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用10N发动机热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1561发布日期:2019-05-22 02:1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用10N发动机热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星总体控制技术设计,特别涉及一种卫星用10n发动机热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0n发动机是提供卫星姿态控制所需动能的重要装置。发动机工作时,其喷管温度达到约800~1400℃,远远高于星内单机、结构件的使用许可温度。此外,星上产品对轻量化、可靠性的要求较高。需针对10n发动机设计轻型高可靠的热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卫星10n发动机附近区域的热防护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型、高可靠的10n发动机热防护装置,可有效降低10n发动机点火过程时高温喷管对星内单机、结构件的热辐射影响,整套装置实施简单、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卫星用10n发动机热防护装置,包括轻型高温多层组件、中温多层组件、低温多层组件;低温多层组件、中温多层组件、轻型高温多层组件从内往外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轻型高温多层组件由2层高硅氧布间隔材料和2层15μm镍箔组成,高硅氧布间隔材料与镍箔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布置;在10n推力器热防护多层最外层,再增加一层50μm灰色化学转换不锈钢箔。

优选地,所述的中温多层组件由5层高硅氧布间隔材料和5层25μm双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组成,高硅氧布间隔材料与双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低温多层组件由10层6μm双面镀铝聚酯薄膜和10层玻璃纤维布组成,双面镀铝聚酯薄膜与玻璃纤维布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低温多层组件与星体之间设有一层25μm聚酰亚胺薄膜。

本发明用在卫星用10n发动机的热防护装置,采用轻型高温多层组件、中温多层组件、低温多层组件等热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10n发动机点火过程时高温喷管对星内单机、结构件的热辐射影响,保障卫星在轨姿态控制过

程舱内仪器设备工作的安全性。达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装置热防护能力强:满足卫星用10n发动机热防护要求。

2.装置轻量化:通过合理的隔热材料及数量的选取组合,实现了热防护装置的轻量化设计,降低了装置的质量面密度。

3.装置可靠性高:部件包括高温多层组件、中温多层组件和低温多层组件,整套装置不存在系统的启动、终止和失效问题。

4.装置设计适应性强:可根据卫星实际布局调整热防护装置的尺寸和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卫星用轻型高可靠10n发动机热防护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轻型高温多层组件、2.中温多层组件、3.低温多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用10n发动机热防护装置,包括轻型高温多层组件1、中温多层组件2、低温多层组件3;

轻型高温多层组件安装于热防护装置的最外层。轻型高温多层组件由2层高硅氧布间隔材料和2层15μm镍箔组成,高硅氧布间隔材料与镍箔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布置;在10n推力器热防护多层最外层,再增加一层50μm灰色化学转换不锈钢箔;

中温多层组件安装于热防护装置的中间层。中温多层组件由5层高硅氧布间隔材料和5层25μm双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组成,高硅氧布间隔材料与双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布置;

低温多层组件安装于热防护装置的最内层。低温多层组件由10层6μm双面镀铝聚酯薄膜和10层玻璃纤维布组成,双面镀铝聚酯薄膜与玻璃纤维布由外向内依次间隔布置。面向星体的最内层再增加一层25μm聚酰亚胺薄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用10N发动机热防护装置,包括轻型高温多层组件、中温多层组件、低温多层组件;低温多层组件、中温多层组件、轻型高温多层组件从内往外依次设置。所述的轻型高温多层组件由2层高硅氧布间隔材料和2层15μm镍箔组成;在10N推力器热防护多层最外层,再增加一层50μm灰色化学转换不锈钢箔。所述的中温多层组件由5层高硅氧布间隔材料和5层25μm双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组成。所述的低温多层组件由10层6μm双面镀铝聚酯薄膜和10层玻璃纤维布组成。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隔热材料及数量的选取组合,实现了热防护装置的轻量化设计,降低了装置的质量面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葳;杨剑;程梅苏;康奥峰;胡炳亭;王彦;陈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1.17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