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9540发布日期:2023-04-22 10:1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回收,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1、无人机普遍利用伞降进行回收,但是对其降落方向不能进行调整,尤其在大风天或视野不良时,会造成降落后寻找落地点的问题。

2、传统无人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普遍使用gps定位,该方法虽然也能寻找到无人机落点,但也有很大缺点,例如:落点位置偏远、运输车难以到达、湖泊水流或露天浴池等落点位置会造成无人机丢失或损害,这些都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3、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实现无人定点降落回收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及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实现无人定点降落回收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及无人机。

2、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包括回收伞和操作机构,所述回收伞包括伞体和伞绳,所述回收伞均布地连接有多根伞绳,所述伞绳一端与所述伞体相连,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身相连,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操作绳,所述驱动件为无人机的驱动舵机,所述操作绳一端与所述伞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舵机相连,所述驱动舵机用于驱动所述操作绳收紧或放松,进而拉动所述伞绳改变所述回收伞的方向。

3、本实用新型用于无人机的回收,当无人机进行回收伞降时,可通过无人机内部驱动舵机拉动操作绳,进而改变无人机的运动方向,从而可以在回收伞降时达到定点降落回收的功能。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操作绳包括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所述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分别与设置在所述伞体两侧的伞绳相连,所述驱动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传动连接。如此,操作方便,拉紧第一操作绳可实现向左侧转弯,放松第一操作绳,拉动第二操作绳即可实现向右侧转弯,从而可以在回收伞降时达到定点降落回收的功能。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舵机分别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所述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上。如此设置,连接可靠,可操作性强。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固定连接的固定点。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的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轴相连的连接孔,所述固定点包括沿所述连接孔环向设置的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操作绳或第二操作绳穿接所述定位孔进行固定。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的外周分别设有用于缠绕第一操作绳或第二操作绳的环形凹槽。如此设置,这样可以使得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正转和反转时分别释放或收紧的两端的操作绳的长度,这样可以尽可能最大化操作绳的有效收放长度。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通过设置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从而可以在回收伞降时达到定点降落回收的功能。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无人机包括飞控计算机,所述飞控计算机可用于操作驱动舵机转动角度。如此设置,通过飞控计算机控制操作,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无人机还包括人机交互设备,所述人机交互设备与所述飞控计算机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飞控计算机驱动所述驱动舵机动作,进而控制所述操作绳的收紧或放松。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人机交互设备为遥控器。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回收伞的方向对无人机降落方向进行调整,可以达到定点降落回收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伞和操作机构,所述回收伞包括伞体和伞绳,所述回收伞均布地连接有多根伞绳,所述伞绳一端与所述伞体相连,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身相连,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操作绳,所述驱动件为无人机的驱动舵机,所述操作绳一端与所述伞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舵机相连,所述驱动舵机用于驱动所述操作绳收紧或放松,进而拉动所述伞绳改变所述回收伞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绳包括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所述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分别与设置在所述伞体两侧的伞绳相连,所述驱动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舵机分别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所述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操作绳和第二操作绳固定连接的固定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的中部设有与所述驱动轴相连的连接孔,所述固定点包括沿所述连接孔环向设置的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操作绳或第二操作绳穿接所述定位孔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转盘和第二驱动转盘的外周分别设有用于缠绕第一操作绳或第二操作绳的环形凹槽。

7.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

8.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所述无人机包括飞控计算机,所述飞控计算机可用于操作驱动舵机转动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人机交互设备,所述人机交互设备与所述飞控计算机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飞控计算机驱动所述驱动舵机动作,进而控制所述操作绳的收紧或放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设备为遥控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及无人机,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包括回收伞和操作机构,所述回收伞包括伞体和伞绳,所述回收伞均布地连接有多根伞绳,所述伞绳一端与所述伞体相连,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身相连,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操作绳,所述驱动件为无人机的驱动舵机,所述操作绳一端与所述伞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舵机相连,所述驱动舵机用于驱动所述操作绳收紧或放松,进而拉动所述伞绳改变所述回收伞的方向。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无人机回收伞操作结构。本技术用于无人机的回收,当无人机进行回收伞降时,可通过无人机内部驱动舵机拉动操作绳,进而改变无人机的运动方向,从而可以在回收伞降时达到定点降落回收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意,张海云,江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致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