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7930发布日期:2023-04-20 04:4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涉及一种航拍无人机,具体是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


背景技术:

1、无人机,英文简称“uav”, 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因无人机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时效性强等优点,故而被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植保、测绘、微自拍、快递物流、应急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疫情监控、新闻报道、电力巡检以及影视拍摄等多个领域。

2、现有的航拍无人机大都缺乏防撞保护设施,一旦操作者反应不及时就会使无人机撞上障碍物,导致无人机坠落;并且无人机的底部支架都为固定架,下落过程中无法有效隔绝冲击,极易造成无人机内部零件损坏。

3、同时,由于现有的航拍无人机大都依赖于云台进行航拍,无法满足多角度的全景航拍需求,尤其在隧道验收及洞穴勘测上,由于航拍无人机的摄像角度限制,无法对穹顶进行准确拍摄,限制了航拍无人机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以解决现有航拍无人机抗撞击性能差、拍摄角度小、拍摄高度与无人机高度不匹配及无法全景拍摄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四周端部处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安装有螺旋桨,螺旋桨外侧设置有弧形的防护罩,防护罩通过l形连杆与无人机本体相连接;无人机本体侧面同一高度处安装有多个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与螺旋桨间隔设置;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均为拍摄角度不小于120°的广角摄像头,无人机本体底部还设置有缓冲支架。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5、1、无人机本体侧面同一高度处设置有多个第一摄像头,且第一摄像头与螺旋桨相间分布,保证摄像头拍摄角度与螺旋桨互不干扰,避免了拍摄高度与无人机高度不一致而造成的观察或测量不准;同时在无人机本体顶部和底部增加了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弥补了全景拍摄过程中顶部和底部图像缺失的问题;

6、2、在螺旋桨外侧设置pe材质的防护罩,可有效保护螺旋桨,避免在狭窄空间飞行时,旋转的螺旋桨碰到障碍物损坏,使无人机丧失动力坠毁;

7、3、相比于固定支架,采用缓冲支架可有效降低无人机在降落时能与地面的碰撞力度,从而保护无人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延长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四周端部处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安装有螺旋桨(2),螺旋桨(2)外侧设置有弧形的防护罩(3),防护罩(3)通过l形连杆(5)与无人机本体(1)相连接;无人机本体(1)侧面同一高度处安装有多个第一摄像头(4),第一摄像头(4)与螺旋桨(2)间隔设置;无人机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摄像头(6)和第三摄像头(7),第一摄像头(4)、第二摄像头(6)和第三摄像头(7)均为拍摄角度不小于120°的广角摄像头,无人机本体(1)底部还设置有缓冲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部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器模块和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器模块以及动力机构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动力机构、第一摄像头(4)、第二摄像头(6)以及第三摄像头(7)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遥控模块,所述终端遥控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包括支撑板(10)、缓冲杆(9)和缓冲套筒(8),缓冲套筒(8)与无人机本体(1)相连接,缓冲套筒(8)内还安装有弹簧(12),缓冲杆(9)一端伸入缓冲套筒(8)与弹簧(12)相抵接,缓冲杆(9)另一端伸出缓冲套筒(8)与支撑板(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底部还设置有橡胶缓冲块(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采用pe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广角航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四周端部处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安装有螺旋桨,螺旋桨外侧设置有弧形的防护罩,防护罩通过L形连杆与无人机本体相连接;无人机本体侧面同一高度处安装有多个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与螺旋桨间隔设置;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均为拍摄角度不小于120°的广角摄像头,无人机本体底部还设置有缓冲支架。本技术可适应多种场合全景航拍摄像,不存在摄像盲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启远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