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装置、推进系统和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1606发布日期:2023-08-14 15:2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进气装置、推进系统和飞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飞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与飞机的推进系统一起使用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1、飞机的性能(例如,最大速度;巡航速度下的燃料消耗率)受阻于阻力和其他因素。因此,期望将作用在飞机上的阻力量减小到可能的最大限度。飞机的推进系统可能对作用在飞机上的阻力贡献很大。推进系统的正面面积越大,作用在推进系统上的阻力量就越大。因此,期望飞机推进系统的径向周边尽可能的小。该原则同样适用于推进系统的与自由流直接接触的每个离散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推进系统的进气组件。

2、执行进气组件各种功能所需的一些机构通常被安装在进气组件的结构内,并被安置在进气组件的整流罩(cowl)下面。进气组件的整流罩形成进气组件的外模线(oml,outermold line),并且上面提到的机构(例如,致动器)位于在进气组件的内部通道的外表面和整流罩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例如,进气组件可以包括致动器,其用于控制与进气组件相关联的可移动部件的移动,可移动部件诸如但不限于可移动支杆,该可移动支杆进而控制可展开的唇部的移动。传统地,这种致动器被安装到进气组件,但在推进系统的正常运行期间是不可见的,因为这些机构被进气组件的整流罩所覆盖。由于这个原因,整流罩的形状和大小通常被设计为容纳这些机构。这导致整流罩的正面面积比不需要容纳这些机构的情况下大。如上所述,较大的正面面积对进气组件给予的阻力具有负面影响,并且进而对飞机上的整个推进系统给予的阻力也有负面影响。然而,由于这些机构对于执行进气组件的各种功能是必要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省略它们。

3、因此,期望继续提供这些致动器的功能,而不必扩大进气组件的周边来容纳它们的存在。此外,结合附图和前述技术领域和背景技术,根据随后的概述和详细描述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其他期望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显而易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公开了与推进系统一起使用的进气装置、与飞机一起使用的推进系统以及采用该推进系统的飞机。

2、在第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进气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致动器。进气装置还包括但不限于联动装置。进气装置还包括但不限于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唇部,其被配置为对捕获的自由流空气流进行捕获。进气组件还包括从唇部在下游方向上延伸的整流罩。整流罩限定进气组件的外表面。进气管从唇部向下游延伸。进气管限定通道,该通道被配置为将捕获的自由流空气流朝向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引导。进气管径向设置在整流罩的内侧。进气组件还包括但不限于与唇部、整流罩和进气管中的一个相关联的可移动部件。进气管的外表面和整流罩的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联动装置设置在间隙中,并与可移动部件联接。联动装置被配置为在间隙内移动,并在联动装置移动时移动可移动部件。致动器与联动装置联接,并在致动器被致动时移动联动装置。致动器被配置为安装在远离进气组件的位置。

3、在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推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其被配置为接收捕获的自由流空气流。推进系统还包括但不限于与发动机联接的进气装置。进气装置包括致动器、联动装置和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包括唇部,其被配置为对捕获的自由流空气流进行捕获。进气组件还包括从唇部在下游方向上延伸的整流罩。整流罩限定进气组件的外表面。进气组件还包括从唇部向下游延伸的进气管。进气管限定通道,该通道被配置为将捕获的自由流空气流朝向发动机引导。进气管径向设置在整流罩的内侧。进气组件还包括与唇部、整流罩和进气管中的一个相关联的可移动部件。进气管的外表面和整流罩的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联动装置设置在间隙中,并与可移动部件联接。联动装置被配置为在间隙内移动,并在联动装置移动时移动可移动部件。致动器与联动装置联接,并在致动器被致动时移动联动装置。致动器被安装在远离进气组件的位置。

4、在另一实施例中,飞机包括但不限于飞机主体。飞机还包括但不限于联接部件。飞机还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联接部件联接到飞机主体的推进系统。推进系统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捕获的自由流空气流的发动机和与发动机联接的进气装置。进气装置包括致动器、联动装置和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包括(1)唇部,其被配置为对捕获的自由流空气流进行捕获,(2)从唇部在下游方向上延伸的整流罩,整流罩限定进气组件的外表面,(3)从唇部向下游延伸的进气管,进气管限定通道,该通道被配置为将捕获的自由流空气流朝向发动机引导,进气管径向设置在整流罩的内侧,以及(4)与唇部、整流罩和进气管中的一个相关联的可移动部件。进气管的外表面和整流罩的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联动装置设置在间隙中,并与可移动部件联接。联动装置被配置为在间隙内移动,并在联动装置移动时移动可移动部件。致动器与联动装置联接,并在致动器被致动时移动联动装置。致动器被安装在远离进气组件的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推进系统的进气装置,所述推进系统被配置为经由联接部件与飞机联接,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联动装置被配置为在空间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使所述联动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联动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为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安装在所述联接部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联接部件包括吊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安装到所述飞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支杆,并且其中,所述支杆与所述唇部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整流罩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进气管的所述外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联动装置的最小尺寸并且小于所述致动器的最小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支杆,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安装到所述联接部件和所述飞机中的一个,其中,所述联动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使所述联动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联动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为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9.一种推进系统,其被配置为经由联接部件与飞机联接,所述推进系统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进系统,其中,所述联动装置被配置为在空间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使所述联动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联动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为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进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安装在所述联接部件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推进系统,其中,所述联接部件包括吊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进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安装到所述飞机。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进系统,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支杆,并且其中,所述支杆与所述唇部联接。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进系统,其中,所述整流罩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进气管的所述外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联动装置的最小尺寸并且小于所述致动器的最小尺寸。

16.一种飞机,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其中,所述联动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使所述联动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联动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为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安装在所述联接部件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机,其中,所述联接部件包括吊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飞机,其中,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安装到所述飞机主体。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推进系统的进气装置包括致动器、联动装置和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包括(1)唇部,(2)从唇部向下游延伸的整流罩,整流罩限定进气组件的外表面,(3)从唇部向下游延伸的进气管,进气管径向设置在整流罩的内侧,以及(4)与唇部、整流罩或进气管相关联的可移动部件。进气管的外表面和整流罩的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联动装置设置在间隙中,并与可移动部件联接。联动装置被配置为在间隙内移动,并在联动装置移动时移动可移动部件。致动器与联动装置联接,并在致动器被致动时移动联动装置。致动器被安装为远离进气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唐纳德·弗兰德,德里克·穆兹池卡,道格拉斯·克鲁兹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湾流航空航天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