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

文档序号:35406407发布日期:2023-09-09 19:5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


背景技术:

1、目前,变形翼的研究大多数都以单维度变形为主,变形方式单一,如变弦长、变后掠角、变弯度等,很难达到多个工况下性能最优,其研究多以智能材料驱动为主,存在着重量大或气动外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差等不足,虽然提升了飞行器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但飞行效率仍较低,存在着难以适应复杂的航空环境和飞行条件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改变机翼的弦长和弯度,提高飞行效率,适应复杂的航空环境和飞行条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包括机翼前缘段、机翼后缘段和设置于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之间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第一舵机推杆和第二舵机推杆,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固定于所述机翼前缘段靠近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舵机推杆和所述第二舵机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机翼后缘段靠近所述机翼前缘段的侧端面上,通过协同操控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以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舵机推杆和所述第二舵机推杆,实现所述机翼后缘段相对所述机翼前缘段的距离和角度变化以调节机翼的弦长和弯度。

4、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被动杆组,所述被动杆组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端面上,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呈交叉型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随着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位置变化而被动的伸长或缩短。

5、优选地,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端面上,所述折叠机构随着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位置变化而被动的伸展或收缩。

6、优选地,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之间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叠片式蒙皮,所述机翼前缘段靠近所述机翼后缘段的缘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贯穿式滑道,所述机翼后缘段靠近所述机翼前缘段的上下弧形表面上均设有蒙皮固定槽;上部的所述叠片式蒙皮的一端滑动设置于上部的所述贯穿式滑道中,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部的所述蒙皮固定槽中;下部的所述叠片式蒙皮的一端滑动设置于下部的所述贯穿式滑道中,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部的所述蒙皮固定槽中;所述叠片式蒙皮沿翼弦方向能够伸缩。

7、优选地,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均由八根连杆相互铰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上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下部。

8、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9、本发明提供一种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在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之间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第一舵机推杆和第二舵机推杆,通过协同操控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以分别驱动第一舵机推杆和第二舵机推杆,实现机翼后缘段相对机翼前缘段的距离和角度变化,以调节机翼的弦长和弯度,结构简单,重量轻,提高了飞行效率,使得装配该飞行翼的飞行器能够适应复杂的航空环境和飞行条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前缘段、机翼后缘段和设置于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之间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第一舵机推杆和第二舵机推杆,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固定于所述机翼前缘段靠近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舵机推杆和所述第二舵机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机翼后缘段靠近所述机翼前缘段的侧端面上,通过协同操控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以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舵机推杆和所述第二舵机推杆,实现所述机翼后缘段相对所述机翼前缘段的距离和角度变化以调节机翼的弦长和弯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被动杆组,所述被动杆组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端面上,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呈交叉型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随着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位置变化而被动的伸长或缩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端面上,所述折叠机构随着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位置变化而被动的伸展或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之间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叠片式蒙皮,所述机翼前缘段靠近所述机翼后缘段的缘体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贯穿式滑道,所述机翼后缘段靠近所述机翼前缘段的上下弧形表面上均设有蒙皮固定槽;上部的所述叠片式蒙皮的一端滑动设置于上部的所述贯穿式滑道中,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部的所述蒙皮固定槽中;下部的所述叠片式蒙皮的一端滑动设置于下部的所述贯穿式滑道中,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部的所述蒙皮固定槽中;所述叠片式蒙皮沿翼弦方向能够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均由八根连杆相互铰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上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所述机翼前缘段和所述机翼后缘段的下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弦长和弯度可变的飞行翼,包括机翼前缘段、机翼后缘段和设置于机翼前缘段和机翼后缘段之间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第一舵机推杆和第二舵机推杆,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固定于机翼前缘段靠近机翼后缘段的侧端面上,第一舵机推杆和第二舵机推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均铰接于机翼后缘段靠近机翼前缘段的侧端面上,通过协同操控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以分别驱动第一舵机推杆和第二舵机推杆,实现机翼后缘段相对机翼前缘段的距离和角度变化以调节机翼的弦长和弯度。本发明能够改变机翼的弦长和弯度,提高飞行效率,适应复杂的航空环境和飞行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姚齐水,刘思源,唐嘉昌,余江鸿,胡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