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6584发布日期:2022-07-05 21:2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机器人、车辆、无人机技术的日渐成熟,更多先进的机器人车辆和无人机安装各种系统,用于海域防护、排爆、地质勘探等军事任务。
3.为了进行海域防护,岛屿、海域、空域的疆域环境信息勘探、各种作业尤为重要,而由于海平面空间大,岛屿环境变幻莫测,人工技术有限,面对突发状况以及恶劣环境下的勘探侦查、作业,使用人工并不占优势,所以需要使用无人机进行海域防护相关的作业,当今国内外大多数为两栖式无人机,很难达到多栖并行的目的,并且,现有的无人机需要改变无人机本体的动力结构才能应对多栖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其能无需改变动力结构就可以应对多栖任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包括有机身、旋翼机构、两个条形浮力件以及两个行走机构;所述旋翼机构设置在机身上,并且所述旋翼机构不低于机身的下侧面;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沿机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左右相对垫设在机身下侧面,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之间形成第一高度避让空间;两个所述行走机构左右相对地设置在机身上,并且,每一所述行走机构均包括有车轮,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车轮分别位于对应的条形浮力件的下方,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车轮之间形成第二高度避让空间。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的前端向上倾斜。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身的下侧面设有两组左右设置且均向下延伸的支架,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车轮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支架上。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所述支架穿过对应的条形浮力件向下延伸。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有用于驱动车轮的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架上。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条形浮力件为浮筒。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轮为充气型车轮。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计有两个条形浮力件,从而可以让机身浮在海面,进而实现水上航行,结合旋翼机构的空中航行和行走机构的陆地航行,从而实现多栖行动的功能,并且,在切换水面、空中、陆地行动时,无需改变动力结构,以及,在结构上,两个条形浮力件沿机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左右相对垫设在机身下侧面,从而使得两个条形浮力件之间形成第一高度避让空间,行走机构的车轮位于条形浮力件的下方,两个行走机构的车轮之间形成第二高度避让空间,第二高度
避让空间和第一高度避让空间组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机身下侧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如此,在陆地行走时,可以有效避免机身下侧面的障碍物,提高陆地的应对能力。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17.附图标识说明:
18.10、机身;11、支架;20、旋翼机构;21、旋翼;30、条形浮力件;31、第一高度避让空间;40、行走机构;41、车轮;42、第二高度避让空间;4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包括有机身10、旋翼机构20、两个条形浮力件30以及两个行走机构40;所述旋翼机构20设置在机身10上,并且所述旋翼机构20不低于机身10的下侧面;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30均为浮筒,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30沿机身10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左右相对垫设在机身10下侧面,将条形浮力件30左右设置,可以使得机身10在水面航行时更加平稳,并且,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30的前端向上倾斜,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30之间形成第一高度避让空间31;两个所述行走机构40左右相对地设置在机身10上,并且,每一所述行走机构40均包括有车轮41,两个所述行走机构40的车轮41分别位于对应的条形浮力件30的下方,两个所述行走机构40的车轮41之间形成第二高度避让空间42。
21.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翼机构20可以让整个机身10在空中飞行,通过条形浮力件30,整个机身10可以浮在水面,而旋翼机构20可以为机身10提供水面航行的动力,通过行走机构40,整个机身10可以在陆地行走,在切换水面、空中、陆地行动时,无需改变动力结构。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翼机构20包括有四个旋翼21,四个旋翼21分布设置在机身10的四角。
23.进一步,所述机身10的下侧面设有两组左右设置且均向下延伸的支架11,两个所述行走机构40的车轮41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支架11上,并且,每一所述支架11穿过对应的条形浮力件30向下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1与条形浮力件30之间的连接处为密封结构,如此才能防止条形浮力件30漏水,以及,每一所述行走机构40还包括有用于驱动车轮41的电机43,所述电机43设置在支架11上,当然,所述电机43为防水型的电机,因为在水面航行时所述电机43位于水中,所述车轮41也可以为充气型车轮,如此,在水面航行时车轮41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浮力。
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身、旋翼机构、两个条形浮力件以及两个行走机构;所述旋翼机构设置在机身上,并且所述旋翼机构不低于机身的下侧面;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沿机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左右相对垫设在机身下侧面,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之间形成第一高度避让空间;两个所述行走机构左右相对地设置在机身上,并且,每一所述行走机构均包括有车轮,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车轮分别位于对应的条形浮力件的下方,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车轮之间形成第二高度避让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的前端向上倾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下侧面设有两组左右设置且均向下延伸的支架,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车轮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支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架穿过对应的条形浮力件向下延伸。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有用于驱动车轮的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架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浮力件为浮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充气型车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域防护无人机,包括有机身、旋翼机构、两个条形浮力件以及两个行走机构;所述旋翼机构设置在机身上;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左右相对垫设在机身下侧面,两个所述条形浮力件之间形成第一高度避让空间;两个所述行走机构左右相对地设置在机身上,并且,每一所述行走机构均包括有车轮,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车轮分别位于对应的条形浮力件的下方,两个所述行走机构的车轮之间形成第二高度避让空间;通过旋翼机构可以让整个机身在空中飞行,通过条形浮力件,整个机身可以浮在水面,而旋翼机构可以为机身提供水面航行的动力,通过行走机构,整个机身可以在陆地行走,在切换水面、空中、陆地行动时,无需改变动力结构。无需改变动力结构。无需改变动力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谢媛媛 李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边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7/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