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

文档序号:34393590发布日期:2023-06-08 11:1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具体为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无人机领域中广泛使用碳纤维材质起落架,其优点在于自身韧性较好,且质量较轻。但目前主流的起落架为加工方便,仅采用扁平状普通外形,飞行器起落架大多采用钢丝或碳纤维材料直接做成直杆起落架,或辅以拐弯工艺做成u型起落架,其结构较为简单,并且未考虑采用减震装置,造成在降落时起落架将冲击力直接传递到飞行器机身上,导致机身或挂载设备的损坏;

2、专利cn212605788u提出一种具备缓冲起落架的碳纤维飞行器,通过中架板与四个支撑脚组成的支架减震系统,便于降落时起落架对受力的缓冲,能更好地吸收降落时冲击力,减轻对飞行器机身的冲击力,实现无人机的缓冲着陆,进而避免无人机机身和挂载设备的损坏。而且支撑脚通过第一副缓冲杆、第二副缓冲杆的缓冲支撑配合,能实现更好的缓冲能力,能利用第一副缓冲杆、第二副缓冲杆以及支撑段进行着陆时的冲击力缓冲,提高飞行器起落时的稳定性。

3、方案中的技术通过两侧具有弹性缓冲能力的支撑脚与缓冲杆组成的起落架实现无人机落地时的缓冲能力,而两侧支撑脚与地面接触面积有限,在接触面积越小时,两者发生碰撞所产生的压强也就越大,也更容易导致起落架甚至机体的损坏,并且方案中降落在一些不平整的地面上时,可能会发生无人机翻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结构新颖,通过驱动机构将支撑架展开时,气体充入组件向气囊袋充入惰性气体,使之膨胀形成无人机底部的缓冲气囊,增大接触面积,无人机顶部的降落伞展开,通过气流降低落地时的速度,与气囊配合最大化的降低落地的冲击力对无人机本身和支撑架的影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底部通过转轴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有气囊袋,所述无人机顶部覆盖有降落伞,所述无人机前后两端设有存储有惰性气体的气体充入组件,且气体充入组件两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支撑架和降落伞传动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充入组件包括气筒,所述无人机前后两端固定有气筒,且气筒内部密封插接有活塞杆,所述气筒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且软管另一端与气囊袋连通,所述活塞杆顶部固定有竖架。

4、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垂直于气筒的两侧固定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伸长端固定有连接架,所述竖架与连接架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支撑架与无人机转动连接处的两端固定有齿轮,所述竖架对应齿轮一侧的位置固定有第一齿板,且齿轮另一侧设有第二齿板,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均与齿轮啮合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侧壁对应第二齿板移动路径固定有限位框,且第二齿板滑动插接在限位框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板顶部通过万向轴固定有支杆,且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降落伞四角处降落伞。

8、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顶部四角处开设有收纳槽,且无人机的收纳槽内部固定有弹性绳。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绳顶部与降落伞固定连接。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包括无人机;支撑架;气囊袋;气体充入组件;气筒;活塞杆;软管;竖架;驱动机构;限位框;齿轮;第一齿板;第二齿板;降落伞;弹性绳;支杆;电动推杆;连接架;

11、1.该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通过弹性绳的作用下,辅助将降落伞收回覆盖在无人机顶部,避免影响无人机飞行。

12、2.该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通过限位框的作用下,第二齿板的移动路径通过限位框限位,保持竖直方向。

13、3.该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将支撑架展开时,气体充入组件向气囊袋充入惰性气体,使之膨胀形成无人机底部的缓冲气囊,增大接触面积,无人机顶部的降落伞展开,通过气流降低落地时的速度,实现充气、支撑架展开和降落伞打开同步进行,与气囊配合最大化的降低落地的冲击力对无人机本身和支撑架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底部通过转轴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之间固定有气囊袋(3),所述无人机(1)顶部覆盖有降落伞(6),所述无人机(1)前后两端设有存储有惰性气体的气体充入组件(4),且气体充入组件(4)两侧设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与支撑架(2)和降落伞(6)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充入组件(4)包括气筒(41),所述无人机(1)前后两端固定有气筒(41),且气筒(41)内部密封插接有活塞杆(42),所述气筒(41)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43),且软管(43)另一端与气囊袋(3)连通,所述活塞杆(42)顶部固定有竖架(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垂直于气筒(41)的两侧固定有电动推杆(7),且电动推杆(7)的伸长端固定有连接架(71),所述竖架(44)与连接架(7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齿轮(52),所述支撑架(2)与无人机(1)转动连接处的两端固定有齿轮(52),所述竖架(44)对应齿轮(52)一侧的位置固定有第一齿板(53),且齿轮(52)另一侧设有第二齿板(54),所述第一齿板(53)和第二齿板(54)均与齿轮(52)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侧壁对应第二齿板(54)移动路径固定有限位框(51),且第二齿板(54)滑动插接在限位框(5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板(54)顶部通过万向轴固定有支杆(62),且支杆(62)的另一端固定在降落伞(6)四角处降落伞(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顶部四角处开设有收纳槽,且无人机(1)的收纳槽内部固定有弹性绳(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绳(61)顶部与降落伞(6)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缓冲起落架,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底部通过转轴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有气囊袋,所述无人机顶部覆盖有降落伞,且气体充入组件两侧设有驱动机构,通过限位框的作用下,第二齿板的移动路径通过限位框限位,保持竖直方向,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将支撑架展开时,气体充入组件向气囊袋充入惰性气体,使之膨胀形成无人机底部的缓冲气囊,增大接触面积,无人机顶部的降落伞展开,通过气流降低落地时的速度,实现充气、支撑架展开和降落伞打开同步进行,与气囊配合最大化的降低落地的冲击力对无人机本身和支撑架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谭立博,邹成文,郑炜佳,姜雯,李子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航空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