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4202发布日期:2023-05-25 05:4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1、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固定翼无人机因其起降要求低、操控简单的优势在军事科研及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电机作为动力的多旋翼垂直起降方式,因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制造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气动设计中。现常见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多为常规布局,机身较长,目的是能够将飞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身尾部,且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能尽量远离机翼安装,但过长的机身不便于装箱运输;又因为飞机重心需设计在机翼附近,常规布局机身较长,若机头或机尾搭载了任务载荷、电源及飞控设备等,就会使飞机重心远离机翼附近,这样会导致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失稳。在行业应用场景中,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通常使用双尾杆加门型尾翼结构来供给飞机推力,但双尾杆结构增加了机身重量。

2、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机身长度短、结构简单且结构重量轻、机身空间更适合搭载任务载荷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3、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包括:

3、机身,所述机身呈纺锤型;

4、机翼,所述机翼设置在所述机身上;

5、其中,所述机翼为相对厚度为10%~15%的不对称双凸翼型,根梢比为0.4,前缘后掠角为15°~25°,后缘前后掠角为15°~25°,安装角为0°~5°;

6、鸭翼,所述鸭翼设置在所述机身的机头下方;

7、垂起电机臂,所述垂起电机臂为多个,所述垂起电机臂设置于机翼的根部。

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

9、机腹垂尾,所述机腹垂尾设置在所述机身下部靠近机尾的一端;

10、其中,所述机腹垂尾为相对厚度为10%~15%的对称双凸翼型,根梢比为0.6,前缘后掠角为15°~25°,后缘前后掠角为15°~25°。

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

12、翼稍垂尾,所述翼稍垂尾设置在远离所述机翼根部的一端,并且所述翼稍垂尾与所述机翼垂直设置;

13、其中,所述翼稍垂尾为相对厚度为10%~15%的对称双凸翼型,根梢比为0.5~0.7,前缘后掠角为10°~20°,后缘前后掠角为10°~20°。

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鸭翼呈下反角设置于所述机身的机头下方,所述鸭翼为相对厚度为10%~15%的不对称双凸翼型,根梢比为0.9,前缘后掠角为0°~5°,后缘前后掠角为0°,下反角为4°~8°,安装角为0°~5°。

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

16、垂起旋翼,所述垂起旋翼与所述垂起电机臂相连接;

17、其中,所述垂起旋翼为双叶桨,桨尺寸为25~30寸。

1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

19、支撑脚架,所述支撑脚架连接于所述鸭翼下部。

2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

21、推力螺旋桨,所述推力螺旋桨设置在机尾上,所述推力螺旋桨的桨尺寸为16~20寸,桨叶数量为2~3片。

2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鸭翼、垂起电机臂,机身呈纺锤型,机翼设置在机身中部,使飞机重心靠近机翼,保持飞机飞行的稳定。鸭翼设置在机头下方,鸭翼的设置代替了常规布局无人机机尾的水平尾翼,从而使得整个机身长度减小,减小了无人机拆卸装箱的包装尺寸,此外,鸭翼在飞行过程中既能起到俯仰控制作用又能提供比使用相同机翼面积的常规布局无人机还要大的升力,提升了搭载任务吊舱的能力。鸭翼所增加的升力使得飞机飞行配平的重心前移至机身中部,此位置截面为纺锤型机身最大截面处,截面方正且空间大,更适合搭载电池、飞控与任务吊舱。垂起电机臂在无人机起降过程中发挥垂直起降动力部件的固定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鸭翼、垂起电机臂,机身呈纺锤型,机翼设置在机身中部,使飞机重心靠近机翼,保持飞机飞行的稳定。鸭翼设置在机头下方,鸭翼的设置代替了常规布局无人机机尾的水平尾翼,从而使得整个机身长度减小,减小了无人机拆卸装箱的包装尺寸,此外,鸭翼在飞行过程中既能起到俯仰控制作用又能提供比使用相同机翼面积的常规布局无人机还要大的升力,提升了搭载任务吊舱的能力。鸭翼所增加的升力使得飞机飞行配平的重心前移至机身中部,此位置截面为纺锤型机身最大截面处,截面方正且空间大,更适合搭载电池、飞控与任务吊舱。垂起电机臂在无人机起降过程中发挥垂直起降动力部件的固定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芹,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