设计使飞艇负荷重量 加大,飞艇体积过于庞大,使飞艇受风的影响非常大,飞艇造价昂贵,操控难度较大,只能适 用极少数人体验驾驶飞行。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目前飞艇体积庞大造价昂贵,操控难度大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微型机动飞艇,该飞艇体积相对较小,造价低廉,而且操作简便安全,也就是利用飞艇装置 充入氦气或氢气后所产生的升力来抵消人体和飞艇装置大部分重量,再通过控制发动机推 进装置,驱动旋翼传动轴带动旋翼叶片旋转产生向上升力和向前推力,达到飞行目的,其特 征飞艇外壳分别与飞艇内龙骨架、飞艇内刚性框架、飞艇内氦气舱、飞艇水平升降舵、驾驶 舱相连结,飞艇内龙骨架与飞艇内刚性框架连接构成飞艇呈圆柱形并构成多个独立的氦气 舱,辅助气囊与氦气舱相连以调控氦气舱容积,飞艇内龙骨架分别与旋翼变速箱、微型发动 机、发动机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飞艇支架、尾舵操纵杆、尾舵调节杆、驾驶舱相连结,微 型发动机与旋翼变速箱连结,旋翼变速箱与变速箱操纵杆、旋翼传动轴连结,旋翼传动轴与 旋翼叶片飞轮连结,尾舵分别与尾舵调节杆、尾舵拉杆相连结。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飞艇充气装置部分选用既 轻又坚韧的复合材料制作飞艇内龙骨架和飞艇内刚性框架,飞艇外壳选用耐受力耐抗压的 外膜无缝焊接,飞艇内龙骨架和飞艇内刚性框架连结组成飞艇结构呈圆柱形,并构成多个 独立的氦气舱,设置多个氦气舱有利飞艇的安全性,飞艇的形状可根据不同需求做成多种 外形,向飞艇氦气舱中充入氦气量越多,单位体积内所产生的升力越大,所以在氦气舱内还 设置了辅助气囊来调控氦气舱的容积,通过释放或吸收辅助气囊中的空气来调节飞艇起飞 前最合适的升力,当飞艇氦气舱充入氦气产生向上升力,抵消了飞艇装置和人体大部分重 量,剩余部分的重量靠飞艇旋翼机动装置旋转旋翼叶片产生的升力来抵消,并随着旋翼叶 片转速加速飞艇升力(飞艇升力=飞艇氦气舱升力+旋翼叶片升力)将大于飞艇重量(飞 艇重量=飞艇装置重量+驾驶员重量)飞艇就能起飞,减速飞艇则下降,飞艇内设置一个驾 驶舱,驾驶舱内设置有微型发动机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变速箱操纵杆、尾舵操纵杆,驾驶 员通过调节尾舵操纵杆,尾舵调整拉杆将拉动尾舵改变飞艇飞行方向,飞艇水平升降舵与 飞艇外壳、飞艇龙骨架连结,可控制飞艇起降及平衡,飞艇气舱内充入的气体一般采用不可燃气体氦气最安全,机动旋翼装置部分主要有微型发动机、发动机油门踏板、旋翼变速箱、 旋翼传动轴、旋翼飞轮、旋翼叶片、变速箱操纵杆组成,当发动机被起动时驾驶员踩下离合 器踏板,旋翼变速箱与发动机输出动力相接合,进而直接输出给旋翼传动轴带动旋翼叶片 旋转产生向上升力,旋翼叶片旋转产生的升力与微型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成正比例,驾驶员 也可通过旋翼变速箱操纵杆调控飞艇飞行方向,即调整旋翼变速箱的位置改变旋翼传动轴 的倾角,从而改变旋翼叶片的倾角,飞艇将随改变的方向飞行。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飞艇相对体积较小,造价低廉,易操纵,适合更多人体验 驾驶。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中是本实用新型飞艇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中1.飞艇外壳,2.飞艇内龙骨架,3.飞艇内刚性框架,4.氦气舱,5.辅助气囊, 6.旋翼变速箱,7.微型发动机,8.发动机油门踏板,9.离合器踏板,10.尾舵操纵杆,11.尾 舵拉杆,12.飞艇支架,13.尾舵调节杆,14.飞艇水平升降舵,15.旋翼叶片,16.旋翼飞轮, 17.旋翼传动轴,18旋翼变速箱操纵杆,19.驾驶舱,20.尾舵。