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及无人机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2821发布日期:2023-05-14 15:3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及无人机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及无人机电池。


背景技术: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2、授权公告号为20212010835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多功能散热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散热底板,且散热底板底部外壁上开有安装口,安装口贯穿至无人机本体内部,且安装口一侧内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防尘网,散热底板顶部外壁靠近中心处通过螺钉安装有ec排气扇,且ec排气扇位于安装口正上方,散热底板顶部外壁上开有若干个环形槽。

3、上述专利通过设置的散热片能够吸收安装架内部电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排气扇能够加速无人机本体内部的空气循环,从而能将散热片上的热量排出,从而能够降低无人机电池的温度,防止电池在使用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爆炸的情况发生,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但该专利中的无人机电池需同时为无人机的用电设备及排气扇进行供电,大幅度的增大了无人机电池的耗能,降低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及无人机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电池需同时为无人机的用电设备及排气扇进行供电,大幅度的增大了无人机电池的耗能,降低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池散热供电系统,所述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包括:

3、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机构用于为所述无人机进行散热;

4、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散热机构电性连接,且所述供电机构为所述散热机构进行供电;

5、其中,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池仓和无人机电池,所述无人机电池设置有两个,一所述无人机电池用于为所述无人机的用电设备供电,另一所述无人机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并为所述散热机构进行供电。

6、可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

7、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另一所述无人机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框以及安装于所述散热框上的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另一所述无人机电池电性连接;

8、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流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散热框两侧,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导流鳍片与第二导流鳍片。

9、可选地,所述散热框中部开设有一安装腔,所述散热扇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散热扇的风道朝向所述安装腔的顶部。

10、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框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与所述第二导流鳍片呈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与所述第二导流鳍片均具有多片,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与所述第二导流鳍片间隔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在所述底板上形成导流风道。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与所述第二导流鳍片具有一弧形拐角,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风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鳍片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风道。

13、可选地,所述散热框两侧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所述第二导流风道相连通。

14、可选地,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用于放置所述无人机电池,且所述电池槽两侧均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通过粘贴的方式与所述电池槽的内侧壁相连接。

15、可选地,另一所述无人机电池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且所述电池仓上端面盖合有电池仓盖。

16、可选地,一种无人机电池,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及无人机电池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8、通过散热机构与供电机构的配合,散热机构能够为无人机进行充分散热,进而提高了无人机的的续航能力;且由于供电机构设置有两个无人机电池,其一无人机电池为无人机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另一无人机电池为散热机构进行供电,不利用其一的无人机电池进行供电散热,单独设置另一无人机电池为散热机构单独供电,提升了无人机电池供电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的巡航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中部开设有一安装腔,所述散热扇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散热扇的风道朝向所述安装腔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框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与所述第二导流鳍片呈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与所述第二导流鳍片均具有多片,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与所述第二导流鳍片间隔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在所述底板上形成导流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与所述第二导流鳍片具有一弧形拐角,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流鳍片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风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鳍片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两侧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第一导流风道、所述第二导流风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用于放置所述无人机电池,且所述电池槽两侧均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通过粘贴的方式与所述电池槽的内侧壁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另一所述无人机电池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且所述电池仓上端面盖合有电池仓盖。

10.一种无人机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及无人机电池,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池散热供电系统,所述电池散热供电系统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散热机构用于为所述无人机进行散热;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散热机构电性连接,且所述供电机构为所述散热机构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池仓和无人机电池,所述无人机电池设置有两个,一所述无人机电池用于为所述无人机的用电设备供电,另一所述无人机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并为所述散热机构进行供电。本技术提升了无人机电池供电效率和无人机的巡航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涛,李小龙,陶小良,温招香,郭得一,潘金前,吴爱深,罗新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实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