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6471发布日期:2020-09-08 13:5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



背景技术:

多旋翼飞行器通过无线电遥控系统及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操作控制,以实现飞行器的起降、前后左右飞行、加减速以及方向控制等。可操纵性、稳定性、有效任务载荷和续航时间是考察多旋翼飞行器的重要指标,在相同的可操纵性及稳定性条件下,使用者追求更大的有效任务载荷与长时间续航飞行能力。

现在市场上的多旋翼飞行器大多采用定距桨叶,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定距桨螺距固定,因此飞行升力不可调,无法根据飞行过程环境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严重影响了飞行器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螺距固定飞行升力不可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包括主轴、主承载臂、变距舵机、变距传动机构和变距桨夹,主承载臂通过同步轮与主轴相连,变距舵机固定在主承载臂上,变距传动机构由舵臂、舵臂连杆、双推变距杆、变距盘、同步变距盘、小臂、变距连杆和变距小臂组成,变距舵机的输出轴与舵臂相连,舵臂通过舵臂连杆与双推变距杆一端相连,双推变距杆另一端与安装在主轴上的变距盘相连,变距盘带动上方的同步变距盘通过变距连杆经变距小臂与变距桨夹相连,同步变距盘连接在小臂下方,变距桨夹两端分别与一根定距桨相连。

上述主承载臂下方安装防打桨支臂。

本实用新型的变距舵机通过舵臂、舵臂连杆、变距杆传递力矩到变距盘,变距盘联动同步变距盘通过变距连杆调节变距桨夹,变距桨夹随轴心变化,使本就有升力的定距桨可以再加大或减少螺距,从而进一步改善升力,从而实现根据飞行过程环境变化进行相应调整飞行升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距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主轴、2同步轮、3主承载臂、4防打桨支臂、5变距舵机、6变距传动机构、7舵臂、8舵臂连杆、9双推变距杆、10变距盘、11同步变距盘、12小臂、13变距连杆、14变距小臂、15变距桨夹、16定距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包括主轴1、主承载臂3、变距舵机5、变距传动机构6和变距桨夹15,主承载臂3通过同步轮2与主轴1相连,变距舵机5固定在主承载臂3上,主承载臂3下方安装防打桨支臂4,变距传动机构6由舵臂7、舵臂连杆8、双推变距杆9、变距盘10、同步变距盘11、小臂12、变距连杆13和变距小臂14组成,变距舵机的输出轴与舵臂7相连,舵臂7通过舵臂连杆8与双推变距杆9一端相连,双推变距杆9另一端与安装在主轴上的变距盘10相连,变距盘10带动上方的同步变距盘11通过变距连杆13经变距小臂14与变距桨夹15相连,同步变距盘11连接在小臂12下方,变距桨夹15两端分别与一根定距桨16相连。



技术特征:

1.一种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其特征是包括主轴、主承载臂、变距舵机、变距传动机构和变距桨夹,主承载臂通过同步轮与主轴相连,变距舵机固定在主承载臂上,变距传动机构由舵臂、舵臂连杆、双推变距杆、变距盘、同步变距盘、小臂、变距连杆和变距小臂组成,变距舵机的输出轴与舵臂相连,舵臂通过舵臂连杆与双推变距杆一端相连,双推变距杆另一端与安装在主轴上的变距盘相连,变距盘带动上方的同步变距盘通过变距连杆经变距小臂与变距桨夹相连,同步变距盘连接在小臂下方,变距桨夹两端分别与一根定距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其特征是主承载臂下方安装防打桨支臂。


技术总结
螺距可调的无人飞行器轴座,主承载臂通过同步轮与主轴相连,变距舵机固定在主承载臂上,变距传动机构由舵臂、舵臂连杆、双推变距杆、变距盘、同步变距盘、同步带直线模组、变距连杆和变距小臂组成,变距舵机的输出轴与舵臂相连,舵臂通过舵臂连杆与双推变距杆一端相连,双推变距杆另一端与安装在主轴上的变距盘相连,变距盘带动上方的同步变距盘通过变距连杆经变距小臂与变距桨夹相连,变距桨夹两端分别与一根定距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变距舵机通过舵臂、舵臂连杆、变距杆传递力矩到变距盘,变距盘联动同步变距盘通过变距连杆调节变距桨夹,变距桨夹随轴心变化,使本就有升力的定距桨可以再加大或减少螺距,从而进一步改善升力。

技术研发人员:岳长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天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