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飞艇外壳1分别与飞艇内龙骨架2、飞艇内刚性框架3、飞艇内氦气舱4、 驾驶舱19、飞艇水平升降舵14相连结,飞艇内龙骨架2分别与飞艇内刚性框架3、飞艇支架 12、微型发动机动7、旋翼变速箱6、发动机油门踏板8、离合器踏板9、尾舵操纵杆10、尾舵调 节杆13、飞艇水平升降舵14、驾驶舱19相连结,微型发动机7与旋翼变速箱6相连结,旋翼 变速箱6分别与旋翼传动轴17、旋翼变速箱操纵杆18相连结,旋翼传动轴17与旋翼飞轮 16连结,旋翼飞轮16与旋翼叶片15连结,尾舵操纵杆10与尾舵拉杆11、尾舵调节杆13连 结,飞艇尾舵20与尾舵调节杆13连结,飞艇内龙骨架2与飞艇内刚性框架3连结组成飞艇 结构呈圆柱形,并构成多个独立氦气舱4,向飞艇内氦气舱4中充入氦气的量越多,单位体 积内所产生的升力越大,所以在氦气舱4内设置辅助气囊5来调控氦气舱4容积,通过释放 或吸收辅助气囊5中空气调节飞艇在起飞前最合适的升力,当向飞艇氦气舱4中充入氦气 产生向上升力,抵消了人体和飞艇装置大部分重量,剩余部分的重量由旋翼叶片15旋转产 生的升力抵消,当起动微型发动机7后,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9,微型发动机7输出动力被 传输给旋翼变速箱6,进而直接输出给旋翼传动轴17带动旋翼飞轮16及旋翼叶片15旋转 产生向上升力和向前推力,旋翼叶片15旋转产生的升力与微型发动机7输出的功率成正比 例,随着微型发动机7输出功率的加大,旋翼叶片15的转速加大,所产生的升力也加大,飞 艇升力(飞艇升力等于飞艇氦气舱升力加旋翼叶片升力)将大于飞艇重量(飞艇重量等于 飞艇装置重量加驾驶员重量)飞艇起飞,微型发动机7输出功率减小时飞艇则下降,通过调 控旋翼变速箱操纵杆18可改变飞艇飞行方向,即改变旋翼变速箱6的位置,从而改变旋翼 传动轴17的倾角和旋翼叶片15的倾角,飞艇将随旋翼传动轴17改变的方向飞行。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微形机动飞艇,在飞艇外壳中有飞艇内龙骨架、飞艇内刚性框架、飞艇内氦气舱、辅助气囊、旋翼变速箱、微型发动机、发动机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尾舵操纵杆、尾舵拉杆、尾舵调节杆、尾舵、飞艇水平升降舵、驾驶舱、飞艇支架,其特征是飞艇外壳分别与飞艇内龙骨架、飞艇内刚性框架、飞艇内氦气舱、飞艇尾舵、飞艇水平升降舵、驾驶舱相连结,飞艇内龙骨架与飞艇内刚性框架连接构成飞艇形状呈圆柱形,并构成多个独立的氦气舱,辅助气囊与氦气舱相连可控制氦气舱容积,飞艇内龙骨架分别与飞艇支架、微型发动机、发动机油门踏板、旋翼变速箱、离合器踏板、尾舵操纵杆、尾舵调节杆、飞艇水平升降舵、驾驶舱相连结,微型发动机与旋翼变速箱相连结,旋翼变速箱与旋翼传动轴相连结,旋翼传动轴与旋翼飞轮、旋翼叶片相连结,尾舵分别与尾舵拉杆、尾舵调节杆相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艇,其特征是飞艇外壳内设置多个氦气舱是互相独立的, 其间设有辅助气囊。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载人飞行的微型机动飞艇,它是由飞艇的外壳与飞艇内龙骨架、飞艇内刚性框架、飞艇水平升降舵、驾驶舱相连结,飞艇内龙骨架与飞艇内刚性框架连结,组成飞艇呈圆柱形,并构成多个氦气舱,充入氦气可支持飞艇起飞,飞艇内龙骨架分别与微型发动机、飞艇支架、旋翼变速箱、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尾舵操纵杆、尾舵调节杆、驾驶舱相连结,微型发动机与旋翼变速箱连结,当微型发动机被起动时,通过离合器将动力输出给旋翼变速箱,进而输出给旋翼传动轴带动旋翼叶片旋转产生向上升力和向前推力,达到飞行目的,适合更多人驾驶。
文档编号B64B1/30GK201721615SQ2009202128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曹斌 申请人: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