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3353发布日期:2022-11-02 19:2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车载多旋翼无人机是当下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无人机通过车辆运输至指定区域进行放飞作业,有效提高无人机使用效率,无人机需固定在起降平台上,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滑动并与车体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现有车载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调位及固定工作需要人工完成,这使得无人机的回收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并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很有实际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包括起降平台本体,所述起降平台本体的顶部画有停靠圆形区域,所述起降平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底接环,所述底接环的顶部均匀连接有多组底接杆,多组所述底接杆的顶部均共同连接有无人机主体,所述起降平台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夹持锁定机构,所述起降平台本体底部的中央处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的侧边间隔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于起降平台本体的底部,所述起降平台本体底部的边缘均匀连接有多组支杆。
5.优选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外护壳,所述外护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近距离感应器,所述外护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型板,所述环型板的外壁设置有螺纹凸起。
6.优选的,所述起降平台本体底部的中央处设置有与环型板匹配的螺孔,且所述环型板活动插接至起降平台本体底部的螺孔内腔。
7.优选的,所述夹持锁定机构包括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弧板,所述夹持弧板底部的前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
8.优选的,所述起降平台本体顶部与夹持弧板底部的两组限位滑块位置对应处均横向设置有滑轨,且每组所述限位滑块分别活动设置于各自匹配的滑轨内腔。
9.优选的,两组所述电动液压杆分别固定连接于起降平台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该无人机起降平台在无人机主体降落至起降平台本体上后,当近距离感应器感应到其与无人机主体之间的间距小于预定值时,控制面板控制两组电动液压杆带动两组夹持弧板相向运动,并对底接环进行夹持固定处理,从而能够将降落在起降平台本体上的无人机主体自动锁定,极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了无人机回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感应机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弧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起降平台本体;2、停靠圆形区域;3、无人机主体;4、底接杆;5、底接环;6、夹持锁定机构;7、电动液压杆;8、夹持弧板;9、滑轨;10、限位滑块;11、感应机构;12、外护壳;13、近距离感应器;14、环型板;15、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包括起降平台本体1,起降平台本体1的顶部画有停靠圆形区域2,起降平台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底接环5,底接环5的顶部均匀连接有多组底接杆4,多组底接杆4的顶部均共同连接有无人机主体3,起降平台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夹持锁定机构6,起降平台本体1底部的中央处设置有感应机构11,感应机构11的侧边间隔设置有控制面板15,且控制面板15固定连接于起降平台本体1的底部,起降平台本体1底部的边缘均匀连接有多组支杆,该无人机起降平台在无人机主体3降落至起降平台本体1上后,当近距离感应器13感应到其与无人机主体3之间的间距小于预定值时,控制面板15控制两组电动液压杆7带动两组夹持弧板8相向运动,并对底接环5进行夹持固定处理,从而能够将降落在起降平台本体1上的无人机主体3自动锁定,极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了无人机回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7.请参阅图1,图2,感应机构11包括外护壳12,外护壳1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近距离感应器13,外护壳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型板14,环型板14的外壁设置有螺纹凸起。
18.请参阅图2,起降平台本体1底部的中央处设置有与环型板14匹配的螺孔,且环型板14活动插接至起降平台本体1底部的螺孔内腔。
19.请参阅图1,图2,夹持锁定机构6包括电动液压杆7,电动液压杆7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弧板8,夹持弧板8底部的前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0。
20.请参阅图1,图2,起降平台本体1顶部与夹持弧板8底部的两组限位滑块10位置对应处均横向设置有滑轨9,且每组限位滑块10分别活动设置于各自匹配的滑轨9内腔。
21.请参阅图1,两组电动液压杆7分别固定连接于起降平台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
22.工作原理:
23.该无人机起降平台在无人机主体3降落至起降平台本体1上后,当近距离感应器13感应到其与无人机主体3之间的间距小于预定值时,控制面板15控制两组电动液压杆7带动两组夹持弧板8相向运动,并对底接环5进行夹持固定处理,从而能够将降落在起降平台本体1上的无人机主体3自动锁定,极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了无人机回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包括起降平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本体(1)的顶部画有停靠圆形区域(2),所述起降平台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底接环(5),所述底接环(5)的顶部均匀连接有多组底接杆(4),多组所述底接杆(4)的顶部均共同连接有无人机主体(3),所述起降平台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夹持锁定机构(6),所述起降平台本体(1)底部的中央处设置有感应机构(11),所述感应机构(11)的侧边间隔设置有控制面板(15),且所述控制面板(15)固定连接于起降平台本体(1)的底部,所述起降平台本体(1)底部的边缘均匀连接有多组支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11)包括外护壳(12),所述外护壳(1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近距离感应器(13),所述外护壳(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型板(14),所述环型板(14)的外壁设置有螺纹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本体(1)底部的中央处设置有与环型板(14)匹配的螺孔,且所述环型板(14)活动插接至起降平台本体(1)底部的螺孔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锁定机构(6)包括电动液压杆(7),所述电动液压杆(7)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弧板(8),所述夹持弧板(8)底部的前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本体(1)顶部与夹持弧板(8)底部的两组限位滑块(10)位置对应处均横向设置有滑轨(9),且每组所述限位滑块(10)分别活动设置于各自匹配的滑轨(9)内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电动液压杆(7)分别固定连接于起降平台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人机技术领域的一种自动识别起降平台,包括起降平台本体,所述起降平台本体的顶部画有停靠圆形区域,所述起降平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底接环,所述底接环的顶部均匀连接有多组底接杆,多组所述底接杆的顶部均共同连接有无人机主体,该无人机起降平台在无人机主体降落至起降平台本体上后,当近距离感应器感应到其与无人机主体之间的间距小于预定值时,控制面板控制两组电动液压杆带动两组夹持弧板相向运动,并对底接环进行夹持固定处理,从而能够将降落在起降平台本体上的无人机主体自动锁定,极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了无人机回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康 刘希全 武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晓康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